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法門寺地宮寶庫除佛教法器和供養器外,更多的是

唐皇奉佛的世俗物品

。整個大理石砌成的地宮後室中,滿眼是一片金碧輝煌,重重摞摞的金銀器皿,珠玉寶石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滿眼的金銀珠玉,流光溢彩,人們如同置身於童話仙境般靈奇美妙。整理中,人們對照唐代物帳碑檢查時發現,這裡共彙集著大大小小兩千多件皇室金銀器及各種珠寶玉石。皇室生活是社會生活的最高層面,人們由此看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無限的生活場景——繁榮富強的大唐社會。對滿目琳琅的國器重寶,地宮《志文碑》有“窮天上之莊嚴”、“極人間之煥麗”的無盡讚美。

法門寺出土金銀器的一大特點是豐富的鏨文大多有明確的紀年可供考證。它不僅是其自身製作年代的難得資料,也給整個唐代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準確斷代,提供了可靠的標尺。從銘文所載該器物的來源和製作地點可見晚唐各地民間金銀作坊之興盛,也可以想象晚唐時期長安地區民間也存在著相當數量的金銀作坊,並且具有較高的金銀製作技術。更重要的是一些金銀器上所刻的銘文,不僅記述器物名稱、製作時間、重量和工匠、工官的名字,而且還載明是“文思院”製造的。有關唐代文思院記載的金銀器銘文是極其寶貴的資料。《新唐書》只在少府監中尚署下有“金銀作坊院”的記載。這次出土的大量金銀器銘文均明確記載為文思院所造,補充了史料之不足,對於研究唐代金銀工藝的製作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和文字資料。法門寺地宮所出的文思院造金銀器,是已發現的最早的文思院的產品,也是研究文思院建立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雙獅紋銀方盒

通高約12釐米,口徑約17釐米,足徑約14釐米,重799克。盒體呈菱弧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扣合。蓋面內以聯珠組成一個菱形,與周邊呈相鬥的佈局,內菱形中部鏨兩隻騰躍的獅子,四周襯以蓮與纏枝蔓草,內外菱形的角隅飾背分式西番蓮紋樣,腹壁上下均鏨二方連續的蓮葉蔓草,圈足飾一週簡蓮瓣。盒底外壁豎鏨4行33字:“進奉延慶節金花陸寸方合壹具重貳拾兩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使臣李進”。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御前賜銀方盒

,通高9。5、邊長21。5釐米。盒體呈扁方形,蓋身上下對稱,以子母口扣合。蓋面中心為口銜綬帶相對翱翔的雙鳳團花,角隅鏨十字綬帶花結紋樣,盒底內外有同心圓旋削的痕跡。圈足與盒身焊接而成。底外壁豎鏨“諸道鹽鐵轉運等使臣李福進”,蓋面墨書“隨真身御前賜”6個字。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迦陵頻伽紋金缽盂

,高3。3釐米,口外徑9。4釐米,重161。5克。缽盂模鑄成形,直口微斂,方唇,腹壁斜收,平底。通體鏨花,口緣飾一週聯珠紋。緣口內壁飾卷草紋,腹壁鏨飾四隻捧蓮伽陵頻迦鳥,襯以纏枝蔓草,底部飾以一週仰蓮瓣。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迎真身素面金缽盂

,高7。2釐米,口徑21。2釐米,壁厚0。12釐米,腹徑17。2釐米,腹深7。1釐米,重573克。缽盂呈圓形稍扁,弇口,圓唇,斜深腹,圜底,形體較大,通體素面,光潔富麗,無裝飾。雖素面朝天,卻光澤悅目,簡潔穩重。口沿有一行鏨文:“文思院準鹹通十四年三月廿三日敕今造迎真身金缽盂一枚,重十四兩三錢。打造小都知臣劉維釗,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獲,副小供奉宮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迎真身素面金缽盂的製作方法是鈑金即錘鍱法:先用錘將純金塊敲打成金片,再置於模具中打造成缽。然後在口沿上鏨刻文字,看似簡單卻體現了超俗的製作技巧。從鏨文得知,唐迎真身素面金缽盂乃唐宮廷金銀器作坊——文思院所制,代表了當時金銀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公元874年,懿宗皇帝遣使赴法門寺迎佛骨時,令弘愨到文思院傳旨造一批金銀器,此缽即在其列。製作者劉維釗高超嫻熟的技藝使金缽增色不少。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缽是梵文的音譯“體多羅”之略,盂為漢語,缽盂為梵漢合語。亦稱作“應量”、“應量器”等。比丘六物之一,原為僧侶吃飯用的食具,用於密教法事活動中則表示能解除人間飢餒等諸苦,利樂眾生。“當於恐怖處,飢渴障難處,應誦是真言,苦悉無有;缽真言大力,諸佛所加持,一切諸眾生,由念除飢渴。”說明密宗賦予缽盂以神秘法力能濟世救難,也正是這種原因,使缽盂擺脫了僧食用具的凡俗成為權力等的象徵。寺院主持的權威便集中在他持的缽盂上,圓寂之前,往往傳給中意門徒,這就是人們常用的“繼承衣體”一詞的出處。

鎏金銀碗

,通高8釐米,口徑16釐米,足徑11。2釐米,總重223克。該碗敞口,腹壁斜收,平底,卷荷葉形圈足。系模衝成型,紋飾鎏金;碗壁模衝為兩層蓮瓣,錯列排置,辨尖形成口沿。圈足為翻卷荷葉。外鏨葉脈。圈足底鏨文“衙內部虞侯兼押衙監察御使安淑佈施,永為供養”。內足壁墨書“吼”字,系密教咒語。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從鏨文中得知,此碗為都虞侯兼押衙監察御使安淑奉獻給佛真身的供養器。在製作上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工藝,即模衝、婆金、鏨刻,也極想向皇家供奉器那樣達到“窮天上之莊嚴,極人間之煥麗”的境地。從造型上看,首先在碗壁表面以模具衝壓出交錯排列的兩層蓮瓣花紋,使得本來單調呆板的碗壁立刻生動起來。凸凹與明暗對比明顯,富有立體感,裝飾效果很強。然後用鎏金工藝對蓮瓣紋進行二次處理,打破了純銀色的蒼白乏力。如果說銀色代表聖潔肅穆,那麼增添的金色則表現佛的高貴與至尊。最後使用各種大小、紋理不同的子,用小錘擊打鏨具,刻出蓮瓣花紋的輪廓,然後在輪廓內密佈不規則的小點構成線狀葉脈紋,達到更佳的裝飾目的。圈足被匠心獨運地設計為翻卷荷葉狀,使人聯想到風吹荷葉那瞬間的美好景緻。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工匠創造性地將節奏與韻律則運用到碗口的設計上。口沿部分系蓮瓣尖簇成,一曲一折,變化無窮,它們似在相互追逐、跳動,像流起波動的雲頭。與微收的壁體,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蓮瓣紋,翻卷的荷葉狀圈足配在一起,珠聯壁合,渾然天成,不同凡響。充分反映了唐代工匠嫻熟超俗的技藝和金銀器工業的發達。

鎏金仰蓮瓣荷葉留足銀碗與何家村出上的唐代金銀器在造型與紋飾上有明顯不同,與同期的西方器物亦有區別。微收的斜壁,蓮瓣尖口沿、矮已外撇的圈足,加L蓮瓣紋、荷花紋飾這些中國古代藝術中常見的題材,表明它是晚唐作品,是在充分融合了外來影響而日趨成熟的中國化產品。在同類器物甚至法門寺那些皇室重器之中,這件銀碗仍是極其出色的,不妨閉目想像:這隻銀光熠熠、金光閃閃、蓮瓣流動、荷葉翻飛的銀碗盛滿聖水或聖物禮佛時,該是何等地脫凡超俗與飄逸,何等的素淨、高貴與莊嚴。

鎏金鴛鴦團花雙耳大銀盆

,系唐僖宗供佛用品。澆鑄成型,在盆內壁上自盆口至盆底豎列凸稜,盆壁分為四瓣,每瓣內鏨兩個石榴團花。團花中有一雙鼓翼鴛鴦立於蓮花之上,兩兩相對,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鴛鴦團花之間襯以流雲紋。盆底模衝、錘打出一對互相嬉戲的鴛鴦和闊葉石榴組成的大團花,四周施魚子紋地,形成淺浮雕效果。盆壁內外的裝飾花紋完全相同,猶如透雕而成。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盆外兩側各鉚接兩個額刻“王”字的天龍鋪首,口銜飾有海棠花的圓環,環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飾蓮花。盆底外壁,鏨刻“浙西”二字,“浙西”為唐代的“浙西道”(今江蘇鎮江)。是唐代後期南方金銀器的製作中心。大銀盆集澆鑄、模衝、煅打、鏨刻、鎏金、鉚接等先進工藝於一體,製作精美,造型宏大,紋飾工整細膩,線條舒適流暢,構圖豐滿。特別是盆壁內外的鏨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藝水平。是這批金銀器製作工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為唐代金銀器之極品。

唐代皇子出生三天,宮中要舉行洗兒禮,唐·張鄂《三日岐王宅》記載:“王又貴妃生,嬰兒始發聲。金盆浴未了,繃子繡初成”。大銀盆內細密的魚子紋,栩栩如生的鴛鴦,還有那一朵朵的石榴團花,反映了當時人們祈求多子多福、和諧美滿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而將此盆放置於地宮後室中部,四周又有進行密宗灌頂的四閼伽瓶,其用途應該與佛教中的“浴佛盆”有關。

鎏金銅燻爐

通體鎏金,由爐蓋、爐身組成,蓋、身以子母扣開合。蓋面鏤空。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為佛前或壇前的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是佛事六供或十供常用的首要供具,又是密教修法必用之法器。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鎏金銅象首金剛燻爐

,為鑄造成型,由爐蓋、爐體組成,蓋紐形象為象首人身。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象首人身的形象應來源於佛教密宗中天神毗那夜迦,又稱歡喜天。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這件燻爐原放於法門寺塔基地宮中室白玉靈帳前,是佛前供具,也是地宮為供養佛指舍利而佈設的密宗曼荼羅中重要的法器。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鎏金銀香爐

,通高14。5釐米、爐盤口外徑23。6釐米。香爐也叫燻爐、火爐,以爐薰香是我國古代生活中常見的美化和衛生措施。到了唐代,無論是奠天祭地,供養釋迦,禮敬老子,尊宗禮祖,都要點香薰香。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香爐充分說明,古代人同樣有著強烈的審美意識,總是千方百計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佛教焚香風習。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鎏金銀香囊

,直徑12。8釐米,鏈長24。5釐米,重547克。香囊系唐僖宗所供奉。乃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發現最大的一枚。香囊囊蓋、囊身各作半球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相扣合,一側以鉸鏈連線,另一側則以勾環相連。香囊外壁鏨飾十二簇分佈均勻的團花,團花內分飾四隻或兩隻飛蛾,紋飾鎏金,香囊內有一個缽狀香盂及兩個平衡環,香盂用短軸鉚接,內、外平衡環間也以短軸鉚接,在圓球滾動時,內、外平衡環也隨之轉動而香盂的重心始終不變,使香盂面始終保持平衡狀態。這種平衡裝置,與現代運用於航海、航空上的陀螺儀原理完全相同,這種陀螺儀原理,歐洲17、18世紀才掌握,而我們的祖先,早在8世紀之前,已熟練的運用了這種技術。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3)

香囊在當時是一種薰香用器,其缽內放置香料,點燃後香氣從鏤空處外飄,以改善室內的空氣。香囊以前出土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發現,英國的哈克期美術館,日本的正倉院也均藏有我國唐代的銀香囊,不過以前人們都稱其為“燻球”,而法門寺地宮《物帳碑》明確記載其為“香囊”,則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錯誤。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從四川返回長安,讓高力士到馬嵬坡尋找楊貴妃屍體時,“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絲織物縫製的香包,而是以金銀製成的薰香器皿。

注一:文中照片皆為作者拍攝。

注二:文字參考展覽說明等。

相關文章: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2)》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