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經常脫臼這樣治療更有效

一些有過脫臼經歷的朋友,都知道這種疾病十分的麻煩,如果沒有處理好很容易導致習慣性脫臼出現,而很少一部分習慣性脫臼的朋友不知道在生活中應該怎麼保護自己,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習慣性脫臼怎麼辦,習慣性脫臼的病因以及脫臼怎麼治療。

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經常脫臼這樣治療更有效

如果你存在習慣性脫臼那一定要注意日常的動作幅度,避免傷害自己。

脫臼主要是肩關節的主要脫臼同時那在關節兒從關節那囊內滑出,在日常生活中的關節那關節脫臼的主要是由於一些外傷性引起的同時呢,只要及時的肩關節恢復原為並無大礙但是很多關節脫臼一次之後呢就會經常性的脫臼,稍有外力或者是用力過猛的回頭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和不便。

日常生活上的我們習慣性的脫臼疼痛的治療的方法的,主要是保養讓患者遠離排球羽毛球的外部的運動。

外傷引起的還有一些先天性引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脫臼的治療,也是比較關鍵的。

複發性或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脫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脫位,然後,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

第二類是最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創傷,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脫位後的後遺症。

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鬆弛的現象。

譬如說,大拇指可以輕易後折並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鬆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

至於第二類,其因受傷後造成的習慣性脫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體接觸的技擊運動。

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或是肩膀著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脫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脫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後,又再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的情形。

習慣性脫臼的病因

問題出在第一次受傷時,肩關節內維持穩定的重要構造(肩盂唇韌帶),因關節脫位而從間盂的邊緣撕裂,並且和骨頭剝離。之後雖然關節復位,但受傷的部位沒有癒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無法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度。

90%以上的肩關節脫位都是由前方脫出,所以,肩盂唇韌帶剝離處亦位於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脫位都發生在肩上舉外展及外轉的動作。

另外脫位次數多了,前方的關節囊亦被”撐“的變成愈來愈鬆弛,也使得脫位愈易發生。脫位一次,關節就受傷一次,不但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或是剝離掉落,甚至也會造成上盂唇韌帶的撕裂。

大多數的病人對於肩關節進進出出的不穩定不以為意,認為只要多加註意某些不良姿勢或避免某些活動,其就可以減少脫位發生的機會。有些人也認為許久才脫出一次影響不大。更有人認為自己愈來愈會自行復位,是否病情減輕了。

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及我們自己的經驗顯示,常時間的肩關節不穩定,累積了多次的脫位或半脫位,這都會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而有很大的機會得到肩關節炎。

習慣性脫臼怎麼預防

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經常脫臼這樣治療更有效

近年來,由於關節鏡手術的發展,以微創傷口的手術技術,針對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的患者,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關節脫臼後,適時予以修補剝離的肩盂唇韌帶,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及所帶來的困擾,與復發後再治療的複雜性。關節鏡手術的結果可以將這些高複發率患者復發的機會降至10%至20%以下。

習慣性脫臼的檢查方法

統計,第一次因創傷造成肩關節脫臼,如發生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以後再復發脫位的機率為60%到95%。

如發生在20至30歲的人,則復發機率為40%到70%,發生在30歲至40歲,則其復發機率為10%至40%,如發生在喜好運動的年輕人,則復發機率亦可高達80%。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複發性脫位開始發生後,就會限制了許多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及動作,不僅無法從事許多運動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會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不經意的發生脫位或半脫位,如拉扯重物、穿脫衣服, 睡覺翻身等。

脫位的次數愈多,就會發覺肩關節愈易脫位,自己也愈會“自行復位術”,當然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脫臼怎樣治療

1、手術復位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復位,其適應症為:肩關節前脫位併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合併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移位明顯者;合併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經常脫臼這樣治療更有效

2、手法復位

脫位後應儘快復位,選擇適當麻醉,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下進行。習慣性脫位可不用麻醉。復位手法要輕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

(1)足蹬法

患者仰臥,術者位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於患側腋窩,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同時旋轉,內收上臂即可復位。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2)科氏法

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頭肌鬆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續牽引,輕度外展,逐漸將上臂外旋,然後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再內旋上臂,此時即可復位。並可聽到響聲。

(3)牽引推拿法

傷員仰臥,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第二助手用布單透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並外旋內收,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術者用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外推送還納復位。二人也可做牽引復位。

復位後肩部即恢復鈍園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再摸不到脫位的肱骨頭,搭肩試驗變為陰性,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

如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在多數情況下,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復位。

3、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經復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由於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肱骨頭後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關節變得鬆弛。以後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後伸動作時可反覆發生脫位。

4、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脫臼怎麼辦 經常脫臼這樣治療更有效

肩關節脫位後超過三週尚未復位者,為陳舊性脫位。關節腔內充滿瘢痕組織,有與周圍組織粘連,周圍的肌肉發生攣縮,合併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癒合,這些病理改變都阻礙肱骨頭復位。

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處理:脫位在三個月以內,年輕體壯,脫位的關節仍有一定的活動範圍,X線片無骨質疏鬆和關節內、外骨化者可試行手法復位。

復位前,可先行患側尺骨鷹嘴牽引1~2周;如脫位時間短,關節活動障礙輕亦可不作牽引。復位在全麻下進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輕輕的搖擺活動,以解除粘連,緩解肌肉痙攣,便於復位。

總結:脫臼是一種十分麻煩的疾病,如果沒有好好治療變成了習慣性脫臼,往往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多的阻礙,因此出現脫臼一定要積極治療,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護好身體的健康,避免習慣性脫臼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