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唐磚裡製鹽方法靠譜嗎

唐代的食鹽主要包括海鹽、井鹽和池鹽三種。

其中,海鹽產地主要是山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煮海為鹽;井鹽主要來自蜀中四川盆地,產量較少;池鹽分佈在山西、陝西、寧夏、甘肅一帶,也就是唐代的河東道、關內道、隴右道三塊區域。

《新唐書》中記載有池鹽十八處,現代專家統計有二十餘處。其中西北、西域池鹽主要是自用,山西蒲州池鹽產量最大,主要供應京城。山西池鹽被稱為“

兩池

”,也就是河東鹽池。(“

解鹽

hài yán”說的就是河東鹽池,但此稱呼是宋代才開始有的)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千古中條一池雪】

河東鹽池南為中條山,北為涑水河,是一個天然鹹水湖,兩個巨大的滷水池相連,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3-5公里,面積約130平方公里,現在是旅遊勝地,號稱“中國死海”。

河東鹽池的利用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黃帝炎帝時期,有專家認為傳說中黃帝、炎帝阪泉之戰就在這一區域。附近有個蚩尤村,現稱從善村,村中有一蚩尤冢,故老相傳鹽池中的滷水就是蚩尤血。

三皇五帝時期的都城都離此不遠,無論是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鹽池附近。在交通不便的上古時期,政治中心要圍繞鹽這個關鍵物資來建設的,鹽被稱為“

國之大寶

”,河東鹽池也有“

千古中條一池雪

”的說法。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河東鹽池雖然歷史悠久,但利用技術相對落後,食鹽當中仍然有硫酸鎂等雜質存在,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苦”。

小說《唐磚》中說初唐時期食鹽是塊狀、黃色,又苦又澀,這就是傳統制鹽技術製成的石鹽(岩鹽),甚至是直接從鹽湖滷水池中撈出的自然結晶食鹽。

岩鹽或者石巖,純淨的無色透明,含有雜質的就是淺灰、黃、紅、黑色。在沒有去除雜質的製鹽技術之前,這是人類能夠利用的主要食鹽資源。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河東鹽池都在發揮作用,但技術上並沒有明顯的改進。隨著兩千多年不斷對自然形成的食鹽結晶進行打撈,食鹽產量開始下降。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水經注》中記載,最晚在北魏時期,已經開始了引水曬鹽,透過日光、風力等自然手段蒸發滷水,擴大了食鹽的產量,這就是“

墾畦澆曬

”製鹽技術,應該是曬鹽法在世界上最早的應用。

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鹹鹺也,而味苦,號曰鹽田,鹽盬之名,始資是矣。

”(《水經注》)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自然現象帶來的唐代的製鹽技術創新】

到了唐代,曬鹽技術有了重大的突破,透過在曬鹽過程中加入淡水,產出雜質更低、苦味更小的食鹽。

分析這種技術的起源,應該是引水曬鹽的過程中遇到下雨。本來下大雨的話,曬鹽過程將會延長。但根據雨量不同,產出的食鹽產品品質也有區別,有些苦澀味道減少,成了優質的上品食鹽。估計是雨水改變了食鹽的結晶環境,部分雜質與食鹽氯化鈉自然分離,結晶出來的食鹽成分更單純,苦味自然就小了。

乳鹽是製鹽過程中自然結晶的漫生鹽的一種,“

其狀鮮麗

”。自然環境提供的雨水會形成各種漫生鹽,出鹽時剛好下小雨的雨水鹽為上品,顆粒鮮亮,青鹽就是雨水太多。

《全唐文》中有記載,中唐德宗時期宰相韓滉曾負責鹽鐵事務,曾經上表把解縣、安邑兩池產出了“

乳鹽

”當作祥瑞,“

臣頃進漫生鹽,故老相傳,已稱靈瑞。今乳鹽新出,特表非常。伏請薦於清廟,編之史冊。

”當時的唐代宗很是高興,把鹽池賜名為“

寶應靈慶池

”,還立了石碑,現在儲存在山西省運城市博物館。

我們的先人們發現了這種現象,雖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透過加入淡水模擬自然界下雨的環境,形成了這種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製成的鹽叫白鹽。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青海湖青鹽)

【如同種莊稼一樣的唐代製鹽新技術】

根據唐人記載,改進的“墾畦澆曬”製鹽法分治畦、引水養滷、曬製成鹽三個步驟。

治畦

就是挖坑。

每家伕役管理一塊鹽田,每塊鹽田百畝(合今畝31。2畝),九塊鹽田為一井,十井為一溝,鹽田之間用土埂隔開,中間有引水渠,各溝之間有道路。鹽田中容納滷水的池子深一尺,以利於水分迅速蒸發。(後世宋代滷水池深度僅2-3寸,需要更加精細的管理)

引水養滷

,主要是控制滷水和淡水的比例,也就是“

鹹淡得均

”,並非越濃越好。

滷水和淡水被稱為主水,有主就有客,鹽池之外的洪水被稱為客水。由於洪水對製鹽影響很大,有說法是“

未治鹽,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

”。一旦洪水漫過鹽田,對製鹽生產的影響不是一天兩天的,因此鹽田周圍的水利工程必須非常完善,既要避免洪水進入鹽田,又要在鹽田內淡水存量不足的時候進行補充。

唐代對製鹽技術最大的改善就在於新增淡水來去處食鹽中的雜質。河東鹽池含有成分較高的硫酸鎂,新增淡水的作用是少量降低滷水溫度,使溶解度較低的硫酸鎂和硫酸鈉先行結晶析出,之後隨著水分的蒸發,氯化鈉再結晶析出,兩種固體上下分離。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曬製成鹽

,是藉助陽光和風力,使滷水快速成鹽。

曬製成鹽過程中日照是最主要的,另外“

鹽南風

”是另一個有利條件。宋代沈括記載“

解州鹽澤之南,秋夏間多大風,謂之‘鹽南風’。其勢髮屋拔木,幾欲動地。

”而且這種大風只在這個區域出現,溫暖的南風吹來,鹽田上漂浮的水蒸氣被吹走,肉眼就能看到食鹽結晶的出現,“

一夕成鹽

”。柳宗元一句“

回眸一瞬,積雪百里

”,說的就是這一奇景。

而如果曬鹽過程中來了東北風或者是西南風,滷水就會變成粥狀或者塊狀,味苦,都屬於質量不合格的產品。

另外,長期曬鹽之後,會在鹽池底部形成“

硝板

”,這是一種礦物結晶集合體,表面堅硬如同石板,下面有蜂窩狀空隙,可以認為是滷水在製鹽過程中各種雜質的集合體,滷水可以在硝板上下自由流動。季羨林先生《中國鹽文化》一書中說明了硝板的三大作用,意思是能夠加速食鹽生產、降低雜質。

總之這個過程和種莊稼一樣,開墾土地、小心灌溉、關注天時,鹽民就如農民。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唐代池鹽管理和鹽法變革】

唐代對河東鹽池非常重視,不但在周邊興修水渠、堤壩、蓄水池等水利工程、疏浚河流之外,還圍繞鹽池一週建築了類似圍牆的“

壕籬

”,後來宋代、明代又進行了完善,相當於建成了一個面積130平方公里的城池。形成了一個“

池外有牆、牆外有堰,堰外有灘、灘外有渠

”的防洪蓄水體系。

河東鹽池也見證了唐王朝鹽業制度的改變,從唐王朝建立到盛唐,唐王朝對鹽業是不收賦稅的,“

皇家不賦百三十載

”,地方上每年把一定數量的鹽當作貢品送到長安即可,這種寬鬆的管理方式促進了初唐製鹽技術的發展。盛唐時期開始收取鹽稅,但被安史之亂打斷。

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對鹽法進行了改革,先是第五琦的方式,“

民制、官收、官運、官銷

”。之後是劉晏又進行了改進,“

民制、官收、商運、商銷

”。劉晏的方式不影響普通鹽民的利益,又調動了鹽商的積極性,國家也能得利。雖然食鹽價格上漲了不少,但覆蓋的區域更大了。為了避免商人哄抬鹽價,劉晏還設立了“常平鹽”來防止商人囤積。

河東鹽池在中唐憲宗元和年間“

每歲收利納一百六十萬貫

”,佔當時全國鹽利六百萬緡的近三成,佔全國稅收的八分之一左右。按每鬥三百文計算,當時產量高達五十萬斛(石),其中只有一萬斛要送到京城,其他輸送給周邊地區。雖然唐王朝有明文規定河東鹽池只能供應周邊及關中地區,但實際上營銷範圍遠達河北、河南、甘肅、湖北等地。按中國古代地方官和地方大豪的一貫行事作風,估計還有不少瞞報的產量。

後來鹽法逐漸敗壞,唐末掀起農民起義大潮的王仙芝和黃巢都是私鹽販子或鹽商出身,鹽支撐了唐王朝的後半程,最後也毀在了鹽上。

唐的鹽,千古中條一池雪的河東鹽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鹽技術

參考資料:《新唐書》、《冊府元龜》、《全唐文》等。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