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中國有幾個尼姑庵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規矩以成世界,遵守規則,不越界線,勤勤懇懇,與社會契合。不守規矩,超越界限,與社會脫離。

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外出旅遊之外,很少有人真正的見過尼姑庵。尼姑庵是佛教已出家的女信徒的修行之所,佛教的信仰、加之成員全為女性的因素,尼姑庵往往被當做一個聖潔之地。然而在明朝英宗時期,有一位書生借住在尼姑庵,逃出時變得骨瘦如柴,最終皇帝大怒,將這些尼姑像豬肉一樣,按斤賣給了光棍。為何書生會變得骨瘦如柴,皇帝為何又會對尼姑大怒呢?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事情還得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朱元璋原來也是寺廟中的一位和尚,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才黃袍加身,開闢了明朝,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朱元璋登基之後,他對佛教也作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譬如,他規定男性出家的年齡限制在二十歲之前,二十歲之後,普通男性出家是會違背法律的。

當然,我們都知道,佛教信徒除了有男性和尚,也有女性尼姑。對於女性出家的年齡,朱元璋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規定,據悉,在明朝女子想要削髮為尼,必須在四十歲以後,未達年齡,普通女子想要出家亦是異想天開。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雖然有法律的明文規定,可從古至今以來,中國人向來是最懂得變通的,墨守成規更不是百姓的一貫作風。到了明朝後期,朝廷對佛教信徒年齡的規定不再如原來那麼嚴格,佛教信徒的流動性也就更大。

提及佛教,我們常常會想到虔誠的信仰,從整體來看,信仰佛教者往往擁有虔誠的信仰,但歷史總有例外。在這一時期,許多女子在面對各種家庭問題之時,往往選擇寄身寺廟,在寺廟中期待事情出現轉機。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面對佛教,信徒或許不誠懇,但對待信徒,佛教卻一視同仁,它大方地接納所有前來尋找心靈之所的人們。雖然這些女子變化無常,有的在男人登門求情之後立刻回心轉意,有的甚至不願剃度,戴上一頂帽子,佯裝自己就是一位真正的尼姑。

中國人常說:善惡終有報,這些不夠誠懇的尼姑們也註定會得到相應的報應。佛教雖不語,但如此荒謬的行為遲早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一日,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準備進京趕考,長時間趕路過後,小夥子有些體力不支,加上天色已晚,他決定先找一戶人家借住一晚。好不容易看到一處屋簷,小夥便急急忙忙趕了過去。可走到門口他才發現,自己找到的是一處尼姑庵。

古時男女之間界限嚴格,小夥子擔心自己一名男子進入尼姑庵有些不妥,於是在門口猶豫著。這時,尼姑庵裡的尼姑立刻發現了在門口踱步的小夥子,於是便上前詢問小夥子是否需要幫助。見到尼姑後,小夥子問她,附近是否有人家,他想要去借住一晚。尼姑告訴他,此處往外五十里都沒有人家,於是勸小夥不如就留在尼姑庵,次日再啟程。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年輕小夥眼見天色已晚,自己早已精疲力竭,於是便接受了尼姑的好意。只是顯然年輕小夥並沒有想到,一座尼姑庵的尼姑會對他帶來怎樣的傷害。

進入尼姑庵後他才發現,這座尼姑庵裡的尼姑和他想象中清心寡慾的尼姑大相徑庭,有許多人甚至還留著長長的秀髮。等到他感覺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卻已然為時已晚。

就這樣,小夥子在尼姑庵足足被關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每天都會遭到這些尼姑的折磨。進入尼姑庵之前,他只是一個需要歇息的年輕小夥子,可在此地待了一個月之後,年輕小夥卻已經骨瘦如柴,沒日沒夜的折磨幾乎快要將他榨乾。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好在小夥子並不愚蠢,一日,待他吃過一頓飽飯後,假裝自己肚子不舒服,便悄悄離開,最終才得以從尼姑庵裡逃了出來。從尼姑庵內順利出逃後,小夥子感到自己像是重生了一般。後來,他幾乎逢人就會說起這段恐怖的經歷,一是宣洩自己心中壓抑已久的情緒,二來也可以避免其他人重蹈覆轍。

久而久之,小夥子的經歷竟傳到了當時的皇帝——明英宗的耳朵裡。聽聞有尼姑庵的尼姑如此不遵守佛家規定,明英宗大怒。無論是寺廟還是尼姑庵,都應當是佛教信徒潛心修行的地方,這些尼姑卻將尼姑庵弄得烏煙瘴氣,為了重整尼姑庵的風氣,明英宗頒佈了一道嚴厲的聖旨:將那座尼姑庵裡的尼姑一個個過秤,然後將她們以豬肉的價格,賣給那些沒有妻子的光棍。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時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斤賣給光棍

最終,在明英宗的嚴厲整頓下,不守佛教規定的尼姑得到了處罰,尼姑庵內的不正之風被扭轉。

身處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守規則,在不同的群體裡,有不同的規定約束著我們,倘若我們想要成為這些群體中的一位,就需要約束自己、不逾矩,切勿任性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