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莫高窟的開鑿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迄今儲存有五代十國時期至元代多種型別的洞窟700多個,壁畫5010平方米,彩塑27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是一處由建築、繪面、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而這樣一個令全世界矚目的藝術明珠為什麼會出現在如此偏僻荒涼的地方呢?

關於莫高窟的選址與開鑿,有一個傳說。一個叫樂傅的和尚一路從東往西參拜名山聖蹟。公元366年,他來到鳴沙山東麓的斷崖前,此時已是夕陽西下。樂傅看到落日在山後發射出絢麗光芒,給與鳴沙山相對的三危山抹上瑰麗的色彩。身處金碧輝煌之境,讓人疑似進入極樂世界。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樂傅就在莫高斷崖前住下,一邊修行,一邊在峭壁上建造石窟。多年後,他終於建成了第一個窟龕,莫高窟自此建立。佛窟鑿成了以後,樂傅還在窟內開龕塑造佛像,並根據佛經的內容繪製壁畫,用來修行和禮拜。

西北民族學院的胡孝宏教授介紹,敦煌地處荒漠戈壁腹地,為使洞窟免遭風沙侵蝕,古人將莫高窟修建在鳴沙山沙礫岩上,坐西朝東,與東面的三危山隔河相望。冬季,風沙主要從洞窟背面的西面刮來,經過窟頂時呈45度角吹下,吹不到洞窟;夏季,東風盛行,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又成為天然屏障。因此,莫高窟便成為乾燥區域裡一個最安全的地帶。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員王進玉認為,莫高窟依山面水,窟前的宕泉河水滋潤著莫高窟周圍的綠樹,不僅形成了獨特的清幽風光,還有效地阻隔了太陽光對洞窟的輻射。

胡孝宏教授還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了莫高窟開鑿的原因。他說,現在的敦煌只是我國西北的一個小城,但在唐代它卻是與長安、揚州齊名的全國大都市之一。“絲綢之路”開通之後,敦煌作為漢唐帝國通往西域的門戶、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成為繁華一時的貿易中轉城市,各國商賈雲集。來往商人為析求生意興隆、人身平安,需要高階道場舉行祈禱儀式,加之當時佛教盛行,於是世俗大戶紛紛出資開鑿石窟。一代復一代,終於在唐代形成了莫高窟千 窟爭榮的鼎盛局面。

以上觀點只是專家們的推測而已,至於歷史真相是否如此,尚待研究。

莫高窟藏經洞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敦煌莫高窟是集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藝術寶庫。1900年6月22日,負責看守石窟的道士王圓祿無意中發現牆壁中是空的。王圓祿鑿開牆壁,發現一個密室(現在也叫藏經洞),洞中藏有4至11世紀的各類文書和繪畫作品4萬餘件。發現珍貴文物的訊息不脛而走,一些國外列強,紛紛打著探險、考古的旗號紛至沓來,掠奪寶物。

匈牙利考古學家斯坦因是第一個來掠奪寶物的外國人,他進入藏經洞時,看到全是密密麻麻的手抄本,而且那些古老的卷軸毫無殘缺,完整如新。斯坦因從中挑選許多寫本、絹畫等,拉了滿滿24箱寫本和5箱藝術品,於1909年運到了英國倫敦,藏入倫敦大英博物館。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他對這批寫本和絹畫進行研究,認為它們是當時敦煌各寺院中的廢棄物。同時,斯坦因所見到的寫本和絹畫上的題寫時間最晚在11世紀初,他因此斷定這個藏經洞封閉於11世紀初。

日本學者藤枝晃也主張“廢棄說”,但他認為廢棄的原因是隨著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印刷的佛經取代了卷軸裝的佛經,時間是在1002年以後不久。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法國人伯希和並不同意“廢棄說”,他是一位漢學家。1908年,伯希和進入藏經洞內時,雖然洞內寶物已被斯坦因洗劫了一部分,但剩下的東西也足以讓這位法國人大飽眼福。

伯希和根據他所掠取的文書,認為這些文物是為了避免戰亂而被封起來。唐代安史之亂以後,駐紮在敦煌的軍隊被調入內地平定叛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乘機佔領了敦煌。唐宣宗時,敦煌一帶的人民起義,擺脫了吐蕃的控制。党項人建立的西夏政權經過先後兩次戰爭,最終於1068年攻佔了敦煌。

中國未解之謎:考古文化二十三

藏經洞中的藏品中沒有西夏文書,而且藏品的堆放也比較雜亂,所以伯希和認為在党項第一次攻打敦煌時,為避免兵災,當時僧人匆忙將這些東西堆入洞中,封了起來。

中國有的學者也主張“避難說”,但他們認為經卷的收藏是受到黑韓王朝的威脅。宋紹聖年(1094~1097年),黑韓王朝向北宋提出攻打西夏的請求,得到了北宋的迴應。但黑韓王朝信奉伊斯蘭教與當地所信仰的佛教格格不入,當地僧人得知此訊息後,主動採取了保護措施,將經典彙集一處,藏入洞中,並在外面畫上壁畫,進行了精心的偽裝。

以上種種說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證據不足,難以令人信服。看來想要揭開敦煌藏經洞之謎,還需要專家學者們進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