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不是萬聖節, 是資本驅動的血肉磨坊!

恐怖的不是萬聖節, 是資本驅動的血肉磨坊!

我一直搞不明白“萬聖節”這種東西,對於亞洲人的意義何在,大概是能為商家制造一個促銷的藉口吧?我這種直男思維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沒有女朋友,好處則是不容易湊熱鬧。

恐怖的不是萬聖節, 是資本驅動的血肉磨坊!

韓國剛剛發生的萬聖節慘劇充分證明了我這種選擇的正確性,不去湊熱鬧。

截至目前已經有高達151人死於這次慘烈恐怖的萬聖節,其中包括幾名中國同胞,這當然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死者多半都是些年輕的姑娘小夥,他們的猝然離世讓人惋惜。

卻也令人反思。

前幾天,韓國還爆出麵包店員工加班被捲入機器死亡的事故,隨後“巴黎貝甜”一方的處理居然是“

將事故機器包起來,給我繼續加班,把損失的給我補起來!

”人命,在這種人手裡就是純純的賺錢“燃料”而已,燃燒你的生命,充滿我的腰包。

恐怖的不是萬聖節, 是資本驅動的血肉磨坊!

這次嚴重踩踏事故其實是一個道理:消費主義洗腦下人格尊嚴的喪失,人命的“原材料”化。

在消費主義洗腦之下,為了賺錢,為了商業競爭,為了無休無止的慾壑難填,人命只能是某種毫無意義也不值得憐憫的燃料,與汽油、天然氣、電力,是一種東西。他們現在連偽裝都不願意偽裝了,用華麗浮躁璀璨的裝潢裝修晃花了一大群少男少女的眼睛,在裝幀精美的血肉磨坊裡吞吃掉他們的血肉,骨頭都捨不得吐一根。前幾天被捲進機器裡喪生的女孩家屬,收到的“慰問品”竟然就是兩大箱“巴黎貝甜”的麵包蛋糕,上面浸染著他們女兒一樣的年輕人的血汗。

殘酷嗎?

殘酷。

這次踩踏事件還遠遠談不上結束,不過我覺得多半就是不了了之,不會有真正需要負責的人出來負責,獻祭兩個替死鬼,該玩的遊戲繼續玩。會有下一個萬聖節、情人節、這個那個莫名其妙的洋節。

恐怖的不是萬聖節, 是資本驅動的血肉磨坊!

關於這些洋節的泛濫,早已有無數人說過其中的邏輯,不少人耳朵都聽起來老繭了,卻並沒有什麼用。為什麼商家總是炒作洋節,不愛炒作東亞人自己的節日,比如端午節春節?

因為這些老節沒有“增長點”。

商業的精髓並不完全在於出貨量,最重要的還是增長點,洋節才有增長點,才能製造新的需求,哪怕這種需求並不是必需的,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邏輯。

這種邏輯比比皆是。

東亞人從來不吃麵包,吃也是吃個稀罕,然而強行推廣的所謂“西方生活方式”卻可以把這個產業搞成某種“格調”,然後就有了新的增長點,就開起新的血肉磨坊。

東亞人也從來沒有什麼“萬聖節”,你要想過癮,中元節鬼節清明節不夠你鬧騰的?搞個洋節也能搞成“格調”,彷彿浮在空中的阿飄也和藹可親了許多許多。

東亞人也自古以來喝豆漿,豆漿比牛奶差在哪兒了?搞個“每天一斤奶強壯XX人”,於是就有了新的增長點,製造了需求培養了產業,殊不知一不小心搞了點建築材料進去。

增長點很重要,甚至重過了生命。

所以,

恐怖的不是萬聖節,恐怖的是這種商業邏輯下一個又一個的血肉磨坊。

你躲得開這個,躲不開那個;你自己躲得開,你家人躲不開;你躲開了這一代,躲不開下一代。韓國踩踏事故150多人屍骨未寒,家人餘悲未了,下一個血肉磨坊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等著你了。不在韓國就在日本,不在日本就在中國,有的搞得煞有介事,有的就要寒酸很多,不過不會有什麼本質區別的。

梨泰院的悲劇是一種因為諷刺意味而顯得尤其沉重的悲劇,萬聖節,踩踏,高達150人的死亡,封閉空間,殘酷而漫長的年輕生命的逝去,無不讓人出離憤怒,也對這一切感到絕望。你不知道這些血肉磨坊會開到什麼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躲開,你更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你的兒女們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會不會在一片光鮮亮麗中,被碾碎成燃料。

一切忠告都顯得軟弱無力,但是還是要說,閉口不言等於投降,向血肉磨坊的投降。

遠離消費主義

鑽石,狂歡,閃閃發光的一切,都沒有生命更重要:活著才能有更多的可能,獻祭給了血肉磨坊,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世界很大很大,遼闊而充滿了無窮多的可能性,你能去森林,去草原,去高山,去曠野,去尋找鮮活而璀璨的生命的價值。一切身外之物終究是身外之物,鑽石和華服撐不起你生命的重量,依靠這些東西撐起來的所謂“生活”,無非是苦了自己、肥了別人。

只有跳出去,逃出這個血肉磨坊,才是唯一的出路。就像那些被踩在腳下的鮮活生命,在消逝的最後一刻肯定是後悔的,是痛恨自己怎麼會來到這麼一個表面光鮮實質血肉橫飛的人間地獄的,是幡然醒悟的,是追悔莫及的,是痛徹心扉的。

不要讓這一切降臨到你的身上。

早知如此,何必踏進這個拿你自己當乾柴燒的血肉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