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業:兩朝循吏的家國情懷

博山趙氏家族是聞名省內的文化世家。從明朝洪武年間遷居博山到清朝末期的五百多年間,趙氏家族先後出了九個進士、八個舉人,還有若干副貢、拔貢、恩貢、歲貢、例貢、武舉以及各行各業的人才,對促進博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其家族的代表人物趙振業、趙進美、趙執信、趙班璽等光輝業績,至今在淄博及周邊地區代代相傳。迄今,博山地區與趙氏有關的地名、地標建築等仍有很多,趙氏家族的歷史及文化,已經成為魯中地區一個耀眼的地理座標。而樹立這一座標的,就是趙氏家族的首位進士趙振業。

趙振業:兩朝循吏的家國情懷

年少讀書勤

趙振業(公元1588年—公元1671年),字在新,號暨垣,是明清兩朝的著名“循吏”。

博山趙氏家族延至趙振業為第九世,八世以前,世代務農,後稍有積蓄。至趙振業祖父趙克用時,因不善管理,家境又衰。趙克用生七子,三子趙課聲名最著。趙課,字龍溪,自幼知書達禮,頗有孝名。趙課年歲稍長,就把肥沃的田地大部讓給二位兄長,他和另外幾個弟弟只留下了少量田產予以生活。為了維持生計,趙課與其他兄弟親自在田裡躬耕。

趙課待人寬厚,鄉里諸如兄弟不和、婆媳齟齬,或者其他家務矛盾,都會到趙課這裡要求裁決。趙課總是耐心勸解,最終都能使雙方心悅誠服,握手言和。久之,趙課便以處事公平果決為鄉人敬重,鄉人每有摩擦,便會想起趙課,衝突雙方就會覺得不好意思,“幸勿令龍溪公知”,矛盾就在泯然一笑中化解。

良好的家風及自身的修養,使趙課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鄉紳,他也一直秉承濟困救人、遵禮守法的儒家傳統,時時事事以助人為行為準則。

趙課對外寬厚、仁慈,對自己及整個家族成員卻要求甚嚴,即使子女有小錯也必會嚴加懲處,唯恐給先人蒙羞。他以自己的為人品行贏得了鄉人的敬重,也使趙氏家族的聲望有了顯著提高。在趙課的嚴厲督導下,其子趙振業終一舉成名,博山趙氏家族亦一躍成為官宦階層。

趙振業自幼聰穎過人,在父親趙課的嚴厲督促與教導下,讀書不僅勤奮有加,還往往精研細讀,見微知著。博山(當時稱為顏神鎮)在益都縣西鄙,地遠山高,不太容易買到書,每得到一本書,趙振業都要和師友們通宵暢讀,潛心默會,寫出的文章筆觸老到,立意深遠,無老生常談之調,深得師生推崇。

十三歲那年,趙振業參加縣衙招錄考試,被益都縣令鄭公評為第一。等到見面一看,才知道趙振業原來是個孩子,遂對趙振業的才能半信半疑。一天,縣令審理一起案件,急招趙振業入縣衙。趙振業去的時候,原告被告俱在,縣令就差人在旁邊擺了一套小辦公桌,讓趙振業坐那兒辦公,並把正在審理案件的文書讓趙振業審判。舊時公堂,刑訊逼供原是家常便飯,無論原告被告,稍有不慎,就會遭受各種懲罰。趙振業就在犯人的哀嚎聲中一邊審理案件,一邊書寫結案文書,一會兒功夫就完成兩篇。縣令看了以後大為驚歎,說這孩子不僅文章寫得好,器量也遠大於常人!對其倍加推崇。

忠勇表丹心

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趙振業中進士,出任邯鄲縣令。邯鄲地處交通要道,當時戰火紛飛,軍隊往來繁忙,都把邯鄲當成了一箇中轉站和補給站,產生了大量費用。趙振業事無鉅細,整日操勞于軍隊與公務的迎來送往中,一切按照法度供應。對待過往的各路官員衙役,都按成例,依規接待。那些官員知道從趙振業那裡撈不到什麼好處,所以也就不大願意在邯鄲之地停留。饒是如此,縣衙仍有巨大虧空。為防止給老百姓添亂,趙振業一切費用均自籌解決,不讓百姓承擔分文,並嚴令部下不得以任何藉口擾民。其時雖全國大亂,邯鄲百姓卻居之如常。

隨著戰事漸多,各種徭役徵收甚繁。趙振業嚴格控制手下非法向老百姓索取財物,而是積極發動民眾捐輸,從來沒有因為繳稅的事與老百姓發生衝突,更沒有因此拘役或毆打百姓。每次徵收完畢,邯鄲都是第一個徵收完成,而且稅額最高。

畿南地區歷來盜匪眾多,且聯絡緊密,往往還未實施抓捕而風聲已漏。趙振業透過調查得知,巡徼之卒實為盜源。為從根源上剷除匪患,趙振業從轄內人員中精挑細選了一批士兵,加以訓練,讓他們專職巡查,同時成立專門班子,頒佈獎懲辦法,從內外兩個方面一起向盜匪施壓,瓦解團伙。時有盜魁胡越,黨羽眾多,常在畿內及河南、山西二省搶掠,朝廷多次對其實施打擊,效果都不明顯。趙振業用計抓獲胡越手下,讓其手下故意透露給胡越軍事情報,胡越上當,為趙振業所獲。

在趙振業的內外兼攻下,當地秩序有了明顯好轉,其他地區的盜匪也不敢再到他的轄地搗亂。一時之間,民風劇變,境內晏然,邯鄲百姓無不拍手相慶。

天啟六年,浙江巡撫潘汝楨上一道奏章,請在西湖畔離岳飛祠不遠的地方為魏忠賢建生祠。天啟皇帝批准了這一請求,並賜名“普德”。於是各地聞風而動,紛紛效尤。一年時間,魏忠賢生祠幾乎遍佈天下。修建一座像樣的祠堂,少則幾萬兩白銀,多則幾十萬兩,還要耗費大量樹木,百姓怨聲載道。

迫於魏忠賢淫威,上級主事官員也讓趙振業在邯鄲為魏忠賢建生祠。趙振業婉言謝絕。他說,給魏公公建生祠,必須要建得巨大瑰麗,才能與公公之德相稱。我們這是小地方,沒有那麼多材料建生祠。再說,人們一提邯鄲,都會想到黃粱一夢的故事,在這裡給魏公公建生祠,不是在諷刺魏公公的功業是黃粱一夢嗎?上級聽了以後,驚出一頭冷汗,建祠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主政邯鄲五年期間,諸臺史薦疏多達四十餘份,巡按寧公舉薦其為循吏第一。離任時,“老幼萬人遮道泣留,車枳不可行,信宿然後得去”。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趙振業任雲南道監察御史。其間,不斷上書朝廷,倡言國家大計,揭露吏部、兵部尚書及首輔溫體仁貪贓枉法、殘害忠良之事,深受世人稱道。督查漕運時,趙振業嚴格執法,不徇私情,晝夜巡查。當時河道淺阻,漕船不能透過,主管河漕的兩督已經被逮捕,趙振業露宿河床,晝夜督工,終使河運通暢。七月,漕船全部到達津門,提前了一月有餘,所運送糧食也比平常多出了二十餘萬石。

戶部擬給趙振業加京堂銜獎賞,卻被溫體仁阻止,只准回道管事,管理閣臺章奏。

崇禎七年,趙振業舉應天學政,他革除積弊,以正文體選拔推薦陳嘉善、徐明弼、唐稷、吳六一等十餘人,日後相繼榮登高科,成為名人。當時溫體仁親戚任掌院都御史,他的兒子私下列童子十人名單請予關照,趙振業嚴詞拒絕。第二年,趙振業又調任四川布政司右參議。臨行之時,當地官員根據慣例將各郡縣學缺俸、缺廩及棚廠羨銀歲例六千金贈送,趙振業婉言謝絕,說:“我準備赴任,你們就不要為我花費錢財了。把這些錢省下來,為老百姓做點事情吧!”

以細行律身

四川地處偏遠,當地風俗與中原大不一樣,老百姓崇拜鬼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扶乩問卦。趙振業上任後,依法約束迷信活動,短短几個月收到巨大成效。崇禎九年冬,因戰事吃緊,朝廷下令徵西南土司兵三千人補充軍隊,由四川地方派員監司。眾軍官嫌西南邊陲土匪眾多,道路難行,都推諉扯皮,不願接手。趙振業以國家大義為先,毫不猶豫請命出行。

土司是元代以來在邊疆設定的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官職,其兵野蠻兇悍,極難管理。接手三千土司兵後,趙振業嚴明軍紀軍法,對違反者嚴懲不貸。趙振業身先士卒,帶領軍隊先解除鳳縣之圍,後留兵西安秦督。征戰過程中,他們翻山越嶺,在冰天雪地裡行走,士兵手腳全是凍瘡,但沒有一個敢滋擾老百姓的。

同年,趙振業升任湖廣按察使副使,分巡荊西道。當時,河南、湖北交界的地方,有數十夥土匪。這些土匪仗著自己熟悉地形,殺人越貨。荊西南接鄖襄,北連申蔡,賊寇時常滋擾。當地官員被逼無奈,只能整天關著城門,不斷派士兵在城牆上巡邏。見此情景,趙振業說:“將士還未見到敵人,卻早被自己折磨得疲憊不堪了。再說整天把自己封閉起來,容易滋生疾病,萬一再引起傳染病,後果就不堪設想了。現在的情況,不是敵人困住了我們,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困住了。”於是,開啟城門,讓日夜巡邏計程車兵回營休息,同時加強偵探、盤查工作,讓老百姓恢復正常生活。

為加強軍備,趙振業又帶頭捐資,籌集銀兩造了一千餘隻鳥銃,散佈在城牆各個角落,盜匪稱這座城為“鐵城”,不敢再打它的主意。趙振業重新對將領進行分工,令他們分守各險要位置,又聯絡所有民堡協同一致,前後呼應。賊寇無論攻擊哪座城堡或要塞,周圍軍民立刻會集中起來進行反擊,賊寇往往大敗而逃。趙振業在此管理的六年中,所轄城邑無一失守。

“八大王”張獻忠是起義軍將領中最有計謀的一個。在與明軍連年征戰過程中,張獻忠曾多次詐降。在與熊廷弼的一次戰鬥中,張獻忠軍隊人疲馬倦,他害怕官兵趁機而入聚殲他們,就故伎重演,向熊廷弼詐降。熊廷弼非常高興,接受了張獻忠的投降。趙振業力勸熊廷弼,說張獻忠此人有多次詐降情況,極不可靠,熊廷弼不聽。巡撫餘中丞曾與趙振業共事,他也力主趕快圍殲張獻忠。熊廷弼大怒,把餘中丞和趙振業告了,錦衣衛逮捕了餘中丞。念在趙振業守城有功,錦衣衛沒有逮捕他,只讓他戴罪立功。一年後,張獻忠再次起義,熊廷弼因此獲罪,最終被處死。

趙振業所轄之地有個盜魁叫革裹眼,其人手下盜匪眾多。一次,有人密報給趙振業,說革裹眼帶領幾千隊伍正在山林裡休養。趙振業思忖,敵強我弱,不能正面攻取,必須出奇制勝。於是就率精兵兩千,連夜突奔,一邊又秘密招募了許多山民作內應。革裹眼沒有料到官兵從天而降,一時猝不及防,稍戰即潰。眾將士都說這是打得最漂亮的一場仗。

先前,無論是餘中丞還是方中丞,對趙振業都極為倚重,讓趙振業全權負責軍隊一切事宜。兩任長官去任後,新上任巡撫就按照自己的意思,隨意對軍隊及作戰方案進行改革。趙振業知道沒法再像以前那樣與上司和睦相處了,便上書稱病,回家休養。三個月後,城池被攻破,民眾死傷甚多。

公元1644年,明王朝已是積重難返,外有清兵的入侵,內有遍佈全國的起義,崇禎再也無力迴天,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明王朝終於被壓垮了。僅過了40天,滿清軍隊南下,迅速摧毀了義軍的大順政權和江南的明朝殘餘勢力,從此開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這年是農曆甲申年,史稱“甲申之變”。戰爭波及到顏神,趙振業帶領鄉里少年募捐賑災,自相守衛城池,倖免於難。周圍幾個地區就沒有如此幸運,全被焚於戰火。

大德垂後世

入清以後,趙振業經推薦赴山西任按察使僉事,管布政司參議事,督糧道。當時天下方定,百廢待興,趙振業均水利,清糧額,查故藩遺產,寬恤以行;老百姓拍手稱讚,在晉祠之側為其建立生祠,祝拜之人絡繹不絕。鑑於趙振業的能力及聲望,在審理案件時,眾官員一切以他唯馬首是瞻。當地宿儒在規劃地方建設時,也必須要徵求趙振業意見後方可實施。

有一年大旱,官府祈禱後無果,巡撫極度擔憂,問計於趙振業。趙振業說:“敬香拜神這些我不懂,但是我知道誠可動天,東海一婦人(見《漢書·於定國傳》,《竇娥冤》即以該故事為藍本撰寫而成)的冤案,導致本地三年大旱,何況我們這裡還有那麼多案子未審理清楚呢?”於是,他親自對在押犯人一一審理,對積壓已久的案件短時間作出了判決。獄中囚犯尚未審查完畢,天降大雨,百姓歡呼雀躍,奔走以告。其事雖多有巧合,但趙振業廉明之聲卻由此遠播。

趙振業升任江南布政司右參議,率軍移駐安徽六安。當地局勢穩定後,趙振業因病請歸,自此悠遊故里近二十年,終以八十四歲高齡去世。

趙振業一生為官則吏治嚴明,居里則氣量恢宏,事不逆計,唯義所居,博山人家,受其恩惠者,比屋不可數。每當鄉里要修建道路、橋樑,或者興辦義學,趙振業都慷慨解囊,即使篋中蕭然,也一如既往予以支援。

避居鄉里後,趙振業最大的樂趣是讀書,晚年尤其喜歡《周易》,每日手不釋卷,考訂辨析,但從不肯付諸文字,怕“以後世名,擾吾神也”,所以留世文字甚少。目前所見,僅嘉慶《廬江縣誌》錄其《革腰差檄》一文。

趙振業對諸子教育頗為開明,絕不屑屑督戒,諸子每有得意之作,趙振業都要認真閱讀,並推薦給來賓欣賞。正是在他的影響下,其子趙進美、重孫趙執信皆登進士,博山趙氏家族亦成為魯中聞名的文化世家。

相傳趙振業從邯鄲離任時,老百姓紛紛送上珍貴禮品以報答,趙振業均婉言謝絕。後來,一位老石匠獻上一塊八音石,希望趙振業能耳聽八方,體察民情,造福一方。趙振業鄭重收下這件禮物,並答謝了老石匠。這塊八音石成為趙氏後人為官處事的標尺,激勵著他們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做官。

(大眾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 李福源 記者 陳巨慧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