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屋頂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盝頂等。

廡殿建築是古代傳統建築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種建築形式常用於宮殿、壇廟一類皇家建築,是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最常採取的形式。如故宮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太廟大戟門、享殿及其後殿,景山壽皇殿、壽皇門,明長陵稜恩殿等,都是廡殿式建築。在封建社會,廡殿建築實際上已經成為皇家建築獨有的一種建築形式,其它建築如官府、衙屬、商埠、民宅等,是絕不允許採用廡殿這種建築形式的。廡殿建築的這種特殊政治地位決定了它用材碩大、體量雄偉、裝飾華貴富麗,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北京的太和殿採用了重簷廡殿頂制式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歇山頂 ,即歇山式屋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古代中國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歇山頂的出現晚於廡殿頂,其樣式最早可見於漢闕石刻,在漢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畫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頂。現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築是五臺山的唐代南禪寺大殿。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天安門城樓採用了重簷歇山頂制式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懸山頂,即懸山式屋頂,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清朝稱“懸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也傳到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日語稱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在古代,懸山頂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只用於民間建築,是東亞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懸山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其特徵是:各條桁或檁不像硬山那樣封在兩端的山牆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牆以外,以支託懸挑於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說懸山建築不僅有前後簷,而且兩端還有與前後簷尺寸相同的簷。於是其兩山部分便處於懸空狀態,因此得名。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樣式,但在唐朝以前並未用於重要建築。和硬山頂相比,懸山頂有利於防雨,而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懸山,北方則多硬山。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山西雙林寺使用了懸山頂制式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攢尖頂建築是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攢尖式屋頂,宋朝時稱“撮尖”、“鬥尖”,清朝時稱“攢尖”,是古代中國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日語稱寶形造。其特點是屋頂為錐形,沒有正脊,頂部集中於一點,即寶頂,該頂常用於亭、榭、閣和塔等建築。在日本則常用於茶室。典型代表有應縣木塔(遼清寧二年1056年)、北京故宮中和殿(明永樂十八年1625年)、天壇祈年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瀋陽故宮大政殿(清,始建於1625年)、承德普陀宗乘之廟萬法歸一殿(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頤和園佛香閣(清光緒年間1891年)等。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天壇使用了三重簷圓形攢尖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盝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為平頂,下接廡殿頂。盝頂梁結構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頂部是平頂的屋頂四周 加上一圈外簷。盝頂在金、元時期比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為盝頂,明、清兩代也有很多盝頂建築。例如明代故宮的欽安殿、清代瀛臺的翔鸞閣就是盝頂。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捲棚頂為中國古建築中一種圓脊的屋頂。即將硬山或歇山頂之正脊作成圓弧形曲線。分別稱為“捲棚硬山”或“捲棚歇山”。多用於北方民居、園林等建築。南方常見的“軒”,其室內天花亦名“捲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釘以薄板或置望磚。常用於廳堂、廊屋及園林建築。又稱元寶脊,屋面雙坡相交處無明顯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於園林建築中,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屋頂的形式全部為捲棚頂。在宮殿建築中,太監、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

中國古建築傳統屋頂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