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孟子對儒家學說,或者說對孔子的最大貢獻是,孟子親手將孔子拉進了聖人的殿堂。

聖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一般來說,聖最初是聰明的意思,但是儒家是最重視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的,也是最為重視一個人的道德境界的,所以,後來聖人從聰明人,就有了對社會貢獻大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的含義。

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孔子對聖人最為崇拜,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上古的堯舜禹等人,才能做聖人。在這裡,孔子又給聖人加上一項條件,那就是必須做過君主。

這樣一來,孔子把聖人限定在極少數人的範圍內,連孔子本人也沒有資格做聖人,雖然生前,孔子的弟子如子貢等人,一直鼓吹孔子是聖人。

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孟子是具有創新思想的哲學家,他認為,聖人不一定就必須做過王,那些道德境界高尚的人,都可以是聖人。所以,孔子也成了聖人,而且在孟子的眼中,孔子是聖人中的聖人,是聖人的集大成者。

孟子認為柳下惠也是聖人。但絕不是柳下惠坐懷不亂才成為聖人,而是因為柳下惠那高尚的人格,如春風化雨一樣,能對別人產生正面的影響。

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魯國大夫柳下惠在一個寒夜裡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姑娘,眼看著就要凍死了,柳下惠把姑娘抱在懷裡溫暖了一夜,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和非分之舉,人們稱讚柳下惠是正人君子。柳下惠不僅是正人君子,還是一個著名的賢人,《論語》中記載:

“柳下惠當時在魯國擔任司法長官,三次被撤職。有人告訴柳下惠,你盛名遠揚,為何不離開魯國,到其他國家去做官呢?柳下惠說,我按正道侍奉君主,到哪裡不會被多次罷官呢?如果我不按正道侍奉君主,為什麼要離開本國呢?”看來在孔子的眼裡,柳下惠是個以直道而行、堅持正義的賢人君子,是個值得尊敬的牛脾氣。但在孟子的眼裡,柳下惠是個一團和氣追求和諧的人。

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柳下惠不以侍奉壞君為羞辱,不會因官小而辭職;立於朝廷不隱藏自己的才幹,但必定按自己的原則行事;被冷落遺忘也不怨恨,困窘也不憂愁。與鄉里人相處,很隨和地而不忍心離開。所以他說你是你我是我,你縱然在我身旁赤身裸體,又哪能沾染著我呢?所以聽到柳下惠風範的人,胸襟狹小的人也寬大起來,刻薄的人變得厚道了。”

柳下惠為什麼能做“聖人”?柳下惠有什麼樣的品質?

柳下惠始終保持人格獨立和內心和諧,世界如何與我無關,我只做我該做的事,別人對我如何也沒有關係,我依然微笑面對社會。

孟子很推崇柳下惠的和光同塵、和而不流的精神,認為柳下惠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獨立人格,如春風化雨,能讓刻薄寡恩的人變得樸實厚道,讓心胸狹小的人變得寬宏大量,能對社會產生正能量,所以,孟子把柳下惠看成是聖人中最為和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