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中華雄是什麼魚

它是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是生在長江、長在大海, 1.4億年來堅持溯河洄游的 “水中活化石”。

今天我們咱們就來這個長江水域的“水中國寶”,中華鱘。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平時在市場或超市看到的鱘魚,體型較小。

一般為養殖的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雜交鱘,史氏鱘等。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而中華鱘,體長能達到4米,常見體長40-130釐米,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的魚。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尋覓中華鱘長江新“產房”

中華鱘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的洄游通道:每年夏季,成年中華鱘會從東海進入長江口,溯江而上;

在江裡滯留一年,於第二年秋季來到它們的繁殖地點,長江上游江段及金沙江一帶進行交配和產卵。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而當幼鱘逐漸生長,它們也會順江直下游回大海。

大約十年之後,幼鱘成年,它們又追尋著祖輩的足跡,從大海返回繁育地點尋根產卵。

在中華鱘的一生中,繁殖次數幾乎不會超過兩次。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1981年,葛洲壩合龍。

要知道,成年中華鱘在海中主要以高蛋白魚蝦為食。

自進入長江,就開啟“禁食”模式。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剛進入長江的時候,中華鱘的體重有四五百斤。

當它往返數千公里,產卵後迴歸大海時,體重僅剩兩百斤左右。

因此它需要儘快回到大海填飽肚子、補充能量。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截流之後被阻隔在上游的中華鱘再無返回大海的機會。

所以這些無法迴歸大海的中華鱘失去了存活下去的條件。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而下游的中華鱘也無法衝破大壩進入上游。

它們聚集在下游,令當年漁民的捕撈量大幅上升。

第二年,上游已經幾乎沒有中華鱘的蹤跡,漁民捕撈量為0。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另外,體型巨大的中華鱘需要較大的空間產卵。

此前,中華鱘的產卵地在長江上游江段及金沙江一帶,長達800公里,有19處產卵地。

葛洲壩建成後,由於大壩的阻隔,中華鱘只能在葛洲壩下游地帶活動。

產卵地縮減為30公里,穩定的產卵地僅剩1處。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另一方面,中華鱘的繁殖行為對水溫極其敏感。

從1981年開始,隨著長江上的三峽大壩、溪洛渡大壩等大壩的建設運營。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葛洲壩蓄水水位的提升,中華鱘產卵地水溫大幅上升。

要知道,只有在合適的水溫條件下,雌性中華鱘才能夠產卵。

因此水溫上升意味著中華鱘的繁殖受到極大的威脅。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大壩的建成,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對長江水患的治理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它還擔負著發電疏運的作用。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這些,大壩體現出來的都是利國利民的角色。

大壩對魚類生存起到的作用不是絕對的,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為亂捕才是加速瀕危的根本。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中華鱘如今被人們稱為“水中的大熊貓”,可見它的稀缺程度。

如何不讓中華鱘重蹈白鱀豚之覆轍是現在的重要工作。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雖然已有很多措施用以補充中華鱘野生群體的數量,如人工繁殖放流。

據統計,1983-1998年,15年裡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1999年12月更投放10萬尾10釐米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但是均收效甚微。

被追殺的“水中熊貓”中華鱘,15年裡放生600萬尾,仍面臨瀕危?

面對這樣的珍稀動物,閱讀完文章的你有什麼辦法拯救呢,歡迎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