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與其相忘江湖,不如點選上方“嶽麓書社”關注

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國學日課

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老 子

導 讀

本章為王弼本第十四章,主要意思是告訴人們,對道的認識與把握,不能從感性認識的角度入手。對萬物開端之處的道能有所體知,就把握了道的根本要領。

道的開端處即是無名的狀態。在無名的狀態下,一切皆自然而然,沒有人類文明出現之後各種人為的秩序與規定。因此,人們對於當下社會所有的秩序與制度的規定,都可以重新進行思考。其思考的方法就是從這些秩序、制度的形成過程來思考這些秩序、制度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

“執古之道”,即是執古已有之之道。古已有之的“古”,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經驗時間中的古代之古,而是先於天地而生的最遙遠的絕對時間之古。因此,並不能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理解為用古代的社會法則來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進而將老子看作是一復古主義者。

“執古之道”,即是從開端處、起源處來思考問題的一種哲學思考方法,在老子的思想中,也即是從自然的秩序來審視人類文明秩序的合理性。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一5。其上不皦6,其下不昧7。繩繩8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9。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0

執古之道11,以御今之有12。能知古始13,是謂道紀14。

1夷:平也。人登高望遠,天地交界的地平線,即是“夷”之一種狀態。

2希:罕也,疏也,少也。此處老子對人的感性認識的侷限性有深刻的體認。人的耳朵聽不見聲音的地方,並不表示沒有聲音,只是這種聲音處於一種稀疏的狀態。用今天科學的語言來說,即是其聲波頻率不合乎人的耳朵接受的波長而已,並非沒有聲音。

3搏之不得名曰微:搏,用手握取。微,細小。

4致詰:追問。

5混而為一:渾然不分地構成一個整體。

6其上不皦:上,即指道的首端,此處是一種譬喻性的說法,將道看作是一有形之物,故有上、下之分。上、下,即前、後也。故“千載而上,千載而下”,實千載以前,千載以後之意。皦,光亮也。

7其下不昧:下,末端。昧,昏暗。

8繩繩:音mǐn mǐn。雙聲疊韻的連綿詞,連續不斷之意。

9惚恍:惚,心不明的樣子。恍,昏也。惚、恍為雙聲詞,後來作為連綿詞恍惚,意思與單音節的恍、惚二字的本意大抵相同。

10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此句亦譬喻說法,將道視為一巨大的有形之物,如中國古代傳說中現首不現尾的神龍。迎,從正面去看;隨,從後面去看。

11執古之道:執,持有。古之道,先於天地而生的遠古之道。

12以御今之有:御,統御、主宰。今之有,當下現實之社會。

13古始:即先於天地而生的道的狀態,亦即是無名的狀態。

14道紀:道論的根本綱領或主要精神。

用眼睛去看而看不見的狀態,稱之為“夷”;用耳朵去聽而聽不見的聲音,稱之為“希”;用手去握取而不能獲得的任何實物,稱之為“微”。這三種狀態不能做刨根究底式的追問,故而只是渾然不分地形成一個整體之“道”。[道如果作為一個具體之物,]它的上端是不明亮的,它的下端是不晦暗的。[它]是連續的狀態,不能用一個具體的名號去稱謂它,最終又迴歸到一種不是具體之物件的狀態。因此,[道之狀]是一種沒有固定形狀的形狀,是一種沒有任何固定物件的形象,因而從人的認知角度看稱之為恍惚不定。如果我們從正面去看它,看不見它的頭,從後面去看它,看不見它的尾巴。

篤守天地開端之前的遠古之道,可以統御當下的社會現實。如果一個人能夠理解遠古時代的開端這層道理,就算是把握了道的根本精神。

本解讀摘錄自嶽麓書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老子》

原文+導讀+註釋+譯文

精裝盡享版,閱讀無障礙

點選下方小程式即可購買

每天三分鐘,輕鬆懂國學。

今天是你堅持學習的第幾天?

朋友圈或者在文末留言

來打個卡吧!

公眾號:

嶽麓書社

覺得今天的推送還不錯?

順手關注一個唄!

(長按識別左方二維碼即可~)

國學日課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點選“閱讀原文”重溫【國學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