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怎麼判斷淳化帖的年份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現代漢語詞彙裡的碑和帖,統稱為碑帖,指的就是我們用來學習書法的範本。但在古代,碑是碑,帖是帖,碑和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書學概念。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李圯先生書《道德經》—重陽宮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碑”,《說文解字》釋為“豎石也”,即豎在地面上的石頭。這種豎石在古代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置於祠廟中,用來拴即將被宰殺的用於祭祀的牛、羊等牲口用的。二是置於宮中用來觀測日影的“計時器”。三是臨時豎在墓穴旁,作為引繩下棺用的固定石樁。顯然,這三種豎石,在最初是沒有刻畫文字之必要的。後來豎石上刻畫了文字,並發展成固定的模式,具有了固定的功用。置於祠廟的豎石刻上字之後,就逐漸演變成一種“公文碑”或“記事碑”,置於宮中的則演變成紀念碑。至於臨時豎立於墓旁的那種豎石,其後來的發展變化,無論從內容、外觀還是形制以及數量上,都有目的、有規則地發展成為一種系統的墳墓文化,以致後來一提起“碑”,人們必然就和墓碑發生聯絡,在人們的心目中,“碑”就是墓碑了。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墳”、“墓”,在古代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墳”就是那個葬人的土堆子。據記載,孔子以前沒有那種土堆子。《禮記·檀弓上》有云:“孔子既得葬於防,日:‘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門人後,雨甚。至,孔子問焉,日:‘爾來何遲也?’日:‘防墓崩’。孔子不應,三。孔子法然流涕曰:‘吾聞之,古不修墓。’”可見人死掩埋後再加一個土堆子,是從孔子開始的。在這個土堆前亞立巨大的墓碑,則是在東漢颳起的一股旋風。東漢末年在中華大地上瞬間興起了一種“墓碑文化”。劉魏的《文心雕龍》有云:“東漢末年,碑竭雲起。”自此之後,雖然歷朝都有禁碑的明令,但都無濟於事;且無論是在地表,還是被迫轉人墓道,式樣之多,令人咋舌。

在墓碑上刻制文字,本是做個標記的普通事,但後來竟然發展成為不請大書家寫碑文則視為不孝這樣一個極其嚴肅的倫理道德問題。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本來只有文字記事功用的碑文發展成為展示名家書法作品的重要場所。於是,碑文拓片便成了學習書法者的重要標本。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的現代漢語意義是書法的臨摹範本,古代則是指寫在絲織物上的標籤。《說文》“帖,帛書署也”。自《淳化閣帖》之後,“帖”就有專指了,就是專指這種刻制的匯帖。與碑相對應,帖是專門用來學習書法的範本。

透過上述分析,“碑”與“帖”的區別就顯而易見了。首先是功用不同:碑是獻給死者,或是獻給祖先,後人為其歌功頌德。而刻帖則是專為學習書法或研究者提供的名家法書的複製品。第二是刻寫的內容和方法不同:碑文是頌德、表功、祭奠、懷念之類的文字。刻帖則是經過挑選,擇其最優秀的傳世名作而上石的。所謂方法不同:刻帖是把名作完全模擬、一絲不苟地刻制,力圖再現原作的本來面目。刻碑則不然,有些是認真的,有些並不認真,甚至是直接奏刀的。於是在風格上就有明顯的差別。

碑學是伴隨著金石學而產生的。金石學始於宋代歐陽修,而盛於清代乾嘉年間。帖學是研究帖的刊刻、考訂、真偽和評論古今法書的綜合學問,始於宋代。碑學的研究,使得書法審美指向一種遠古風韻的所謂金石氣;帖學的興起,使人們更加認定書法的本原,其審美趣味是帶有書卷氣的文人指向。

曾國藩曾提出以乾、坤二卦來喻書法。他說:“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盪、脈絡周通、潛心內轉,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 碑學,屬於陽剛之美的一極,帖學,屬於陰柔之美的一極。此論正好符合碑學與帖學的特徵。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碑學和帖學是書法史上兩個最大流派。由於審美觀念的不同,其創作方法便隨之各異。其用筆的不同反映出用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帖多用指腕,而碑多用肘臂,結果使兩派具有不同的審美意象與價值,並導致在立意、章法、結體、點畫乃至運筆、用墨等方面有著一系列的差異。同時,也凸現和彰顯了各自的特色。從審美上講,碑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質樸之美、剛健之美、雄強豪放之美;帖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飄逸之美、瀟灑之美、妍媚之美。如果說帖派書法屬於“優美”風格的話,碑派書法則屬於一種“壯美”的風格。

帖學一般字形較小,筆鋒的使轉範圍也小,就“中鋒運筆”來說,帖學更注重“筆尖”的中鋒。為了便於使轉,表現點畫的斬截和爽利,講究用硬毫、兼毫,筆鋒一定要尖。帖擅小字,其典雅秀逸、圓融和諧、活潑輕盈、精巧工整、瀟灑飄逸等是其主要的審美特質。帖學書風的章法,重視氣脈貫通,重視在筆勢連貫、牽絲映帶中表現輕重徐疾、長短粗細、收放開合、提按頓挫的韻律感。為了在筆勢連貫中表現這些起伏節奏,所有點畫就都講究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部份。《書法三昧》說“夫作字之畫,下筆須沉著,雖一點一畫之間,皆須三過其筆,方為法書,蓋一點微如粟米,亦分三過向背俯仰之勢”。所以帖學尤其重視點畫二端的提按頓挫、迴環映帶、上下銜接。這關係到作品的精粗文野,生動耐看。因此,起筆、收筆是帖學書風極為注重的要點。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顏真卿碑刻

帖學書法由於體系的成熟和法度的精美,後人在傳承中一旦將它看作固定的法式,就免不了陳陳相因而失去原有的風采。尤其是唐宋後的帖學,把理解原有的二王筆法寄託於後世刻帖,甚至以平鋪、平動的筆法取代了二王的裹束、旋絞的用筆特徵。所以,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故今日所傳諸帖,無論何家,無論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鉤屢翻之本。名雖羲、獻,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論。”

因為帖學書風在運筆上強調點畫二端的表現,強調逆入回收、藏頭護尾,用之不當,就會使點畫的勢能受到裡束,產生拘謹和侷促的不足。而忽視了逆入回收、藏頭護尾的話,又容易在勢感增強後的快速執行中,產生失控打滑、浮淺平滑、飄浮空怯等弊病。這也是後世帖學大壞的重要原因所在。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碑學書風的最大特徵,在於原創精神的弘揚。在於取法造化自然之妙理。這樣生出的線條,其中段變化多端,其造型不可預料。因為碑學的取法物件主要是金石文字,較大的字形,加上一些摩崖碑刻經過千百年的日曬雨淋、風化剝蝕,其線條變得斑駁殘泐、渾厚蒼茫,高古拙樸、獷野怪奇、險峭頗駿等,並具有“重”、“拙”、“大”的審美特徵。為表現這種渾厚蒼茫和奪人心魄的氣勢,碑學書家在運筆時特別強調中段的“澀行”,“行處皆留,留處皆行”,使整條線由許多點積累而成,提按起伏,跌宕舒展、厚重和遒勁。

為了要表現點畫蒼茫厚重的金石味,碑學書家每喜用長鋒和羊毫,筆鋒不講究尖。而且其運筆的中鋒是相對於整個筆的中鋒,故其筆鋒的使轉空間相對較大,其用筆兼涵中鋒、藏鋒、澀鋒、簡鋒。厚重的點畫,決定了碑學書風開闊的結體、跌宕的章法。並透過造型變化,使每個字在上下左右的奇正關聯與呼應配合中形成整體協調。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碑學書風厚重的結體加上滯澀的運筆,處理得不當,就容易削弱節奏,變得意象呆板、氣息沉悶。而豪邁奔放,殺伐極端的揮運,更容易失之荒率粗糙、狂肆怪野。此外,過度追求結體和中段的變化,也會出現刻意擺佈、顫抖做作的弊端。為了避免和克服碑學書風出現的一些弊端,有人提出了用帖之流美靈動之長,補碑的沉穩遲重之短的途徑,這就是後來的碑帖結合。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總結帖學與碑學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我覺得,兩相比較,帖學偏重於傳承,碑學偏重於原創。帖學書風在其千百年的傳承中,偏重於對前人的繼承。即便趙孟頫、董其昌這些帖學書風的大家,仍然顯得傳承有餘,新變不足。考察帖學書風師法的源頭,我們不難看到,魏晉時代王羲之的書法,本是極具開拓創造的“新體”。唐太宗曾說他“詳察古今,研精篆隸,盡善盡美”。 說明了王羲之善於轉益多師。並且王羲之曾有這樣的自述:“羲之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爵、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從這段話,我們除了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斷開拓視野、廣聞博取、探源明理的經歷和用心之外,王羲之還將他學習取法的物件從衛夫人轉向了更為深遠的書法傳統――金石篆隸,轉向了這些直到近代碑學興趣後才重新被人看好的這些資源,這才鑄成了他 “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的千古絕唱。又如歐陽詢訪碑的記載,說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見到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一塊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細心觀察描摹學習了三天。後來他又廣泛地學習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時吸取了當地一些書家的長處,再融入隸書筆意,終於形成了他“剛健險勁,法度森嚴”的書風。可見王羲之、歐陽詢等早期的帖學大師已經對野外碑刻十分重視。這比後來的碑學書風早了整整1400年。而後期的帖學書家偏失於對前人法式的繼承,侷限於對唐人摹本的追逐和對刻帖的傳習。這樣以法為法、陳陳相因的結果,不但迷失了王羲之書法的真相,也失卻帖了學書風的源泉和精髓。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人類藝術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創造性,二是繼承性。藝術的創造性,來自人類的創造性活動;藝術的繼承性,基於人類的重複性活動。繼承只能是有選擇的繼承,如果沒有新的創造,藝術的生命力就停止了。帖學重傳承,碑學重原創。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創造精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生機勃勃,異彩紛呈。其“一碑一面,一人一格;各盡其性,各造其極”的原創性特徵十分明顯。這在當今越發注重原創精神的時代,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如何重視碑學書風的原創精神、個性精神在當代的弘揚,立足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與獨特個人體驗為基礎,以其勃發的生命力和自由自主的藝術創作,從而不斷豐富、拓展書法的內涵及意義,實現書法在現時代新的探索和發展,是每一個書法藝術家應有的歷史使命。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

中國書法作為一門程式化和規定性很強的藝術,在它的每個歷程中,既需遵循既定的規範,又需不斷地開拓創新。中國社會正在發展變化,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嬗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總結分析碑學書風百餘年來的理論探索和創作經驗及其利弊得失,並集合和建立起起一批具足原創精神的書法藝術家,成為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在當代性探索中的一個勁旅,從而在當下的藝術創作中作出應有的歷史答卷,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

碑帖有區別 先弄明白再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