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教育真相:父母在現實世界迷茫焦慮,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漂泊流浪

這是白老師第106篇文章

這個時代教育真相:父母在現實世界迷茫焦慮,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漂泊流浪

01

最近被很多教育政策刷了屏,先是2022我國新教標改革,後是米國AP課程考試取消,還有一些真真假假的教育類訊息前赴後繼的出現在手機端……。。。。。

反正這些資訊隨便一個都能激起一波又一波的家長焦慮;

在我看來,焦慮不是來自於這些訊息,更多的是來自這個時代;

至少這個時代“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同時大部分人已經發現這個時代改變命運光有知識是有點靠不住了;

你看,我們如今這個時代,孩子們學習壓力為什麼那麼大?雙減後壓力也沒見少多少;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上下五千年經過無數個時代、先前的努力,讓我們的知識累積量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也就是說一個小孩從出生一直不斷的學,不斷的學可能到80歲或100歲他依然學不完;

我們的知識太多了,分門別類都叫知識,所以對於一個孩子來講,你告訴他:“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能改變命運”,這句話聽起來是沒有錯的,但對於孩子來講他壓力特別大;

因為他發現,他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可以看到的知識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看不見的知識是要學到老活到老的,這在無形當中形成一種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當翻閱資料的時候、去圖書館的時候,看到那麼多的科目,那麼多的知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學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這份力量;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學到多少知識,我才能夠獲得知識的力量,所以你看很多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在工作當中受到挫傷了,或者說覺得找不到自己適合的工作,會回去選擇繼續學習;

繼續學習,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是認為自己的力量還不夠,還要持續學習,那麼就會影響他做事;

實際上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是為了成長,成長是為了做事,做事是為了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別人;

幫助自己,是提高自己的社會階層,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幫助別人,是因為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他人創造價值,方便他人;

就像很多公司存在的意義是有使命,它為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所以它有存在的價值;

那每個人如果你能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問題,幫助國家也好、幫助人民群眾也好,那就是你存在的價值,那也是你力量的展現。

但如果沒有這一層,那學習就不是成長,學習就變得沒有太多意義和動力。

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面臨很多知識的時候沒有動力,覺得很累有無力感;無力感就是感覺眼前的這個大山太高、太高、太高,高到已經沒有爬它的動力。

02

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不光孩子是有無力感,家長也會無力感,家長的無力感是在於沒有教育孩子的方向和目標,或者是方向目標不夠清晰;

家長沒有方向就容易迷路,而孩子沒有目標就是在流浪,所以我們中國目前的家庭教育一個狀態是:父母在現實世界迷茫焦慮,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漂泊流浪。

漂泊流浪發展會不平衡,這是我們現在家庭教育的一個狀態,以及孩子自我成長的一個狀態:不踏實;

父母也不踏實,孩子也不踏實,隨便一個風吹草動,一個政策,一個改革或者是一個社會動向,就足以讓這個家庭一直搖擺;

無論他們是選擇體制內教育的,還是體制外的,是讀公立的還是讀私立的,都處於這樣一個狀態。

我認為這個狀態之所以產生是有一個先決條件,條件就是父母對於教育孩子是沒有目標和方向的;

因為父母從開始就沒有目標和方向,就容易受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影響,那孩子就註定會在知識的世界裡漂泊流浪。

那怎麼辦?

想改變這個狀態,我們要做到第1件事情,父母先要制定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向目標;

你有目標,你有方向,你的孩子才會有方向和目標;

那第2件事情:就是根據父母的方向和目標,制定出家庭達到這個目標的路徑;

這個路徑就如同我們做一個專案,我們先用思維導圖導一遍;

思維導圖會帶領我們到最終的結果,就是透過路徑達成目標;

這一點可以理解為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道。

這個道第1:你先確立一個要到達的目標是什麼?

接下來你再決定是怎麼去?制定什麼的路徑,是走著去、騎車去,還是坐飛機去;

它的方向、速度就是你選擇的這個路,會直接決定你什麼時候能到達目標,你到達目標這個過程是順利的還是充滿困境和挫折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除了目標方向這是你第1步要做的事情;

第2步就是你要選擇一個科學系統的方式來去教育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就是人嘛,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

他不是說一味的批評別讓他走彎路或者一味的鼓勵讓他積極向上就萬事大吉了,沒有那麼簡單,他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化的教育;

這個系統就是你又不能讓他一路高歌,驕傲自滿,因為他可能會撞牆,而且他離開你以後,其他人也不可能一味的像你一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他那個時候可能會受不了;

但同時呢,你也不能人為的製造挫折,讓他在家裡感覺到悶悶不樂,不開心不快樂,那麼可能讓他出去以後也容易被別人欺負或者走極端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03

何為系統?

系統教育那就是:

第一找方向,

第二有目標,

第三有規則,

第四有邊界,

第五有底線,

第六又高度。

這就是教育孩子,父母應該正確走的方向,就好像我們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樣。

解釋來看就是:

第1個你教育孩子先要自己樹立一個大方向,我的方向是什麼?我是否瞭解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擅長點和他的不足到底在哪裡?我該怎麼去幫他做提升?

同時我又不至於在幫他做提升的過程當中傷害到他本來就有的好特質,我怎樣才能做到?所以你要有第1個教育方向;

第2個的目標,目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兒,我的目的是什麼?最終我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這個一定要清晰;

如果你說孩子未來的時候,我我怎麼能說得清楚呢?就好像你在公司裡做一個專案,你說未來這個專案做成什麼樣我也不知道;

那我相信沒有人願意跟你一起做,或者說即使他們跟你做,最後的結果大部分是糟糕的。

國家有大的戰略發展目標,公司也有自我的發展目標,那對於家庭教育方向你也要有目標;

比如說我的目標是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或者是要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些都是目標;

梳理出一個你自己的目標,同時你要結合孩子他真實的狀態,他的性格特質,是否跟你的目標和合成一致,教育孩子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你跟孩子達成一致;

你定一個目標,孩子也定這個目標,兩人目標是一致的之後合作共同前行,這樣做的方式就如同你定好了目標以後,你們坐著飛機會直接到達這個目的地中間,這個路程是非常順暢的;

但如果你定的目標是來自於你自己的,你的孩子定的目標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兩個人目標不一致,勢必就會有矛盾和紛爭,最後可能誰的目標都沒有達成,最後可能親子關係也是兩敗俱傷的狀態,所以目標是兩個。

3、接下來是規則,規則裡面包含自律,也包含他律,他律就是社會定給我們的規則;

我們去哪裡公共場所會給我們制定規則,社會也有規則,那我們也要教會孩子懂規矩有教養,那在家裡也要有邊界有自由;

4、邊界、如果沒有規則沒有邊界,看似說孩子在釋放天性,但他最後一定會失去自由;

當他失去自由的那一天一定是很痛苦的,失去自由不僅不一定代表去了監獄,失去自由的時候,比如在校園裡,他如果不自己管好自己,老師或者校長就會管他,那他也會失去自由;

他可能更多的會失去精神上的自由,因為對別人管的那種狀態實際上是不好受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管好自己,那這個毅力來自於小時候的鍛鍊,因為小時候自律是需要左腦來控制,但因為孩子的左腦差不多要在成年以後才逐漸發育完善,在沒發育好之前,他需要有人幫他制定自律的規則。

邊界也是一樣的,就是在家裡有家裡人的邊界,親人的邊界,父母跟子女的邊界,跟朋友的邊界,跟老師跟同學的邊界,這些邊界都讓他清楚;

5、邊界的底線有三個維度就是:1、就是要保護好自己,2、同時要保護好他人,3、要保護好環境;

這就是邊界先保護好自己,先讓自己肉體也好,精神也好,都不受他人的攻擊,能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到他人;

我們也不能教孩子去攻擊別人,無論是語言上的態度上的還是說行為上的;

第3、就是要叫他保護環境,不要破壞環境,破壞環境不單單只是環保,比如說他在發脾氣的時候,他把很多東西摔在地上就屬於破壞環境,所以這個邊界是我們需要讓他掌握的。

6、接下來就是有高度,高度指的是我們父母要有思維高度;

任何人的做事的外在表現,學習、做事與人相處都是由內在的思維模式所決定的;

思維模式,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孩子在童年跟父母的相處模式,父母是如何對待這件事的,父母是如何跟他相處的,他會把這種感受內化為自己的超我;

超我也就是道德標準,他會依靠這個道德標準,形成自己的認識和價值觀,來指引他做所有的事情,所以父母的思維高度要提升,不要總是把自己限制在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裡。

父母角色第1次提升就是在孩子兩歲半三歲的時候,面對孩子你就要把自己提升為人生成長導師;

到孩子五六歲的時候要再次提升,到了青春期要再次提升,也就是說你的進步速度要遠高於孩子進步速度,你才能引領他,他才願意聽你的;

如果你的角色一直停留在嬰兒時期的媽媽爸爸階段,那隨著孩子學習長大,媽媽就會變成保姆和跟班,爸爸會變成嫌棄的物件;

你如果只固守爸爸或媽媽的角色最終一定會變成的樣子。

這個時代教育真相:父母在現實世界迷茫焦慮,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漂泊流浪

如果覺的文章不錯,請分享給你身邊的人,他們會感受到你的智慧和愛的溫度

加微信私發你快速瞭解孩子性格特質,根據性格特質教育才是真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