遙遠的貢生------郭撥貢乙酉200年祭

郭拔貢的院子是我學歷的搖籃,從這裡走出來將近有四十個年頭了,夢裡魂牽,依稀還有寒松歲柏的影子,青苔之上時而是同學的雀越,時而是老撥貢那步履蹣跚的身影。

遙遠的貢生------郭撥貢乙酉200年祭

拔貢,是清朝科舉制度一種稱號。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為每十二年(即逢酉歲)一次,由各省學政選拔文行兼優生員,貢入京師,稱之為拔貢生,簡稱“拔貢”。如經朝考合格,入選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縣,三等任教職,三等不入者罷歸,謂之“廢貢”。獲清朝學部授予的“拔貢”學銜,相當於現在的學位。

遙遠的貢生------郭撥貢乙酉200年祭

郭撥貢,生於嘉慶五年(1800年),祖籍河北省玉田縣郭家橋。乾隆年間,河北大旱,舉家逃荒到塞外。客居喀拉沁旗老土城子,已屆十年有餘,郭家生活困難,不得已讓剛滿10歲的兒子去放豬。豬飽人閒,私塾館裡面的朗朗讀書聲強烈地吸引了這個窮人家的孩子。一為家窮,二為生存,所以在放豬的空隙,他只能做私塾館窗外的旁聽生。這個好學的精神感動了老塾師,老塾師免除了他的束脩(舊時送給老師的薪金)給他起了一個學名叫“春早”。郭春早天賦不錯,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和老塾師的悉心栽培,進步很快,沒用幾年的工夫就能寫會算而聞名鄉里了。陳營子村潘家窩鋪有一戶姓潘的富裕人家,聽說郭春早是個好後生,十分長進,很有前途,就主動託人向郭家提親,並承諾若女兒能嫁過去,郭家的一切生活開銷由潘家負責。於是,在岳父家的資助下,道光五年(1825年),郭春早被“拔貢”進京,然而這位郭老爺從北京回來後,性情大變,堅持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安心田園,耕讀持家;他粗食布衣,精心勞作,儉樸度日,出門入戶,不坐車,不騎馬,只是騎著一頭小毛驢,從來不問政事,悠悠哉大有出世神仙的味道。多年的打拼,使他除了擁有100多頃土地外,還在土城子、老哈達街等地興辦了當鋪、燒鍋、糧行、店鋪等八九家買賣商號。老拔貢於1885年去世,享年86歲。

220年前,如果不是那次避災的遷徙,也許沒有老土城子的放豬娃;210年前,如果沒有老私塾的慈愛,也許沒有進京的“貢生”,是上天眷顧,還是命裡註定?在那個學而優則仕深入人心骨髓的年代裡,他選擇了農業、選擇了經商,是無奈、是格局?正如現在的子女教育,為什麼非要選擇本科教育呢?我是國民教育的正統,是教師,我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考入本科教育,但我也真心實意地希望老師們、家長們實實在在地為學生的就業考慮一下。學歷史的,畢業後去賣樓房去了;學生物的,去送快遞去了。專業對口的不足百分之一、二十,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報考時為什麼不考慮一下職業教育呢?

我懷念那個老塾師,他沒有對那個放豬娃歧視,他沒有計較束脩,對於當時的老師來說,束脩也許是他養家餬口的本源,或豐或淺,或急或緩,對於老師來說都可以調節,但對於一個苦命的孩子來說,那就是生命,老師的這一舉動,成就了郭春早同志一生的信念,於是才有了施粥的美談,才有了幫助偷他糧食的人抬口袋的故事,於是才有了眾多的當鋪、燒鍋、糧行等等,當我們對郭春早同志津津樂道的時候,我們有誰會在乎那個老塾師的功德呢?

歲月悠悠,破敗的房草掩蓋不了那揮之不去的歷史,雖然歷經了冀察熱遼軍區的傷殘榮譽軍人學校、小學、中學和師範學校,幾度滄桑,但春早同志的敬業精神還在,老塾師的身影還在,不為鬥米折腰,不為碎銀辱德,這就是格局,這就是道德信仰和價值追求之所在,是人間大愛。

遙遠的貢生------郭撥貢乙酉200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