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有深度的閱讀需要思考,亦如有深度的人生從不將就,我是顏小二,帶你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顏小二述哲文

孔子雖是我國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是歷史上對孔子的評價並非都是正面聲音,還有一些負面聲音存在。其中,就有許多人對儒家重視喪葬之禮的做法並不看好,有人說儒家講究三年之喪的行為就猶如“打腫臉充胖子”,畢竟“人死如燈滅”,實在不應該將太多時間和精力花在三年之喪上。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那麼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為何堅持三年之喪呢?如果他迷信鬼神的話,重喪葬之禮的行為也說得過去,但是孔子偏偏是一個“敬鬼神而遠之”的人。也就是說孔子對鬼神是持懷疑態度的,他並不篤信鬼神。那麼不篤信鬼神的他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其實,這背後有孔子深遠的用心,孔子真可謂良苦用心啊。

一、不篤信鬼神的孔子

《論語》裡面記載著孔子的許多言行,其中就有孔子關於鬼神的言論,書中這樣說道: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此處孔子以“敬鬼神而遠之”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稱得上是“智”的標準之一。孔子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應當做事有利於民,而且要遠離鬼神之說。可見,在孔子心裡,如果一個人篤信鬼神,是稱不上“知”的,“知”的反面就是“愚”了。

在這裡,雖然不能說孔子反對鬼神,但是孔子對鬼神態度是“敬而遠之”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去貶低它,但不篤信他。這就是說,孔子對鬼神一說是不提倡的。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同時,在論語裡面也記載著孔子弟子向孔子詢問鬼神方面的問題,孔子的回答亦表現了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態度。

《論語》中記載:

季路子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問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由此可見,孔子並不贊成人去侍奉鬼神,更不贊成人去議論死。孔子的觀點相對明確,即不必去議論那些鬼神之說,更不用想著死後的事情,過好當下就可以了。以此也能看出孔子並非篤信鬼神之說的人。

二、提倡三年之喪的孔子

如此不篤信鬼神學說的孔子卻極力提倡三年之喪,這是為何呢?我們來看看孔子提倡三年之喪的理由。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孔子講學劇照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這段話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間關於三年之喪是否合理的對話。宰我覺得三年守喪時間太久了,比較耽誤學習和生產,於是宰我便和孔子提出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反問宰我:“三年的喪期沒有滿你就去吃好吃的,穿華衣,你的內心安寧嗎?”

宰我回答說:“安寧。”

孔子便說:“君子服喪的時候,吃好吃的東西不覺得香甜,聽好聽的音樂不覺得快樂,在家裡待著,不覺得舒服,於是君子便選擇去守喪,如果你覺得心安你就去做吧。”

宰我聽孔子這樣說,可能覺得羞愧,就出去了。

宰我出去以後,孔子說:宰我內心不仁啊,嬰兒出生大概三年後才能完全離開父母的懷抱,去獨自行走,正是如此三年之喪才會成為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我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三年的懷抱之愛嗎?”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透過上面這個小故事,我們不難挖掘出孔子提倡三年之喪的背後動機,動機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點:

第一、孔子認為,三年的喪期是人向父母報恩的一種方式。因為人在三歲以前基本離不開父母的照顧,所以為了報答父母,孝子守喪三年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孔子認為,父母去世以後,人的內心當是萬分悲痛的,如果沒有三年的喪期讓人們抒發自己胸中的抑鬱悲痛,人在家裡肯定是吃不好,睡不好。吃不好睡不好還怎麼去學習怎麼去工作?所以,用三年的時間讓人們去消化心中的悲痛亦有其情有可原。

可見,孔子之所以堅持三年之喪,並非是為了侍奉鬼神,而是出於人情感需要之考慮。

在孔子那個年代,人人都向往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德的人自是重情重義的,所以對於一個君子來說,當自己恩重如山之親人逝去以後,要消化親人逝去之哀傷,必定需要一段時間的。如果親人死去了,自己還吃好的喝好的,過得那麼逍遙快活,怕是內心會出現巨大的矛盾,輕則茶飯不思,日子久了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為了規避這一點,孔子提倡守喪三年,而這個三年之期,便對應了人從嬰兒到脫離父母懷抱的時間。

三、三年之喪背後的用心良苦

當然,孔子三年喪期這一規定並不能說有多科學,但是這一規定背後卻蘊含著孔子的良苦用心。

親人逝去對於對於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比較重感情的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亦是人生的一道坎,這道坎不是所有人都能跨過去的。跨不過去的話,這個人的生活就會止步不前,甚至被哀傷淹沒。基於此,孔子提出了三年守喪期。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看似是在守喪,實則是在幫助失去親人的生者度過心中這道坎。

三年說長不長,但是說短也不短吶。要在三年中不吃好的,不喝好的,穿著粗布衣裳守喪,能不是一個苦差事嗎?但是,如果沒有肉體上的苦來表達心中對逝者的憂傷,那麼憂傷就容易積鬱於心中,這更加影響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所謂的鬱鬱而終不就是因為心中積鬱了過多的憂傷而逝去嗎?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所以,孔子堅持三年之喪期,並不是說要為難生者,更不是為了讓人表明自己的孝去做樣子,而是想用這艱難的三年之喪期撫平失去親人之生者心中的憂傷。

三年之期的作用就像給生者一個慰藉,這時守喪者的內心可能是這樣的:“你的逝去讓我真的十分憂傷,我為你守喪三年,這三年可能很苦,但是我願意,你雖然死了,你依舊是我最重要的人。只是人生還要繼續,我自苦三年,我將我的哀傷留於此,將你留在心中,我還會繼續去過好我的生活。”

孔子的三年之喪期,實則就是給生者一個困於哀痛的期限。孔子一方面想讓生者用這個期限盡情發洩心中的悲痛,一方面亦用這個期限告訴生者,逝者已逝,哀也哀了,人生還要繼續,在守喪過後好好生活才是真。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所以,

孔子之三年之喪,看似是為逝者設定的,實則是為了撫慰活著的人內心之哀痛設定的。

孔子意在用這三年之喪告誡人們,逝者已逝,悲哀過後還要繼續上路,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以此看來,孔子堅持三年之喪實則是用心良苦之舉啊。

誠然,從當前的社會環境看來,孔子的三年之喪期確實沒有太大必要,但是孔子那個歷史年代的一些風俗形式並非我們傳承之重點,我們傳承的應當是這些風俗形式背後的人文內涵,這些深刻的人文內涵就像是裝在“器”中的“道”,千百年來,“器皿”在變,但是器承載的“道理”是不變的。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孔子為何注重三年之喪?因為情感需要

畢竟時代在變化,表現“道理”的形式亦需根據時代之變化而改變,那麼面對千百年前老祖宗留下來的風俗習慣時,我們需要挖掘這些頗有些不符現代社會現狀的“風俗習慣形式”背後之深刻“人文道理”。

如果僅僅拘泥於不適合當前環境的那來自幾千年以前風俗形式,對其侷限性進行批判,那麼可能不得深意。例如,與“批判孔子三年之喪這個形式對現代生活的侷限”相比,去探討三年之喪背後蘊含的人文內涵可能收穫更多。

參考資料:

1、金良年,《論語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