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宣告:本文作者張婧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是張永和先生的學生。張永和先生、張婧女士提供筆者此稿,在此代為發表。

先生姓張,名永和,是梨園界備受尊崇的戲曲劇作家,先生這些年真是筆耕不輟,接二連三地出書,從《張永和聊史說戲》《同光十三絕合傳》《京劇小史》《戲劇·京戲京伶》《京劇的魅力與時尚》到《王致和》《京派》……筆觸從戲曲領域向中國大文化輻射,目光屢屢聚焦於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鉅變與人格魅力,尤其是最近出版的《京派》,一氣呵成寫了30多位老一輩文化名人,那股子勢不可擋的文化氣勢,真令人刮目相看。

“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前幾日,我與大興廣告公司的一位朋友,開車從北四環外接上張永和先生,趕到東三環內廣渠路,與京城名醫施小墨大夫及出版社的朋友小聚,一起商議為一代醫宗、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出人物傳記之事。由於當天是五一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從北四環到東三環,不足十公里的路程,竟然一路爆堵,足足開了將近兩個小時。先生先是和我們聊起他近日為京劇電影《滿江紅》修改唱詞,後又說到自己的老岳母生前唱京韻大鼓,經常因在臺上壓大軸鉚足勁唱,以致嗓子充血失聲而去找施今墨大夫看病。看著窗外一路堵途,先生又感嘆起奔波於京城環路上,那些行色匆匆的快遞員師傅的不易……正說著,小墨大夫來電話了。想到讓小墨大夫和出版社的朋友久候,先生心中實在過意不去,可是又不能面露不悅,只好徐徐說道:“施大夫,您們先喝喝茶,聊聊天,我們也就快到了……”掛上電話,先生長吁了一口氣,說道,“中國傳統文化,就要遵循儒家思想,凡事不急不躁,緩緩的……”

到了約定地點,先生拄著柺杖上了二樓,脫下外面穿的藏青色毛衫,摘去帽子,抖落一路風塵後,才半開玩笑地說:“這位開車的小郭兄弟,是我的新朋友,我心裡著急,可又不敢表露出來,只好用儒家思想寬慰自己,可是也實在是開得太慢了,讓各位久等了……”一席話,說得在座諸位嫣然而笑,一路疲憊與等候頓時拋到九霄雲外。

“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張永和先生(左)與京城名醫施小墨先生(右)

“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一位是年逾八旬的老劇作家,一位是將近八旬的知名中醫,故友重逢,自然少不得互相問候寒暄,接著便是聊起為施今墨老先生立言、立傳之事,此處不再多表。席間,先生特意要求與開車的小郭兄弟合影,還把自己新出的兩本書籤上名相贈。酒闌人散,我將先生方才脫去的衣帽裝在包裡,遞上手杖,先生笑著說:“賢契,我得穿上我的路衣,戴上我的路帽啊……”您瞧瞧,這學生當得有多不稱職,竟然忘了讓先生“裝扮”起來,真真粗心大意!

臨行時,已是月色十分,小墨大夫特意囑咐我一定攙扶好先生,看著腳下,年紀大了千萬不能絆跟頭。我這下可是千加小心,不敢再有疏忽。回去的路上,先生先是說起小墨大夫的身體,說他看上去顯得有些疲憊,我說,或許是前些日子腰椎不好住院,還沒有恢復過來。隨後,永和先生對我說:“你知道京劇《鳳還巢》裡朱千歲有一段唸白嗎?”先生這猛然一問,倒把我難住了,我正要翻手機查查,先生已然徐徐地念了來:“脫了我的路衣(路上穿的),換上我的壽衣,好來拜壽(拜壽穿的)。”於是方為侍郎程普拜壽,然後,說了兩句話,朱千歲要回去了,又說:“脫了我的壽衣,換上我的路衣,也好趕路……”原來,戲裡的朱千歲為了炫耀自己有錢有勢,出手大方,一日之內行路、拜壽、返回,要換三套衣服。當他看到家丁拿出來的路衣,還是來時穿的那件時,頓時生起氣來,責罵道:“怎麼不多帶兩件出來,沒用的東西,你們給我記住,往後我穿過的衣裳就不能再穿了,我要是這麼簡樸,那別人還活著不活著啦!”說到這裡,先生終於把戲哏丟擲來了:“朱千歲一生氣,外面的褶子不穿了,光穿著裡面的白色‘胖襖’下場……這一下,把朱煥然這個人物演活了,既好笑,又充滿了諷刺意味,這就是古人寫戲的‘機趣’!”您瞧見沒有,先生就是這麼有智慧地即景教化,給我上了一課活潑潑的《鳳還巢》,真個是字字機趣!

“大家寫小書”——張永和先生給我上了一課《鳳還巢》

左為本文作者張婧

我最近讀到許紀霖的《安身立命:大時代的知識人》,其中有一段話:“歷史,是知識分子寫成的,他們的歷史,卻很少有人書寫……”我由此想到,永和先生為梨園寫了一輩子故事,而他的為人處世,不就是一篇字正腔圓、地地道道的文化故事嗎?!先生在《京派》中寫的那些文化大家,周貽白先生,張中行先生,吳祖光先生,翁偶虹先生,汪曾祺先生,黃宗江先生,歐陽中石先生,蘇叔陽先生……他們並非是土生土長、京腔京韻的北京人,可為什麼統稱為“京派”呢?先生說,因為這些大家,他們的言談舉止,接人待物的範兒,有一股子京味的派頭。這個“派”是什麼?我覺得,先生想記錄的,不是他們的大名氣、大學問、大身份,而是大性情、大智慧、大做派……這一點,在先生給我上的這一課《鳳還巢》疏雲淡月的言談中,我便已經深信不已了……

先生說:“我現在歲數大了,什麼上電視臺做節目,我就不去了,可我還能寫,寫不了大書,我就寫寫‘小書’吧……”由此,我又想到了許紀霖在《安身立命》中的見解:“最好的公共歷史寫作,是‘大家寫小書’,知識分子成為一個與讀者平等的‘分享者’,與大家分享你的思考,你的發現,並且在對話中從對方學到一些東西……”這個“小”,說得不是文化價值,而是姿態,是格局,是做派,或者可以說,小中見大,小即是大!先生和先生的先生們,真真切切地做到了這一點,先生,您夠派!

編後 張婧這篇文章很有厚度。以學生的視角,把永和先生的言談舉止、接人待物一一呈現到讀者面前。這位不溫不火、即景教人的儒雅老先生,於生活點滴處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讀來尤為親切。永和先生身上帶著一股子京味——“大家寫小書”的京味。您讀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