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我在沒有深入瞭解茶之前,以為凡是帶“茶”字的都是茶,都能喝,喝完都能養生,讓身體變得棒棒的。什麼冰紅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玫瑰花茶以為這些都是茶。

在深入學習之後,我才知道市面上賣的茶飲料,是有茶葉的化學成分在裡面,還新增的其他佐料。而像菊花茶、玫瑰花茶等這些是屬於非茶之茶。

所以我就好奇了,到底什麼樣的茶才能被叫做茶?什麼樣的茶不是茶?

古人們是怎麼喝茶的?也是像我們現在這樣用水泡、或者在茶葉里加點玫瑰、茉莉一起喝嗎?

帶著問題我就踏上了學習之路,那時候只要是我感興趣的東西都想學一些,多學一些知識總歸是沒錯的,不管以後有用沒用。

也在學習茶葉的路上教了好多學費,畢竟不是專業,都是透過和前輩學習加上自己一點點摸索來的,

現在我把我所學的分享給對茶感興趣的你們,希望你們能避坑少走一些彎路。

都知道茶是一片葉子,那麼這片葉子長出來的地方是一棵樹,而這棵樹是有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的。

如果說植物界是它最大的家族,那麼它就是植物界裡山茶科山茶族山茶屬裡的樹,

這山茶一族在地球存在的時間至少要有5000萬年了吧。

山茶科山茶屬裡還有一個植物,就是山茶花也是這一家族分支裡的,但他不是茶樹上結的花叫山茶花,它是一種觀賞性的花卉。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是不是很漂亮,光是看圖片就能讓人賞心悅目~咳咳,跑偏了,我們繼續哈~

對於茶樹的定義如果說的再精準一些,就是多年生的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

“多年生”就是一直存活,不像是水稻、玉米這樣的只有一兩季,像松樹、櫻桃樹、梧桐樹這種的就是多年生。

在環境允許的條件下,茶樹可以存活二三十年甚至百年之後,在雲貴川等地就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茶樹。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這個是雲南南糯山的老茶樹,大家看看光是這個樹幹就得幾個人抱在一起才能圍上。

這些茶樹大部分都是喬木和小喬木的,什麼是喬木?

就是樹從土裡長出來之後,先是能看到明顯的一條主幹,再往上樹枝才開始分叉,就像是柳樹就是喬木。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而小喬木則是那條主幹的長度要比喬木短很多,像櫻桃樹就是小喬木。

南糯山的老茶樹,大家應該能明顯看到,這是一個生存了好幾十年的小喬木老茶樹。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灌木則是從土裡出來就是分叉,沒有明顯的主幹,像玫瑰、梔子花都是灌木。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喬木或者小喬木的茶樹居多,在武夷山、杭州等地灌木型別的茶樹居多。

所以茶樹的定義就是:

山茶科山茶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

當然僅僅靠這樣的定義去識別這株植物是否是茶還有失偏頗,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一些植物的葉子也可以摘下來做成茶,比如藤茶、老鷹茶。

這個做成茶的葉子我們透過一定因素的確認,才可以判斷它是否是我們喝的茶。

那麼這片葉子有什麼特徵呢?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新鮮的茶葉我們可以看到,

它的葉子邊緣是有這種鋸齒的形狀,這個形狀被人們起了個名字叫做“葉緣角”,

兩邊的葉緣角稱之為一對,一片茶樹的葉子這個葉緣角的對數是在16-32對之間。

再看葉子中間是有這樣很明顯的分叉的脈絡,中間這一條是主脈絡,而兩邊的是側脈絡,兩邊側脈絡的對數在5-15對之間,這樣的葉子我們稱之為茶葉。

所以在植物界這個大家族裡從山茶科、山茶屬、多年生、常綠灌木這幾個條件是確認茶樹的第一步,我剛才也說了,山茶花也是山茶科山茶屬的條件,所以第二個條件就是從葉子上來判斷,

葉子上有獨特的鋸齒形狀,這個鋸齒形狀的對數在16-32對之間;整片葉子分有主側脈,主脈兩邊的側脈的對數在5-15隊之間

,都符合兩個條件的植物就是我們所喝的茶葉,才能稱之為茶。

所以,玫瑰花茶、苦丁茶、蒲公英茶、涼茶等等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我們稱之為非茶之茶。

就好比老婆餅裡沒有老婆,夫妻肺片裡沒有夫妻,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

瞭解了什麼是茶,我們就來看看古代是怎麼喝茶的?和我們現在喝茶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茶葉是在那個時候被發現的,流傳到商周時期,古人把茶葉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煮著吃,那時候食物是很匱乏,茶是作為羹飲配料的其中一種被加進去的,這一鍋食物或者說是湯羹就是最開始人們喝茶的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鍋湯羹裡的配料越來越少,發展到唐代的時候,配料裡只剩下茱萸、薄荷、再放點少許的鹽,因為這樣的配料加點水和茶葉混著煮,人們喝著不會有太明顯的苦澀感。

大家都知道唐代是文人墨客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撰寫全世界第一部描述茶的書籍《茶經》的作者陸羽,就是出自唐代,世人稱之為“茶聖”。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陸羽是非常愛茶的,他把茶葉的種植、泡茶用的器具、泡茶用的水,在書中一一列舉出來。他喝茶倡導清飲,就是要喝茶葉原本的滋味,只有茶和水其他什麼也不放,所以出現唐代最早喝茶的方式就是煎茶法。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而宋代和唐代又不一樣,時代在變化,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運河越來越多,交通也越來越便利,人們出差的頻率也越來越多。

但有的人出差就想喝茶,路上也設有茶棚,但是人們都比較喜歡喝自己收藏的茶葉,以前喝茶可能還需要一口能煮茶的鍋或者一把燒水壺,出差的人就不方便煮茶了,怎麼辦呢?

後來人們出差的時候隨身帶著一個小儲茶罐,把磨成粉的茶葉裝在裡面,在茶棚或者茶館歇腳的時候,就叫小二上一壺熱水,一個空碗。把茶粉舀進碗裡,用熱水調成茶湯來喝,就有點像小孩喝奶粉,需要用熱水一衝,再攪一攪喝一樣。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後來有一個人,這個人歷史上暫無考究,他也愛喝茶,我估計他可能還會做飯,我猜想他可能是在打雞蛋液的時候來的靈感。就突發奇想如果把茶湯用筷子打成泡沫會是什麼滋味?

後來他就用筷子把茶湯打成泡沫來喝,結果發現把茶湯打出來泡沫喝要比之前的茶湯好喝而且不怎麼苦了,他就琢磨是不是因為有泡沫,所以茶湯比之前好喝?

他就繼續研究怎麼能讓茶湯裡的泡沫更多一些,他一看打泡沫的是2根筷子,就大膽的猜想如果是很多根筷子去打茶湯會不會泡沫更豐富些呢?所以他就改進了打茶湯的用具,變成了我們現在叫做茶筅的工具。用這個茶筅打出來的泡沫要更加的豐富細膩。

你確定每天喝的都是茶嗎?有哪些茶不是茶?

這就是宋代點茶的由來,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把茶湯打成泡沫,茶的苦澀感就會少很多呢?是因為打泡沫的時候帶動氧氣進入茶湯,使茶湯裡的含氧量升高,含氧量升高就會使茶湯鮮爽感升高,進而苦澀感就會減少。

不過這只是我們嘴巴跟我們開的玩笑,就像是吃完西紅柿再吃魚,會覺得魚腥,刷完牙再吃檸檬就會覺得苦一樣。

好啦,簡單和大家分享了關於茶的特徵,古代人是怎麼喝茶的。

其實在歷史的朝代裡還有好多,有趣又有料的故事,今天只能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有機會我們好好聊聊關於茶的那些歷史小故事。

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嗎?如果有幫助就點個贊告訴沐沐吧,我會繼續努力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