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詩唱盡過去、現在、未來

劉邦的《大風歌》只有三句: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僅僅三句,言簡意賅,內容豐富,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時空開放廣闊,令人想象無窮……

一、

大風起兮雲飛揚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於其英勇善戰,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徵,血戰之後,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鄉——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一天,劉邦邀請昔日的鄉友、尊長,共同歡飲。酒酣,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即興唱出了這首《大風歌》。

也許唱詩的這一天,忽起大風,天上雲彩飛揚,面對此磅礴氣勢,劉邦回憶起不久前剛剛結束的戰爭,於是“大風起兮雲飛揚”脫口而出。在這裡,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戰鬥是如何壯觀、慘烈,而是自然地描寫眼前的大風狂卷烏雲,其意境,正好是一個精彩的暗喻。

二、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接著,劉邦回到當下,唱出“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一個“威”字,直抒胸臆,盡顯自己的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的豪邁、艱辛、自信、霸氣的王者風範。自己無愧於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

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最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筆鋒一轉,顯示了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居安思危,打江山難,坐江山亦難的心理感受。

在劉邦唱這首詩的前幾年,新建的漢帝國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等諸多叛亂,如今又平定了英布的造反,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仍然有其他力量伺機而動,形勢仍然嚴峻。

此詩每句中皆帶有“兮”,顯示出楚風、楚辭的深刻影響,又顯得韻味十足。

劉邦是擊築

唱出這三句的。所謂“築”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形似箏,有十三條弦,弦下邊有柱,以竹尺擊之﹐聲音悲壯。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據說,該樂器出現於先秦時代,在戰國時代開始流行。此樂器源於南方,其聲悲亢、激越。據《戰國策》記載,

荊軻

視死如歸,準備西刺秦王,

太子丹

易水送別,好友

高漸離

擊築,荊軻和著節奏,唱出了悲壯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

四、屠洪剛的演唱

屠洪剛對《大風歌》的演唱,層次分明,剛柔相濟,音量對比強烈,把原詩的美感發揮到極致。當然,作曲、配器都是一流,服裝也很新穎、妥當。

《大風歌》是一首提升能量和勇氣的歌,在充斥著靡靡之音,陰盛陽衰的娘娘腔盛行的年代,能夠喚起我們內心深處“活出自己最佳狀態”的英雄主義的衝動……

三句詩唱盡過去、現在、未來

三句詩唱盡過去、現在、未來

三句詩唱盡過去、現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