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享富貴的王維算不算違背佛教清修教義?

又沒睡著,馬勒基。

前面說過,王維混得很好,住輞川別墅。

他說自己“終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個道可不是道教,而是佛教,王維是虔誠的佛教徒。

佛教東漢初年傳入我國。順口說一句,最初就是從楚地傳入的,因為我們蠻夷更具有對文化的相容性。

東漢是一個讖緯盛行神神叨叨的時代。

那個時候佛是歸於道這一門類的。《鹿鼎記》裡的《四十二章經》就自稱“釋道”。

《六祖壇經》裡的“道俗”的“道”也指“修道之人”,就是和尚。

那時候的“貧僧”也自稱“貧道”。貧是自謙,指不成器,不是說窮。直到魏晉都如此。

後來覺得實在容易和道士混淆,才改稱貧僧。

僧其實是四人以上的集合名詞,但約定俗成也可用成單數名詞了。

修佛本來是一件很清苦的事,非大毅力不能完成。最初是沒有寺廟這種組織形態的,完全就是個人行為。

目的既不是修福報也不是修來世。而是修再無來世。所謂“不受後有”。因為佛教原始教義就是認為輪迴就是苦,是因果業報讓人無法脫離輪迴。

你每時每刻和人的互動都在產生因果,無論善果還是惡果,都是要避免的。你說活著就無法避免啊,還有第三類無記業。修佛追求的就是隻造無記業。

所以修佛要拋棄世間一切,金錢、名利、親情、責任。隻身入山去修行。

現在問題來了,王維住在豪華別墅裡,僕役產業環繞,也算修道嗎?

算。因為他修的大乘佛法。

小乘佛教修的是“捨得”。你我窮人舍掉家業也還行吧,看破了都是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但富人難度就大很多。

那麼像王維這種人又舍不下官位富貴,又想修佛怎麼辦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摳鼻]

於是大乘佛教的《維摩經》應運而生。是的,就是王維字的來源,王維字摩詰。

維摩經的主角叫維摩詰。他的臥室人人都一定聽過。傳說他的臥室只有一丈見方,卻無論來多少人都坐得下。後來禪宗取了“方丈”二字代指寺廟主持臥室,再後來代指寺廟主持。

維摩詰是古印度一個有錢人,爆有錢,而且不止有錢,還結交權貴,享受世俗的極樂。但他不是從“好物從來不牢靠,琉璃易散彩雲消”裡看破證道的,沒有這個過程。他就是從富貴裡證道的。

維摩經裡他和文殊菩薩的論道表達了他的觀點。歸納起來就是,在家安享富貴也能修道。

你會被親情名利牽絆不是因為身處紅塵,而是你的心不淨。

家財萬貫也可以無貪念,嬌妻愛子也可以無牽絆。此為菩薩行。

這就是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大乘可以在家,小乘必須出家。大乘的可以用金錢布施,小乘絕對不行。

所以其實小乘比大乘先面世,大乘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怎樣產生並維持堅定的信仰?比如學佛。答案是,最好一生只讀一部經書,因為你讀多了會發現各種自相矛盾。甚至只讀一部經書裡的一部分,因為很多時候同一部經書裡的觀點都會自相矛盾。

任何教義隨著時間的發展都會產生分裂。

事實上佛陀死後僧侶們關於化緣中金錢算不算犯戒,就是第一次教團分L的契機。分出了上座部和大眾部。

到現在更是各種教義林立,都有自己的道理。

所以眼界越窄信仰越深。

你說弘一法師這種博聞廣記的天才,不可能涉獵的佛經少啊,人家先禪宗(禪宗文化人學的比較多,讀書少的老婆婆們一般學的淨土宗。),後律宗。那是因為他可以用信念彌合教義。

你我拿什麼和弘一大師比。

普通人要產生堅定的信仰,眼界窄反而有好處。

我最開始叨叨佛經的時候,許老師懷疑過我是信徒。我真不是,不是我不想是,我真想是。

人間太苦了,絕大部份人都需要拐杖以免陷入空虛的萬丈深淵。若有信仰可依憑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問題是不是你想就能得到的。

從這個角度說,李宗吾的“讀書每每誤人”倒也說得通。

那是不是文盲有助於修道?

也不是,你看寺院裡幫著洗碗敬香的老婆婆們那麼多,有修出舍利子來的麼?

她們雖然讀書少,雜念可不少,私心很多。只挑有利的教義聽,不想聽的就不聽。

我媽那邊小學有幾個太婆,為了修廟這種善事,要求學校操場劃地,侵犯別人利益後破口大罵,甚至詛咒別人,看得我目瞪口呆。連最基本的利他和免嗔都做不到,枉稱修佛多年。

這信仰對她們來講,不過是個利己的武器罷了。

書還是要讀的,修不出舍利子也大機率能知廉恥講禮義。也是好事。

雖然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但我覺得會負心的讀書人就算去屠狗也會缺斤少兩。而仗義的屠狗輩讀了書開了智只會更好。

當然你非要槓壞人讀書更有能力幹壞事了,那就是你說得都對。

就算壞人,他聰明點也會權衡利弊,至少可以避免損人不利己的部分蠢行。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其實鬼有啥好怕的。心魔作祟才是恐怖片。

畢竟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下一篇繼續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