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D2普洱——瀾滄——孟連,S309省道,二級路,233km。

孟連——-西盟,縣道,油路面。

全天行程302公里。

早晨,加93號汽油加油220元(),8:30分離開普洱,前往孟連。

行駛在山間公路。

在陽光的照耀下雲霧在慢慢升騰,透過前擋玻璃用手機抓拍的景色。

S309省道路面不錯

跨過瀾滄江大橋,進入瀾滄地界。

沿著碧綠的瀾滄江前行

遠離瀾滄江後開始翻越大山,行至離瀾滄縣城10餘公里的佛房山頭,眼前的景色那個美,藍天下群山連綿,薄薄的雲霧籠罩著山腳的瀾滄縣城。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我們放棄在瀾滄縣城吃午飯的安排,坐在山頭石桌凳上一面欣賞美景,一面吃著泡麵和水果。

飯食雖然簡單,心情卻很愉悅。

瀾滄至孟連57公里,本應1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想到前20公里在修路,爛路加上堵車,2個多小時才抵孟連。

孟連南壘河畔。

南壘河由北至南貫穿孟連全境,是孟連的母親河。

孟連全稱是“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屬雲南思茅轄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隔江相望,縣內聚居著傣、拉祜、佤、哈尼、景頗、傈僳等21種少數民族。

我們目標是雲南十大魅力名鎮之一的傣族娜允古鎮,在GPS的指引下來到娜允。

南壘河對岸的娜允【娜允古鎮】公元1289年傣王罕罷法在孟連建傣城——娜允,“娜允”即傣語“內城”的意思。

古鎮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地處南壘河西岸,背靠山名叫金山。

娜允古鎮由三城兩寨組成,即上城、中城、下城、芒方崗寨、芒方冒寨。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土司時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員和家屬的居住地,下城則是下級官員的住處,芒方崗和芒方冒是林業官和獵戶居住的寨子。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都是現代建築材料蓋的傣漢結合的房屋。

在鎮中保留較好的只有土司府和佛寺。

這也不奇怪,傣家竹樓是不可能儲存幾百年的。

但是古鎮的格局還在,實地走走方才明白,所謂“上城”是古鎮的最高處,土司府和上城佛寺建在那裡,站在當地俯瞰,孟連壩子盡收眼底;所謂“中城”是半山腰,中城佛寺建在這裡;所謂“下城”是山腳下的一片區域。

孟連宣撫司署,現在是民族歷史博物館。

土司府主樓即宣撫司大殿,是議事的地方。

上樓參觀需要按傣族習慣脫鞋。

陳列的東西不多,從文字介紹得知,土司府曾被元朝朝庭任命為“木連路軍民府”,明朝朝庭任命為“孟連長官司”,土司官居六品,朝廷賜封為“孟連世襲宣撫司”,官居四品。

孟連歷代28任土司,統治達660年。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1949年4月,孟連土司制度告終。

議事廳,頂頭中間的那個是土司寶座,左右兩側的墊子是官員們的座位。

土司如何上寶座呢?原來寶座後面有道門,爬梯子入門落座。

一隻名叫思思的孔雀看見我們就開屏了,讓我們好一陣歡喜。

府內保留了一座竹樓,這就是傣家的傳統房子。

在竹樓小憩一會昨天還穿著羽絨服,今天就變成短袖,我們從冬天穿越到了夏天,把這變化傳給朋友們看看。

娜允鎮中曾有三座佛寺,上城佛寺、中城佛寺和下城佛寺。

上城佛寺建於1868年,是土司家的專用寺廟;中城佛寺建於1910年,;傣族官員們的專用寺廟;下城佛寺是老百姓的寺廟。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下城佛寺毀於1953年的一場大火,如今在原址上新蓋了一座佛寺“孟連總佛寺”。

我們走進了中城佛寺和總佛寺。

中城佛寺。

正門沒有開,側門開了。

寺內安靜,只見一名僧侶安坐。

娜允的小吃,散落在陋巷小攤邊,幾張小竹桌子就是一個攤點。

攤子上的各種佐料裡透出酸酸甜甜、清清香香的味道,好不吸引人。

土司府附近,傣家奶奶們三五成群的在小吃攤前歇息。

我們也加入了。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

特色小吃舂雞腳。

把雞腳和各種調料放在木臼裡,用木槌搗碎,很好吃。

還有舂花生、舂黃瓜、舂芒果等等。

我們的幾樣小吃【孟連大金塔】孟連大金塔在南壘河河畔,與娜允鎮隔河相望,門票3元。

金塔由8個小塔環抱一個主塔構成。

主塔高,每座塔掛有風鈴,風吹過時,風鈴發出輕脆的叮噹聲,讓人感受到別樣的的佛國意韻。

按計劃本來要留宿在孟連,得知孟連至西盟之間有一條縣道50多公里的路程,路況不錯,當即決定離開孟連前往西盟。

16:40離開孟連,沿縣道前行,18點抵達西盟。

入住勐梭龍潭湖畔的西盟司崗裡大酒店。

如今的娜允古鎮,早已看不出古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