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說到上海的古鎮,許多人心裡想的或許是朱家角,或者是七寶、新場、召稼樓古鎮等等。它們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式古鎮,河道縱橫交錯,小巷曲徑通幽,遍佈著從明清以來遺留下的民居、石橋。

相較於這些熱門的古鎮,金澤古鎮另有一番景象。

金澤鎮,位於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南,是上海唯一與江蘇、浙江交界的鎮,其歷史可上溯至北宋。據《金澤小志》記載,金澤宋初屬浙西路秀州華亭縣,宋慶元年間隨華亭縣屬嘉興府。元朝時,華亭縣升級為華亭府,後華亭府被廢,金澤歸松江府,屬浙西嘉興路。明嘉靖二十一年,華亭縣和上海縣部分地區劃出,新設青浦縣,金澤鎮從此一直屬於青浦。

1958年,為實施計劃經濟,青浦縣被劃入上海直轄市,並作為農業縣解決大上海的糧食自給問題。而金澤鎮水陸便捷,擁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澱山湖,成為了上海重要的水產供應基地。

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金澤古鎮 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作者 呂晨 圖

對於從市區走出來的人來說,初到金澤,或許會有些不適應,因為這裡沒有熱鬧的商業街,沒有小資的咖啡館、飲品店,更沒有各家旅行社的小旗子,只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小鎮,安靜地“躲”在上海的最邊上。

從金澤汽車站到古鎮並不遠,沿著金溪路步行,看見河道拐進去就到了。“長街”是古鎮的核心,分為上塘街和下塘街。和江南古鎮的格局一樣,塘街與河道平行,臨水而建商業街。明清時河邊有駁岸,可供貨物裝卸,河上又架有虹橋,方便兩岸的百姓和商旅通行。然而往日的繁華早已煙消雲散,站在古鎮的虹橋上四下眺望,感受不到一絲熱鬧的氣息。

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揮著漿的劃板青年

歷史上的金澤鎮算是太湖流域的大市鎮,自明清以來盛極一時。客商來往頻繁,因而廟宇眾多,香火繁盛。據《金澤小志》記載,“金澤有六觀、一塔、四十二虹橋,橋各有廟”,又據明代顧伯騏撰寫《地藏殿記》說:“金澤多佛剎,四十二虹橋,橋各有廟,供散聖。”。可以說, “橋橋有廟,廟廟有橋,橋廟一體”是金澤鎮最大的看點。

楊震廟,是我探訪金澤的第一個目的地,然而眼前這座廟宇,前後都沒有橋,它也並非明清遺存,而是2000年以後,金澤中學移到旁邊新建校舍後,在原址上重建的廟。

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楊震廟前門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是東漢名臣,歷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官至太尉。關於楊震廟在金澤何時起源,無論是舊時的府志或是縣誌都沒有記載,可以猜想楊震信仰在過去的金澤鎮,並不那麼流行,應屬於小範圍的民間祭祀活動。

但讓我疑惑的是,為什麼一個生活在中原文化圈的人物會被這裡的人祭拜呢?據金澤當地人如是說,“楊震從小沒了父親,是隨母親和舅舅一起長大,他的母親和舅舅就是金澤鎮人。”這個說法沒有史料依據,而是源於當地神譜的口口相傳。不過相對這個籠統的說法,另一個說法似乎更讓人信服——據說在江南地區,因河水渾濁,人們有喝井水的習慣,傳說楊震為當地百姓試水是否乾淨,不小心喝了有毒的水而亡,為了紀念這位為百姓試毒的好官,後人便建廟來供奉他。

那麼人們去楊震廟求什麼呢?有一說楊老爺也被叫作“楊繼爸”,即過房爺的含義。附近的香客都把楊老爺作為自己的“過房爺”,因此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升學就業、升官發財,都會來找楊老爺。可能連楊震自己都沒想到,百年後竟然會在江南一隅被人們如此供奉。

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楊震廟後門

告別楊震廟,沿著河道往上塘街方向走,在沿途的路邊,遇到了一座讓我又驚又喜的小廟。驚的是這座廟已經不能用一個廣義的小來形容它的規模,而且在上海周邊不曾見過這樣的形制;喜的是我曾到訪過晉東南地區,對當地民間的二仙廟、湯王廟讚歎不已,現如今在家門口也能見到這樣接地氣的廟宇,讓我感慨萬分。

在上海"最邊緣的古鎮",橋橋有廟,廟廟有橋

讓我又驚又喜的“迷你私廟”。

小廟為磚混結構,硬山頂,單開間,頂部疊灰瓦脊,屋頂蓋紅瓦片,外牆用黃漆塗刷。廟前水泥砌拱臺,上豎鐵質燭臺用以祭祀。廟內立兩位神仙,皆寶冠錦衣。相較於楊震廟有史料可考,這樣的“迷你廟”根本無記錄可查,去的時候也未遇見香客,但可以猜測,它是由附近的香客或當地的住戶自籌自建的。

穿過巷子,走到上塘街向右拐,眼前的橋叫做放生橋,也叫做總管橋,為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代,乾隆五十六年重建,距今已有2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