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42億#人家賈玲拍的《你好,李煥英》票房都破42億了,已經反超《唐探三》成功坐上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寶座。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很多朋友在電影院看的時候,那

感動的是一塌糊塗,哭得稀里嘩啦

,紙巾都用一兩包。可是回家後呢,也沒有見幾個孩子多

幫爸媽刷幾個碗

多說兩句,還頂嘴

,對就是照樣頂嘴。這個反差為啥就這麼大呢?前一秒要改變,後一秒回到原處,

為啥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我就不懂了

為啥?因為有別人家的孩子,也就有別人家的媽

以前父母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孩子也說:別人家的媽。你看人家賈玲兒的媽,

尿了褲子還能誇自己孩子聰明

。你們能做到嗎?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孩子尿褲子,孩子你真聰明

孩子弄個假的錄取通知書,你在家裡準備好酒好菜,宴請親朋好友,準備給你慶祝一番,紅包也收了,結果當場被識破是個假證書,你不能生氣。孩子說:

你的鼓勵我,你要相信我,我一定能行。

考上了藝校,學費很貴,大雪天車都能坐還要省吃儉用地為孩子上學籌學費。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我相信你

孩子回到家,一看自己的媽,就知道讓自己的孩子做這做那,洗碗收拾桌子,而且必須晚上9點睡覺,看10分鐘手機像看了一天的手機一樣。我頂了兩句,就要被罵被噴,還不能還嘴。他們滿滿的控制慾,強大的領導力。結果孩子是被電影中賈玲的媽感動了,也勵志想做李煥英那樣一個媽媽,結果自己的爸媽。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因為,道德與行動之間總是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因為看電影的感動跟你想要得到的行動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絡。

看電影孩子流淚流得一塌糊塗,是因為他們在那一刻的情緒到了;回家不多刷碗還頂嘴,也就屬於生活常態,每天習慣的行為。

這是普遍現象,二者真的沒有必然聯絡。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孩子透過某一部商業電影或者賀歲電影,就立馬得到思想道德認識上的提升,然後付諸相應的行動,產生我們想要的行為。孩子變得更懂事,更能體諒父母。這不太可能。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文藝作品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的藝術,說白了有誇大或者藝術表達的成分。

說白了,有虛構的成分,電影只是賈玲懷念母親的一種表達形式,電影中很多情節也沒有在過去的經歷中真實地發生過。只是表達了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思念。

結果:低情商與高水平的的回答處理方式

我瞭解孩子帶著父母去看了這部電影,也有很多父母帶了孩子去看這部電影。很多家庭也沒有因為這部電影而爭論。

你是否在電影院聽到父母過:這都不發火,這都不生氣,要是你,我不打死你。這太假了。你是否也聽到孩子說過:媽媽,我愛您,我回去好好孝順您!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很多孩子在電影院看了,哭得稀里嘩啦一塌糊塗,回家就癱在沙發上,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也沒有多洗一個碗,多拖一把地,爸媽說兩句,還是依然嫌煩,頂嘴。父母孩子起衝突。

孩子:你不是“李煥英”!爸媽:你也不是“賈玲”!

這種給

“差評”

,這是

低情商

的處理溝通方式。將情緒激化了,可能演化成爭吵。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孩子:爸媽,我爭取做“賈玲”!爸媽:孩子,我們也爭取像“李煥英”那樣!

這個給

“好評”

,這是

高情商

的處理溝通和愛的方式。知道家庭教育是需要平和的溝通的。哭得稀里嘩啦是情緒到了,回來不幹活,躺上沙發,來了一句:媽媽,你的小祖宗餓了!那也是習慣。

看《你好,李煥英》哭得一塌糊塗,回家後也見沒多刷一個碗,為啥

只是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結果,不一樣的感受。

洗不洗碗無所謂,他是我們的孩子;爸媽噴兩句也無所謂,那是我們的親生父母!我們永遠是親人!

對這種情況,你又怎麼看呢?歡迎關注我和評論~

(稅師說:提一盞燈,照亮細微之處,感受教育的別樣角落!)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