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藍田人生活在什麼流域

《拾太經》篇《姓(性)爭》章,本性好爭

【原文】

高陽問力黑(墨)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復(覆)頃(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力黑對曰: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規(蚑)僥(蟯)畢掙(爭)。作爭者兇,不爭亦毋以成功。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勝(姓)生已定,敵者早生爭,不諶chén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

【譯文】

高陽問力牧說:“天地已然形成,百姓也因此得以繁衍,這原本就是天道規定的必然。但是,很多人尚不知道要遵循天道,儉吝自己的德行,相互之間陰謀爭奪,最終導致毀滅和傾覆。我甚感憂慮,不知道如何是好?”力牧回答說:“不必憂慮,也無需擔心,天道運轉固然有其法則。天地穩定執行,就連多足的蚑蟲和沒腳的蟯蟲之間也都在紛紛爭鬥,發起爭鬥者必遭兇患,而不想參與爭鬥的也無成功可言。自然規律便是,順隨天道的就能興昌,違逆天道的就會敗亡。不違背天道,就不會失去各自固持守的德性。天地已然形成,百姓也因此繁衍。氏族部落已然確立,相互對抗必然產生紛爭,彼此不信不誠,爭端就不會平息。而天下的至信至誠,便是‘天刑’和‘天德’。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詳解】

昨天我們一天就解完了《正亂》章,今天來到《拾太經》的第六章《性爭》。這一篇假託高陽和力牧的對話,闡述了人性好爭的本質,以及如何正確對待紛爭。

高陽問力墨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覆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

。關於高陽,上一篇中已經介紹過了,黃帝之孫,上古“五帝”之一。在上一篇中,為了凸顯黃帝的英明,力牧被黑得很慘,跟個瓜慫一樣。不過力牧作為黃帝戰勝蚩尤的得利功臣,當然是有一定水平的。

話說,有一天高陽問力牧:天地自然已然安定,萬物繁茂,百姓也因此得到繁衍。但是,為什麼會有很多人不知道要遵循天道,儉吝自己的德行呢?他們相互之間,陰謀爭奪,最終一個個地滅亡。哎,你看,作為上古“五帝”的我,能不心如刀割麼,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黔首”就是今天說的百姓,是中國戰國時期對平民的稱呼,含義與當時常見的民、庶民相同。上古文言多省略主語,因為很多語境下讀者是能夠知道,或者是想要隱晦表達,故而省略的情況比較多。所以如果說成“黔首”不遵“循天德”,陰謀相互傾覆,現代人讀起來是不是就順暢多了。

對曰: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蟯畢爭。作爭者兇,不爭亦毋以成功

”。“力牧對曰”就是力牧回答說。不用憂患,也無需擔心,這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力牧用了“天制固然”,就是天道規定的必然。也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有小夥伴好像忽然明白了,這不就是進化論嗎!是的,也就比達爾文早了兩千年而已。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地球有大約 46 億年的進化史,地球形成的最初是一個岩漿翻騰的地獄,後來逐漸變成了死寂的世界。

大約在32 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最低等的菌類和藻類

4。4 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魚

3。5 億年前,兩棲動物登上陸地

2。5 億年前,爬行動物逐漸取代兩棲類

6500萬年前,大型恐龍滅絕,哺乳動物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會

300 萬年前,高階靈長類古猿中的一部分開始進化成了人類

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20—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大約在18000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在黃河流域

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年前,黃帝聯合炎帝部落打敗了蚩尤

大約在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公元168年,《黃帝四經》以及《老子》帛書甲乙本等隨長沙丞相畎侯利蒼之子下葬,並於1973年出土

自從生命誕生的32億年以來,物種之間的相互競爭就從未停止過。《黃帝四經》用“蚑蟯畢爭”來說明。蚑蟯讀作“其撓”就是多足的蚑蟲和沒腳的蟯蟲代指低等動物。大多情況下,發起爭鬥的一方往往面臨多重兇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然而,即便是你高風亮節,不想參與爭鬥,你也無法擺脫被捕食的風險,沒有經歷過千辛萬苦紛爭,就不要奢談成就功業。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

”。孫先生說過一句名言,“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當然,天下大勢也是“道”的一個方面。所以,力牧在這裡勸慰了一句,不要違逆天道,如此,就不失各自固持守的本性,這個在《道德經》裡就叫“德”,而在《黃帝四經》中雖然多處提到了“德”,但是一般就是指人的德行和天德。而這裡的所守,就是指人的本性。而這個本性就包含了“爭”。

所以,你要問我,《黃帝四經》和《老子》思想有什麼區別?《老子》主張“不爭”,《黃帝四經》雖然也主張“不爭”,更主張“不失所守”。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姓生已定,敵者早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

”。

“天地已定”和“天地已成”差不多,“定”是安定、穩定、奠定、規定;“成”是成就、完成、形成和繁盛。“天地已成”稍稍感覺有點像是人類社會誕生之前,地球就已經是一個陰陽和諧的大自然了。所以後面接“黔首乃生”,也就是人類誕生。

“姓生”就是姓氏、族群的意思,“蚤”通“早”,作為副詞有本來、已經、早就的意思。“生爭”產生紛爭。為什麼呢?因為彼此之間缺乏信任。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中國,你說美國人很壞,是蠻族,就是喜歡欺負別人。這麼說至少不完全對,你沒看見他自己人欺負自己人也很兇嗎。其實他就是不自信,更不敢相信別人。我們中國人自己說我們是五千年文明,從來不欺負其他國家,雖然我們曾經有一人滅一國的經歷,但我們就是不喜歡欺負別人。

但是在美國眼裡,我怎麼知道你強大了以後,會不會像我當年欺負你那樣,甚至報復的更嚴厲呢。這就是沒有信任,沒有信任會怎麼樣?打嘍。既然大家都是採取打來解決問題,那就不用考慮了,以後打就對了嘛。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沒完沒了。耶路撒冷以及周邊已經打了兩千多年了,再打兩千年也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不信不誠,爭端就不會平息的道理。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姓(性)爭》137高陽問力墨

所以我極力地推崇道家思想入世,就是看到未來世界的希望在黃老道家思想上。

“凡諶之極,在刑與德”,天下的至信至誠,便是‘天刑’和‘天德’它們從來不會爽約。“上德善人,道可自定”。

潯陽野老翻譯撰寫,版權所有,禁止非研究用複製,如需引用轉載必須標註來源。更多《黃帝四經》及《老子》解讀請在往期中查詢。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正亂》135力墨曰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拾太經·正亂》136戰盈才,太山之稽曰

老子不是為自己,“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逐字逐句解讀《老子》——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