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成為標準教科書?

誰把四書稱為四書

“四書”成為標準教科書?

南宋時期,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先後完成了對《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的集註,之後又把這四書連同自己的集註,彙集成一本,刊行於世,稱為《四書章句集註》(簡稱《四書集註》),“四“書”之名從此確定下來。

“四書”成為標準教科書?

朱熹之所以把“四書”彙集起來並作集註,是因為他認為讀“四書”較讀傳統的《詩》、《書》《禮》、《樂》(漢時亡佚)、《易》、《春秋》六經“用功少而收效多”。他曾經說:《詩經》在孔子時,小孩子都會吟誦,而今天的老生宿儒都很難理解,是不宜於作為現今的重點教材的。他認為做學問就須先窮理,而“窮理必在於讀書”,而“四書”“義理”豐富,又易讀,所以讀起來效率高。他曾經把《春秋》等經比作“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所以他主張先讀“四書”“四書冶,則群經不攻而治矣。”可見,他把“四書”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可以凌駕五經了。對於“四書”的學習順序和意義他也有論述,他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四書”成為標準教科書?

南宋寧宗時,把《論語集註》和《孟子集註》列入學官,元朝時,科舉考試試題必須出自《四書集註》,並要求考生答題時以程朱理學的觀點闡述。明清兩代都以《四書集註》作先為從朝廷到地方的官辦和私辦的一切學校最基本教材以及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四書及朱子的集註,成為標準的教科書,為封建社會晚期廣大知識分子所必讀。

“四書”成為標準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