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曜淺談《四句教》

陽明先生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被稱為“四句教”,具體內容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

“心之體”,即心之本體;或本心;或良知;或天理在人本身的實在表現。《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所以,我們應該至少從兩個維度來理解這個世界,一是“未發”的世界;二是“發”的世界(經驗世界)。

心之本體自身的實在狀態就是未發之中,既然“未發”,那麼就不存在善惡。一切善惡的評價來源於經驗世界,只有經驗世界中才會有經驗價值的相對狀態,例如高矮、好壞等;正因為心之本體無善無惡,所以其可作為經驗世界的價值原點,從而準確地評價善和惡。例如,我們的眼睛原本是沒有顏色的,所以才能準確地分辨五顏六色;如果眼睛原本帶有顏色,那麼我們所看到的萬物都摻雜著本色。又例如,鏡子內本身是空無一物的,所以能夠準確客觀地觀照萬物;如果鏡子內本身就有物體存在,那麼它就無法準確的觀照萬物。

綜上所述,無善無惡的本心良知才是至善,它是存在本源,即人存在的本質和天道實現同一;是理性本源,即知識活動之所以可能的依據和經驗生活中進行是非判斷的根據;是德行本源,即道德活動之所以可能的依據。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

“意”即心之動。“心”之所以會動,是因為有境或物和心發生了聯絡。沒有和境或物發生聯絡之前,心處於寂的狀態,二者發生聯絡之後,心就脫離了“未發之中”向經驗狀態轉換(意實為心的經驗狀態)。

進入了經驗狀態就會產生經驗價值,此時會有兩種情況,要麼是“善”,要麼是“惡”。如果心動合乎本心,心的經驗價值自然就落到善;如果心動讓物慾牽扯,從而遮蔽了本心,心的經驗價值自然就落到惡。

由此可得,本心良知原本就有善惡是非的判斷力。

三、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本心良知對心之動當前狀態的是非善惡進行判斷之後,我們就應該聽從良知本心的召喚,為善去惡,此舉就是正心,就是格物,就是最高層面的知行合一。

明曜淺談《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