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

金滹沱站怎麼讀

文 / 宋旭

但凡中國人,都知道山西有個洪洞縣。“洪洞”之名聞天下,原因有二:其一,明初最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始於此。清末

劉大觀

有詩曰:“此地別故鄉,明代遷移忙;五百餘年後,古槐民不忘”。洪洞,是大多中國人根之所在。其二,明代中葉

馮夢龍

的《

警世通言

》有一則《

玉堂春

落難逢夫》,講的是發生在

洪洞縣

的一段冤案故事,此事後來被改編為京劇《

玉堂春

》,洪洞冤獄讓天下人不寒而慄。

關於“洪洞”,地方誌的記載是,因城南有上古傳說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對此,老宋甚疑之。因為“洪洞”,在發音上,讀作“hongtong”,而非“hongdong”,實與“古洞”無關。

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

山西洪洞大槐樹

考“洪洞”歷史,西周為“楊”地。“楊”,金文如人舉著武器向太陽舞蹈,推測古“楊”人為一崇祀太陽的部族。西周初,文王庶子伯僑受封於此,為楊侯。另據史家考證,古“楊”人從這裡向南遷,至今湖北房縣楊子山附近,建“楊”國,後又東遷至江蘇一帶,留下揚州、揚子江等有關地名。在洪洞,楊侯伯僑的子孫世襲達四五百年,到晉獻公時,將楊侯國滅掉,後封晉悼公之弟於楊,號曰楊幹。晉平公時,楊又成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為氏,改姓楊氏。漢代學者揚雄在自敘家世時說:“叔向食採楊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所以,洪洞,是楊氏的發祥地。東魏時,在楊縣北25裡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稱“洪洞鎮”,洪洞之名從此出現。

東魏是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老宋以為,“洪洞”一詞,應當出於“鮮卑語”。那麼,“洪洞”一詞,所指何意?我們說,鮮卑語與滿語近緣(詳述見老宋《“桑乾”正解》)。“洪洞”應為滿語中的“Hoton”,意思是“城”。 如“瓦力霍吞”意為廢城。“火裡火疃”意為山谷之城。

令人驚訝的是,蒙古語中,“Hoton”一詞,也有“城市”的意思。如呼和浩特、二連浩特。“浩特”、“霍吞”、“火疃”,實為同一詞彙的不同音譯。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固定的城堡”、“城市”涵義的“浩特”,是近代人所賦予的。“浩特”一詞,最初的意思是水草旁的“聚居地”、“定居點”,這種定居點是非固定的,經常搬遷的。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行營”的意思。

漢語中,“村”的本字為“邨”。《說文》無“村”字,為後起之字。“邨”,《說文解字》:“地名。從邑屯聲。此尊切。”北宋初,徐鉉(916年—991年)受詔校定《說文解字》,注“邨”曰:“(邨) 地名。從邑。屯聲。此尊切。十二部。按本音豚。屯聚之意也。俗讀此尊切。又變字為村。”“疃”,《說文》:“禽獸所踐處也。《詩》曰:町疃鹿場。從田童聲。土短切”。不難看出,這些表示聚落地的漢語詞彙,其音其義,均與阿爾泰語系的“Hoton”有著相互對應的底層關聯。

其實,“霍吞”也好,“浩特”也罷,均可追溯到一個最底層的漢語詞彙——“滹沱”。作為地名,從河流、山川、村寨、城鎮,大大小小不下一百多個。如西安的“馬滹沱”、“沙滹沱”、“金滹沱”, 山西孟津縣的“賈滹沱”, 洛陽市的“蘇滹沱”, 包括山西渾源縣的“沙圪坨”、以及懷仁縣的“王皓疃”等等都是。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滹沱河”了。

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

滹沱河,發源於

山西省

繁峙縣泰戲山

孤山村

一帶,東流至河北省

獻縣

臧橋與子牙河與滏陽河相匯入海。全長587公里,

流域面積

2。73萬平方公里。滹沱河,歷史久遠,古代又作虖池(音同“呼駝”),《禮記》稱“惡池”或“霍池”。《周禮》稱“厚池”。戰國時稱“呼淪水”(呼池水)。 秦稱“厚池河”。《史記》稱“滹沱”,也稱“亞淪”。東漢稱“滹沱河”。《水經注》稱“滹沱”。曹魏稱“呼沱河”。西晉稱“滹沱河”。

不難看出,“虖池(上古音駝)”一詞,商周時就已存在於漢語之中。對於“滹”的解釋,《集韻》:“火五切,音虎。與‘滸’同。”而《說文解字》:“滸,水厓也 。”《爾雅·釋丘》:“岸上滸”,《疏》:“岸上平地,去水遠者曰滸。”也就是河岸邊的臺地。現代考古發掘證明,遠古人類的定居點恰恰都位於河流不遠處的臺地之上。

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

遠古人類生活場景復原圖

上古先人經歷了“漁獵——遊牧——農耕”不同時期,在最初的漁獵和遊牧時期,都是“逐水而居”。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他們總是找一塊有水的地方,暫時安頓下來,這塊地方就被稱為“滹沱”。

現在,我們往往對上古歷史不置可否。其實,雖說在數千年的歷史演化中,風雲變幻,歷史迷霧重重,但上古先人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族群遷徙的密碼。那就是“方言” 、“風俗習慣”和一個個古老的“地名”。從“滹沱”到“浩特”,再到“霍吞”,也從另一個側面應證了“女真”、“鮮卑”、“蒙古”等族與先商夷族的親緣關係。

再看“滹沱河”發源地的那座“泰戲山”。“泰”字,金文小篆:上部是人的形狀,它的兩側有手,用手從水裡把落水的人托起來,落水者就平安了。“戲”字,從虍從豆從戈,祭祀或進餐時,有人頭戴虎頭面具、持戈舞蹈。“泰”與“戲”合起來,就是一段被湮沒了的上古歷史:一個族群經過長途遷徙跋涉,來到滹沱河源。他們在一塊離河水不遠的地方安頓下來,作為暫時的定居點。突然有一天,洪水自天而下,淹沒了他們的“家園”。他們與洪水進行了頑強的搏鬥,許多族人被洪水沖走,倖存的族人相互攙攜,到海撥較高的山上安營紮寨。重新安頓下來之後,驚鴻未定的族人舉行了一場巫祝活動,也就是“戲”,以此紀念洪水中死去的族人。關於這段歷史,上古神話有“共工怒觸不周山”、“大禹治水”等。實際情形可能是由於地質活動,位於黃河中游山陝峽谷的一座山體崩塌,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文獻有“鼎湖”的記載),河水上揚越過呂梁山北端的峪口,灌入盆地所致。

與“洪洞”、“滹沱”相對應的,還有一個上古詞彙:崆峒(倥侗、空同)。

“崆峒”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北戴斗極為崆峒”。崆峒山距離甘肅省

平涼市

區12公里,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傳說

黃帝

問道於崆峒山的

廣成子

,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而在河南省臨汝縣,也有一座空同山。歷史上還出現過空同氏:“出自子姓。蓋因空同山也,因氏。(見《鄭通志·氏族略》)。

關於“洪洞”、“滹沱”、“霍吞”、“崆峒”,均應為“Hoton”這一詞彙的不同記音。其最初意思是“水邊的土地”或“有水的地方”。後來逐漸演變出“定居點”、“行營”、“城市”“村莊”等意。

至於“洪洞”,是“滹沱”一詞被女真、鮮卑等族帶到東北地區,轉音為“霍吞”、“火疃”,鮮卑人南下,又寫作“洪洞”。中間換了個“馬甲”而已。

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