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師冕見怎麼讀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從小至今我所認識的孔子是誨人不倦的至聖先師,是知識淵博的哲人先賢,是溫和敦厚的儒雅長者。只是從來沒想過,高不可攀的孔聖人原來也是一位可愛有趣的鄰家大爺。細讀《論語》會讓我們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孔子。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愛唱歌的老頭--

《論語》裡多次提到孔子特別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只有在遇到傷心事時才不唱歌。他曾因為聽了《韶樂》,痴迷以致三月不知肉味。最有趣的是,在論語第七篇《述而》裡提到,孔子如果與人合唱很融洽時,常常會說,“再唱一遍,再唱一遍!”,樂此不彼。你看他像不像愛K歌的鄰家大爺麥霸的樣子。

(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夫子生氣也罵人--

孔子有個學生叫樊遲,特別喜歡種田,就向孔子請教種田的事,孔子就讓他去問農民。樊遲再問園藝的事,孔子讓他去問老園藝師。這時孔子就不高興了,樊遲走後就罵樊遲是個“小人”。(此處的“小人”並非現代意義的“小人”,而是指胸無大志的平民。)

(13.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被孔子罵得最狠的是宰予,以至於那句罵人的話“朽木不可雕也”,現在我們還在沿用。怎麼回事呢?有一天學生宰予大白天在睡覺,孔子很生氣,就罵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要是放到現在我們的老師這樣罵學生,肯定會被人指責師德有問題,隨意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嚴重的可能還會背個處分。可那位被罵的宰予日後卻成了孔子最堅定的擁護者,在後來的“造聖”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可見我們現在把孩子當作玻璃似的保護起來,這不能說,那不能罵,也不見得是好事。

(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聖人有時也“小氣”--

孔子有個學生叫公西華,要代表魯國出使齊國。但他家裡比較窮,老母親一個人在家快沒吃的了。另一個學生冉求來請孔子資助一下他家,一開始孔子是答應的,但冉求一再要求增加資助的量,孔子就不高興了。他說,公西華出使齊國坐著威武的馬車,穿著華麗的衣服(應該是國家配置的),我只能救救他家裡的急,不能幫他太多。

(6.4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還有一次孔子最喜愛的學生顏淵年紀輕輕就死了,顏淵的父親很傷心,他做的事也很奇葩。(顏淵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他自己家裡沒有錢厚葬兒子,就請孔子賣自己的車子去厚葬他的兒子。孔子不同意,說,我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都沒能厚葬,再說車子是我作為大夫身份的象徵,賣了以後我就要走路上班,那不合規矩。可見即使面對最喜愛的學生的死亡,哪怕再傷心,孔子做事也有底線。

(11.8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先賢也會任性--

魯國有個大臣叫陽貨,要拜見孔子,孔子不喜歡這個人,就推脫不見。陽貨就給孔子送禮,按當時的規矩,收到禮後,孔子應該拜訪回禮。孔子又不想見這個人,怎麼辦呢?孔老夫子很有主意,他等陽貨出門辦事的時候再去拜訪回禮,這樣不是就碰不著了嗎。也是運氣不好,返回的半路上偏偏遇到了陽貨。真是好尷尬,因此孔夫子乖乖地捱了陽貨一頓訓。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17.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還有一次更有趣,有個叫孺悲的人想跟孔子學禮,上門來拜見,孔子不想見他,就讓門人推辭說自己生病了。可在孺悲剛出他家的門,他就取來瑟,鼓瑟而歌,故意讓孺悲聽到他的歌聲。意思是我沒生病,我就是不想見你。你瞧,孔夫子多麼可愛,多麼有趣!

(17.20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聖人急了也賭咒發誓--

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美人,但是作風不太好,一次她召見孔子,孔子就去見她了。子路(孔子的大弟子)知道後就非常不高興,說夫子怎麼能見這樣的女人呢?孔子就急了,賭咒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孔夫子很率真,很可愛吧!

(6.28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說錯話後立刻改正,不端架子--

有一次孔子來到武城,他的弟子言偃是這裡的地方長官。孔子聽到了彈琴唱歌的聲音,就笑著說:“割雞焉用牛刀?”言下之意,這些地方上的小民,沒有必要學習正規的禮儀大道,言偃教他們,有點大材小用。弟子言偃立刻反駁說:“以前,我聽到先生說過:‘君子學習禮儀大道就會愛別人,平民百姓學習禮儀大道讓他做事就會做得更好。’”弄得孔子有點尷尬下不來臺。但孔夫子一點都不端著,他馬上糾正自己的錯誤說:“你們幾個人注意!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話是玩笑。”

(17.4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此外,孔子還很會趨吉避害。他常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果國君聽不進他的勸諫,他會立馬走人,不像後來的文官以“死諫”為榮。孔子也很細心,樂師冕來見

孔子

(冕是瞎子),走到臺階沿,

孔子

說:“這兒是臺階。”冕走到坐席旁,

孔子

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就告訴他:“某某人在這裡,某某人在這裡。”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道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15.42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你看,這才是有血有肉的孔夫子,他是不是像鄰家大爺一樣可親可愛,率真有趣!

萬世師表孔聖人的真實面目

【相關閱讀】

莊子和孟子,同時代聖人,年齡相仿,地域相近,為何互不理睬?

道家創始人,道教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