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訴苦,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訴苦就是向別人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委屈,希望得到對方的同情與認可。訴苦一次兩次,別人可能會同情安慰。常常訴苦只會讓人躲避不及,比如祥林嫂。

我們都知道祥林嫂是魯迅筆下一個悲劇人物。 在她守寡之後,聽說婆婆要把她賣掉時,她逃到外地在魯四老爺家做工,結果仍然是被婆婆找到並強迫她出嫁。孩子出生後她打算安穩過日,誰知厄運又再次降臨,先是丈夫病死,接著孩子也被狼吃掉。於是她又回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她無法從痛苦中走出來,在鎮子上逢人便訴說她的苦楚、委屈。剛開始所有人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陪著她一起落淚,特意聽她訴苦。慢慢地就沒有人願意聽她訴苦了,因為她每一次都在重複地訴說著她的痛苦,人們開始躲避、厭惡她。

不要輕易訴苦,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這樣一個說法,聽到有人訴苦,20%的人不關心,80%的人看笑話。訴苦實際上是在傳遞自己內心的負能量,把別人當成情緒的垃圾桶,沒有多少人願意傾聽別人的負能量來影響自己的心情。甚至有人會將你的隱私、你的痛苦當笑話講給別人聽。

訴苦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以此來獲得安慰、滿足。

在《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情緒穩定》這本書中提到,

受害者認為“我是無辜的”,認為自己受到的傷害都是外界環境所造成,他們的“無辜”是一種本能反應,以此逃避責任併為自己的境遇尋求同情。

關於受害者思維,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很多人之所以悲慘是因為他們選擇悲慘,即便有更好的選擇擺在他們面前,他們還是會選悲慘。

不要輕易訴苦,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祥林嫂至死也沒有明白,迫害她的是萬惡的舊社會與冷漠的人心,以及她自己在封建迷信社會下的無知。她只是一遍又一遍重複著訴說她的痛苦經歷,從別人的同情那裡尋求安慰,只是後來沒有人願意聽她一直重複訴苦。

所有人包括魯四老爺家裡的工人都認為,祥林嫂兩次守寡是不祥之人,這也給她造成了極大的精神痛苦。新來的幫工“好心人”柳媽告訴祥林嫂,她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要讓自己像土地廟的門檻一樣,被千人踏,萬人跨才能贖罪。

於是祥林嫂用兩年的工錢捐了土地廟的門檻,認為這樣就贖了自己的罪,在祭祖時節她很“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但她從“捐門檻”那裡得到的信心和希望,被四嬸的一句話給掃光了:“祥林嫂,你放著吧!”

不要輕易訴苦,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這個故事情節告訴我們,不要輕易訴苦。就算要訴苦,也請找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專家。專業的心理學專家會在傾聽我們的訴苦之後,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內心及精神上的痛苦。他們會給出專業的建議,如何正確地發洩情緒,找到問題的關鍵,療愈內心的傷。

心理學專家指出,人與人之間有心理距離的分寸。我們不會無緣無故找一個人去訴苦,一定是對這個人有信賴感,才會敞開心扉。但是對聆聽者來說,超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尺度,比如聆聽者認為和你的關係並沒有熟到可以去了解你的隱私,就會造成一種心理負擔。

我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說他曾經患有抑鬱症,那段時期他非常痛苦。但是他沒有到處向人訴苦,而是選擇大量閱讀心理學書籍,以此獲得力量,從而走出了抑鬱症的深淵。

當然他是比較特別的例子,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和他一樣。但是他至少告訴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心理學知識的方式,來重新尋找、激發自我內心的力量。

不要輕易訴苦,普通人沒有幾個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悲喜自知。與其到處訴苦,不如向專業的心理學專家諮詢,多學習些心理學知識,自我救贖,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