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慶《子猷訪戴》選自《世說新語》原文提示及註釋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劉義慶(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劉宋宗室,長沙王劉道憐次子,出繼其叔劉道規,襲封臨川王,徵為侍中。歷官丹陽尹、荊州等州刺史。劉義慶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撰《世說新書》,後人改為《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著名筆記小說,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記載漢末以來至東晉士族文人的言談和逸事,表現了這一時期文人名士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以及當時道德、思想與習尚。語言精煉,辭意雋永,魯迅指出“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中國小說史略》)。

劉義慶《子猷訪戴》選自《世說新語》原文提示及註釋

子猷訪戴 [1]

王子猷居山陰 [2] ,夜大雪,眠覺 [3] ,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4] 。因起彷徨 [5] ,詠左思《招隱詩》 [6] 。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 [7]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8] 。經宿方至 [9] ,造門不前而返 [10] 。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劉義慶《子猷訪戴》選自《世說新語》原文提示及註釋

【提示】

魏晉士人常常在生活上任性而為,即所謂“任誕”,此文就記載了王徽之此類生活的片段。大雪之夜,喝酒、看雪,詠《招隱》詩,訪隱士戴安道,“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他生活中追求的是“興”,即興味與意趣。大雪之夜的種種活動,都是因興而發,訪戴的路上更是盡情享受了這種意趣,所以見戴也成為多餘了。這是不受任何拘束和限制的率真的舉動,是當時盛行的名士風流。

劉義慶《子猷訪戴》選自《世說新語》原文提示及註釋

【註釋】

[1]選自《世說新語·任誕》。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曾任桓溫參軍,官至黃門侍郎。戴:指戴逵,字安道,不樂仕進,好鼓琴,善屬文,擅長書畫雕刻。

[2]山陰:地名,今浙江紹興。

[3]眠覺:睡覺醒來。

[4]皎然:雪白明亮的樣子。

[5]彷徨:這裡是徘徊自得的樣子。

[6]左思:西晉著名詩人,他的《招隱》詩有二首,其中“杖策招隱士”一首歌詠了清高的隱士生涯。

[7]剡(shàn):古縣名,故址在今浙江嵊州西南,旁有剡溪,為曹娥江上游,自山陰可溯流而上。

[8]即便:隨即。

[9]經宿:經過一夜。

[10]造門句:到了門前不進去而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