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熊腰”,上承“鳳頭”(“豹頭”),下連“豹尾”(“鳳尼”),在戲曲結構“起承轉合”中,獨跨“承”“轉”兩個階段而顯示其有別於“頭”“尾”的重要地位。“頭” 的任務是提出矛盾,樹立主線,從矛盾的起點寫到矛盾的形成。對它的要求應該是交待清楚,進戲迅速。就戲來講,既可以多一點,也可以少一些,甚至在特定條件下,平平而過也未為不可。這決定於題材本身,也在於作者的分場設計和整體構思。因此,一般說來,對於“頭”不宜做過高要求,更不能相互類比,強求一律。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至於“腰”,就大不相同了。矛盾既已形成,觀眾就要看戲,“頭”差一些,觀眾可以有所期待,“腰”若鬆鬆垮垮,觀眾就坐不下去。所以對於這個“中段”,儘管有“熊腰”或“豬肚”之類不同的提法,但殊途同歸,目的都是為了有“戲”。“熊腰”意味著充實飽滿,粗壯有力,正因如此,作為支撐戲曲結構的樑柱一一主線, 才能由它肩負起來並貫穿於全劇始終。這就是說,我們舍“豬肚”而敢“熊腰”,不僅在於“腰”的本身,同時也是為了透過主線,照顧全域性。這樣,既有助於“熊腰”的健壯成長,也有利於“頭”“尾”的前後呼應。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當然,側重點仍然是如何寫好熊腰這段“戲”。“戲”,就從主線談起。我們說主線要直,這是就結構總體而言,因而對於這一特定概念——“直”,不要做機械理解。譬如,人物動作線要“直”,但不能因此就不寫人物的性格發展,感情變化情節發展線要“直”,也不能因此就簡化事物運動的曲折過程主題思想線要“直”,更不能因此就放棄對劇本立意的開掘、深化和昇華。當然,對於這些問題,劇作者進行整體構思時,可以根據集中的法則,結合分場結構特點,在虛、實、明、暗、疏、密之間,加以適當排程,但不論怎樣,總歸可以說明“直”並不排除“曲”,“曲”反而可以陪襯“直”。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既要把主線抓得準,樹得直,更要在選擇旁枝細節上注意它的曲折性。也許有人在擔心,這樣一來會不會出現枝蔓橫生、主線不直的毛病?我以為是不會的。因為旁枝依附於主千而顯示其生命力,就不是節外生枝;細節交織於主線而展現矛盾上升的曲折過程,就不會因曲而害直。這樣,主於與旁枝,主線與細節,就可以直中有曲,曲而又直地沿著矛盾運動的軌道,盤旋上升,從而不斷出現多式多樣引人入勝的場景。這樣才是上可以承“頭”,下可以接“昆”,脊椎骨上扛得起樑柱的有血有肉,紮紮實實的“腰”一一也就是我們所要求的“熊腰”。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熊腰”不是個空架子,不僅應該外表粗壯,而且必須內裡充實。要做到表裡一致,就要為它安球許許多多的具體情節,而這些具體情節,又必須有著具體的來源。從四面八方把偶然或必然的戲劇性的情節集中在一起,一環扣一環地沿著矛盾主線縱深下去。譬如由於顧讀的循私妄斷,引出宋士傑的堂口喊冤……諸如此類,包括那些細節在內,一切都是那麼具體、那麼可信,正因為情節具體而又豐富,人物形象也就隨之而具體、豐富起來一不僅宋士傑, 即如顧讀、毛朋、田倫等人也不例外。這幾場戲能夠成為名副其實的“熊腰”,就在於有人物、有情節、有思想、有生活。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那些看似信筆拈來的旁枝細節,其實都是根植於封建社會官場和市井生活土壤之中的“戲料”。“熊腰”包容了“戲料”,“戲料”充實了“熊腰”,兩者之間又都沒有離開主線的規範,從而達到結實飽滿、粗壯有力的要求。這就說明“熊腰”本身也必須是具體的。因此寫“熊腰”就要注意兩個方面:既要反對那種貌似龐然大物,腹內一片空虛的“花架子”;又要防止為了“壯大”這個“腰”而隨心所欲地編織情節,飢不擇食地濫用情節,遊離主線地堆砌情節的種種現象。否則,這個“腰”就不會是粗壯而只能是臃腫,那些孤立看來有“戲”的場子,也許反而成為“腰”上的贅瘤。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羅鍋子”、“鼓肚子”以及各式各樣的畸形,都會在“腰”上出現。矯正這種畸形的有效辦法,就是讓它們聽從主線的制約。一一談“熊腰”而結合主線,正因為這是它的前提。由於“熊腰”獨跨“承”“轉”兩個階段,所以我主張“承”與“轉”不要截然分開,這樣,就可以承承轉轉,轉轉承承地象是滾雪球一樣,把“腰”滾得筋強骨壯,血脈暢通。以前曾經講過,“起承轉合”,“轉” 是核心,所以寫“熊腰”應該在“轉”上多下功夫。“轉”有區域性性的,也有全域性性的;後者只能有一次,前者則可以不斷出現,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前者的作用一定小於後者,更不等於後者的“戲”一定多過前者(至少戲曲如此)。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春草闖堂》那幾個大起大落的轉折之所以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就在於起落之間並非平空而來,而是在它的前前後後安排了許多推波助瀾的伏線,鋪設了若干可以形成危機的細節,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承”“轉”之間的作用。我以為,這既是《春草闖堂》的重要經驗,也是寫好“熊腰”的要領之一。其情節“奇”“巧”“玄”“妙“兼而有之,事件似乎不可能發生,改信的那個關鍵性的細節,多少也有點牽強,但觀眾卻寧願相信實有其入其事。之所以如此,我以為關鍵不在於情節本身,而在於劇中幾個人物如春草、胡知府、李相國、李半月、尚書夫人等的性格,既典型而又可信。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這一點,對於我們寫“熊腰“來講是頗有啟發的。最近一個時期,“傳奇劇”相當流行,但藝術質量並不一致。有的戲有一定的故事來源,看後卻給人以胡編亂造之感。我看關鍵既在於情節本身,更在於人物性格因服從情節而失真。因此,與其說寫戲要重視情節,莫若提醒作者在重視情節的同時,必須把刻畫人物放在第一位。同樣的故事情節,由於虛實調配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樣的分場結構,由於唱唸安排的差異,也能顯出藝術形式的高低;同樣的人物感情交流,可以因表現手段不同而有含蓄、浮表之別。

劇作者應該善於運用直與曲的對立統一規律,高要求對待“熊腰”

有的場子明明應該出現高潮,偏偏推不上去;有的情節估計反應強烈,硬是沒有達到預期。凡此種種,縱非完全屬於技術安排不當,但也未必與技術佈局毫無關係。一個粗壯有力的“熊腰”,如果缺乏相應的技術佈局,必將失去應有的光彩,反之,如果技術安排得當,內容與形式自必相映生輝。一反一正,差距懸殊。試以同一故事來源的京劇現代劇《紅燈記》和《自有後來人》的兩個“說家史”加以比較,衡量得失,就會理解技術佈局對於“熊腰”的重要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