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在佛道兩教中的解釋有何不同

普陀山潮音洞求什麼

中國神話中,“觀音菩薩”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特殊到佛道兩教都有供奉,並且由於其來歷的撲朔迷離,導致很多讀者對道教慈航大士及佛教觀音區分不甚清楚,索性將兩者合而為一,明末小說《封神演義》則將觀世音描寫成為闡教叛徒。

道教慈航道人

據《封神演義》一書描寫,慈航道人本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是元始天尊座下弟子。最後叛教而出,成為佛教四大菩薩中的觀世音菩薩。而民間傳說中,慈航道人原為妙莊王的三公主,自幼好道,最後終於香山修道有成。但這種說法並未被道教所承認。

“觀音”在佛道兩教中的解釋有何不同

同樣在明朝編撰書籍《三教同原錄》中,則認為觀音是在商紂時期就已經開始修道,並且居住於南海普陀落伽巖潮音洞中,因常以丹藥、甘露水濟人,故被南海人尊稱為“慈航大士”。

在成書於三國時期的《靈寶經》中,則記載觀音,字“姓音”,與民間傳說是妙莊王的女兒不同,這裡記載為禪黎世界墜王的女兒,生下就不會說話,因此被亂棄在阿空山中。後遇神人,傳授秘術,最終得道成仙。

“觀音”在佛道兩教中的解釋有何不同

從這幾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道教神話體系中,慈航道人一直是以女性示人,而不是佛教先為男身,後為女身的情況。

觀世音的傳說

觀世音是於公元前一世紀傳入中國,在民間有著龐大的信眾,也是佛教最為知名的菩薩之一。據佛教典籍記載,觀世音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成佛,本名“不眗”,是無量動前轉輪王無諍唸的長子,因其發願“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而得名觀世音。

觀音二字的由來

我們知道佛教由印度傳來,由於其梵語帶有“窺音”的意思,故漢譯時譯名為“觀世音”,後唐朝玄奘大師改譯名為“觀自在”,但是因民間習慣稱呼為“觀世音”,故一直沒有改過來。

“觀音”在佛道兩教中的解釋有何不同

有意思的是,相傳因要避諱唐太宗名字李世民中的“世”,觀世音,被迫改為“觀音”。

而道教中,“觀音”二字首次出現於典籍《度人經》釋為:“觀者,觀覺也;音者,八字之音也。”

無論“觀音”二字在佛道兩教之中的解釋有何不同,在約定俗成的條件下,民間更願意慈航道人就是觀世音,兩者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