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宜興市周王廟,第七批國保,位於宜興市區。為紀念西晉平西將軍周處的專祠。現為宜興碑刻博物館。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周處(236-297年),字子隱,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自幼膂力過人,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後改過自新,浪子回頭,發奮讀書,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吳國滅亡後,出仕西晉,歷任新平(今陝西彬縣)太守,廣漢(今甘肅文縣)太守,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治境有方、剛正不阿。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將軍,前往關中討伐氐羌齊萬年叛亂,在六陌(今陝西乾縣)力戰而死,追贈平西將軍,諡號孝。著有《默語》30篇,《吳書》若干卷。

周王廟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299),原名周孝侯祠,宋紹興年間贈廟額曰“英烈”,加封“武惠正應王”,稱周王廟。現存周王廟座南朝北,共三進,通面闊44m,進深88m。

第一進為戲樓,1994年重建,二層雙簷歇山式屋頂,面闊5間20m,進深八架8。6m,南側中間為戲臺,面闊5。65m,進深4。3m。東西兩側廂房為二層看樓,南北向三開間面闊10。3m,東西進深5。3m。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第二進孝候殿,建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歇山頂,北為廊軒,面闊五間16。63m,進深五檁4。99m,中間三間設長格12扇。大殿面闊五間寬18。79m,進深9架12。53m,其中正殿三間,東西側廂各一間,朝南中間一間設6扇長格門,兩側為6扇短格窗,正殿與廊軒之間用天溝連線。立柱用花崗岩、陽山石和青石製作,高敞宏偉。大殿正中塑周處座像,兩側山牆彩繪射虎斬蛟圖。大殿內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碑刻18方,均系歷代維修周王廟的碑記,其中以立於唐元和六年的陸機撰文、王羲之書《平西將軍周府君碑》最為珍貴。明代宜興人蔣如奇所刊刻的《淨雲枝》殘帖10餘方,也移入廟中。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國保之:宜興市周王廟及碑刻

第三進為後殿世澤堂,明代建築,硬山頂,面闊5間21。5m,進深9檁11m,朝北三間正廳設長格門18扇,殿內塑周處及其家族5人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