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現在的智慧手機,大部分都支援Type-C介面。100個人中,至少能有50人使用Type-C口。我們不由去想,它是如何做到如今的普及程度?又是憑什麼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呢?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這要從最早諾基亞的圓插口開始說起,而在圓插口之後出現的就是Mini USB介面,比之更加便攜小巧。但因為效能跟不上逐漸淘汰。隨之而出的就是Micro USB插口,也是大家以前常用的那一款。它的體積更小巧,傳輸效率也更高,並支援不同的充電協議。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但為什麼優勢已經這麼多的Micro USB依舊難逃淘汰?有3個原因。

首先,Micro USB的介面是不支援正反口插,著急的情況下經常會插錯方向,若是力氣太大……損壞的就不只是線了。其次,Type-C 支援更好的功率,可達100W。並且支援正反充和雙向充電。最後,Type-C插口支援USB3。1標準,其傳輸速率可達到10Gbps。大大增加了資料傳輸效率,降低了等待的時間。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正是因為上述的幾點,Type-C才會被廣泛應用,不僅使用在手機上,還有電腦、藍芽耳機等裝置。但即使如此,我們也需要注意,並不是所有Type-C口都是滿血,市面上有很多都是殘血版。

之前也說了,Type-C之所以能把Micro USB擠下去的原因之一就是支援USB3。1標準。它的前提是支援相對應的介面傳輸協議,因為光一個介面是不可以的。需要注意,Type-C是物理規格,而非傳輸協議,這是兩個東西。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目前,在Type-C載體上,最常見的傳輸協議就是USB X。X 協議(USB IF協會制定)和 Thunderbolt3( 雷靂3 )兩個協議。

雷靂3暫且不談,我們就先以USB X。X 版本舉例。USB X。X 版本中的協議有USB 1。0、USB 2。0、USB 3。1 Gen1、USB 3。1 Gen2、USB4等版本,傳輸速率依次遞增。

USB 3。1 Gen2協議,最大傳輸速率為10Gb/s。假設其傳輸檔案的速度為10分鐘,那麼USB 2。0則需要兩三個小時。更不用說USB4和雷電3的最高 40Gbps 傳輸速率了。

你用了這麼久的Type-C介面, 其實是殘廢的?

所以說,哪怕都是Type-C口,但會因為傳輸協議的不同,其帶來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市面上難免會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比如:有些Type-C口會出現少有效針腳、僅支援低速率協議等情況,這一點還是需要注意。

我們都知道未來Type-C口將來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隨著USB4和雷電3更高傳輸效率的出現,普及的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

但越好的Type-C口,其成本也就越大,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會出現殘血版C口的原因之一,所以,距離Type-C口真正的完全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至於多久,相信時間會給答案。

你接觸的第一個充電介面是什麼?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