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在成都西河鎮兩河村2組西江河邊的鄒家大院內,有一個數百年曆史的鄒家祠堂儲存至今,不過它的來歷和意義卻鮮為人知。今天,鄒氏春秋帶大家揭秘了一段,隱藏在這背後的鄒氏入川遷徙史。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美麗善良的西江河,絢爛感人的客家史

白鷺灣、芭茅灘,夕陽印紅西江邊

翻崇山、跨險灘,舉家入川為人先

牛車堰、竹林盤,先祖灑汗落田間

宗祠堂、古族譜,保佑子孫幸福天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西江河是西河的母親河,孕育了東山腳下這片淺丘之地,西河這個古老場鎮也因濱臨西江河而得名。四百年前遷徙而來的客家移民為了開墾、灌溉這片處女地,選擇了濱河而居,他們聚族抱團、開荒築田、鑿塘掘渠、曬磚建牆、束茅蓋頂,繁衍子孫、傳承香火,一步一步把這片蠻荒之地變成了沃土良田,把荒無人煙的偏僻之地變成了人丁興旺的繁榮村落。坐落在西河鎮兩河村2組西江河邊的鄒家大院,就是當年客家人拼搏打拼的歷史見證,儲存到現在的鄒家祠堂更是印證著歷代客家人的堅定信仰和不屈信念。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鄒氏十七世祖希齊公的孫子,十八世祖萬公之子子選公隨著湖廣填四川的人群到了四川成都,並在省城外東三十里地的西河場南巷子約五里許華陽縣與簡州毗連的界河——西江河一帶、車路灣、牛車埝、金井灣、七聖橋、西城橋等地插佔了不少田地,自己在那裡躬親耕耘了近十年。子選公將在四川成都的情況寫信告知江西老家的親朋,並且極力邀請他們遷徙入川。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鄒氏十八世祖遊公的妻子攜帶著遊公的遺骸偕同子瑞、子昌、子勝、子華、子隆、子運六公和七個姓的老親舊友由贛南高地南安府崇義縣塹崗鄉到贛州府贛江碼頭上船奔上了遷往四川的辛苦行程。他們坐船到江西的洪都(南昌),再經鄱陽湖折入長江,再往上就到了潯陽樓(今九江口)進入湖北的地界,再經長江翻過秭歸過了巴東就到了四川的巫山夔府(今奉節),再過雲陽、重慶、江津、合江、瀘州、納溪、江安、敘府(今宜賓)、犍為、嘉州(今樂山)、夾江、彭山、雙流、再片刻就到了成都的望江樓碼頭。

眾人翻山越嶺,不辭辛勞,終於平安到了四川,雖然一個個都很興奮,但已無暇進城觀光,於是立馬按照子選公指的方向路線,朝成都往東的方向直達西河場,出西河場南巷約五里便找到子選公。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子選公此時的住處竟然是芭茅夾起的草棚棚。當時以子瑞公為首,六個弟兄最大的四五十歲,最小的十來歲。鄒家排序是單輩單名雙輩雙名,繼傳久遠,尊卑產生混亂。康熙時子選公對此事有感,另取排行二十四字:朝廷嘉爵、臣相為卿、翰林學士、魁元齊芳、魯聖孔子、詩章永傳,一直沿用至今。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他們將從老家帶來的遊公遺骸葬在西江河側名叫蜘蛛結的地方,兩百多年後由於文化大革命墓碑被毀了,最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才由本族後裔將遊公遺骸移往了胡氏祖婆合葬在一起。子選公把插佔的田地分給大家各自耕種,子昌公選中的是西城橋鴨公潭一帶,伐木剪草,利用這些就地取材,修建茅屋,即所謂《開荒拓土凡十三年》已開出好幾百畝田地。在子昌公入川后,幾個兄弟一起在西江河響水灣東側開荒,並修建了鄒家大堰,約40餘畝。後來又在車路彎西側修了另一處鄒家大堰,面積約為16畝,以灌溉他們新開發的土地。鄒家祖先用挖堰塘的泥土,加上稻草,做成50斤一個的土坯,修建了鄒家祠堂和數十間的住房、養殖房和倉庫等。

一座滄桑百年的鄒氏祠堂,一部家族變遷史

鄒家祠堂坐南朝北,小四合院造型,中間有個小天井,整個結構土磚青瓦。堂屋供奉著鄒家的列祖列宗,但原有的神龕、匾牌、神像都已被盜,現在的都是複製品了。歷經歲月風雨的侵蝕,祠堂部分建築已經垮塌,正門、門窗也已經破敗,雜草也爬上了牆頭,現儲存下來的只有正堂屋、側屋等四五間,約兩百來平米。大院的年輕人要不早已遷出,要不就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年人已無力打理祠堂。

在民間客家文化的推動者和政府鄉村振興的號召下,祠堂的修繕、保護也引起了現今鄒家後人的重視,曾經的鄒家祠堂重現當年的榮光已經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