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大年初二,按照年節時令的老禮兒,是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的日子。

不過,初二這天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很重要的傳統——大年初二,祭財神。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在怎麼對待財神的問題上,我們還是有一點兒“認知差”的。

一般來說,大年初二祭財神,祭的是五顯財神。

特別是帝都北京,每到正月初二還會舉行極其盛大的“五顯財神廟會”,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積極參與,幾乎是全城狂歡,話說回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而正月初五迎財神,迎接的那位財神是王元寶,這個咱們到初五再說。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清代讓廉在《京都風俗志》裡,曾經記述到,“正月初二,人家市肆,鹹祭財神,或食混沌,謂之元寶。遠近鞭炮之聲,勝於除夕。”

正月初二祭財神,比大年三十還熱鬧,放的鞭炮也比大年三十還要多。初一吃餃子,初二吃餛飩,這個餛飩還有個招財的名字,叫做“元寶湯”。

以上說的還是北京城裡,家家戶戶祭財神,而正月初二這天的重頭戲,還在京城西邊的五顯財神廟。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五顯財神,顧名思義,這是個五人財神天團。

這五個人原本是南齊柴姓五兄弟,常年出入深山打獵。他們心地純善,獵捕的野獸吃不完,會送給周圍貧窮百姓,在山裡採到的草藥,也拿出來免費為民眾療傷治病。這五兄弟付出不求回報,因此,人緣非常好,深受周邊百姓愛戴。當柴姓五兄弟逝世後,民間尊他們為神仙。

五兄弟的故事,從南齊一直流傳到大唐,五兄弟也變成了五顯大帝,江西婺源還有他們的祖廟——靈順廟。

到了宋理宗趙昀在位時,給五位兄弟分別封王,每一位的封號都是“顯”字開頭,所以,柴姓五兄弟成為位列仙班的“五顯神”。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從宋到明,五顯神香火越來越盛。到了明英宗天順年間,在京西南彰儀門(也就是現在的廣安門)外,開始興建五顯財神廟,這代表著五顯神列入大明正式祭祀的神位。

後來滿清代明,一切習俗傳承都依照明朝慣例,這五顯財神廟不但保留下來,而且發揚光大。

清代《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裡面,這樣記載五顯財神廟祭財神——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經一日以千、萬千計。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當年北京城,講究晨昏之節,各個城門要在子時全部關閉,到第二天卯時才能開啟,彰儀門自然也不例外。

而到五顯財神廟祭財神,要趕在廟門開啟,燒頭一炷頭香才最靈驗。所以,每到正月初二這天,人們天不亮就堵在彰儀門底下,等著城門開,這叫做“挨城門”。彰儀門卯時一開門,大家就一窩蜂似的,爭先恐後往財神廟趕。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壯觀的場景,上香逛廟者人山人海,一門心思往前跑,比現在馬拉松還要熱血。不過呢,真正心誠求財的,人家老早在初一關城門之前,就跑到財神廟門口等著了。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大家如此崇敬五顯財神,一方面是對於財富的執著,另一方面,這五顯財神廟真的是不分高低貴賤。

因為在過去的老北京,即便是拜神祈福,也講究一個三六九等,而五顯財神廟面對普羅大眾開放。無論是買賣大小,還是做生意的行當,都可以到五顯財神廟求一求、拜一拜,各色人等不限於買賣人,連吃開口飯的藝人,甚至像八大胡同這種風化場所的姑娘們,也都敞開來不限制,元寶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帝都人民都親切地稱五顯財神為“五哥”,這五顯財神廟也就成了“五哥廟”。

大年初二祭財神,可別拜錯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五位帶頭大哥

現在北京的五顯財神廟,已經在時代變遷中,成為歷史傳說,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個說法,倒是流傳下來,向“五哥”祈福天降橫財。

要是按照歷史資料推斷,這五顯財神廟舊址,就應該在六里橋附近,它北面就是西客站,西面是京港澳高速,東邊是西二環,這樣的位置,妥妥的一等一財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