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不管是《清平樂》還是《知否》,現在比較考究的描繪宋朝的影視作品中,非正式場合稱呼皇帝往往都是稱作“官家”,而不像以前那樣,清一色稱呼“皇上”。

這是在非正式場合,要是在正式場合,還是稱皇帝為“陛下”。

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關於宋朝這樣稱呼皇帝的習慣,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直都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晉書》當中的,也有人說是宋真宗帶起來的風氣。

傳說宋真宗曾與侍讀學士李句容喝酒聊天,突然問李句容“何故謂天子為官家”,李句容從容不迫回答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

宋真宗非常滿意李句容的回答,此後宋朝時期,就形成了非正式場合稱皇帝為官家的習慣,不過這終究只是個故事,宋朝到底是什麼時候這樣做的,並沒有具體記載。

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在《晉書》當中有這麼一段: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

這裡的官家,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位皇帝石虎的自稱,關於他到底為什麼這樣稱呼自己並沒有詳細的記錄,也都是猜測。

所以也有人說,是因為“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這句話,秦始皇從三皇五帝當中取字,創造了皇帝這麼個稱呼,所以後來就有人也從這句話中,創造了“官家”這個詞。

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不管怎麼說,“官家”這個稱呼與“陛下”、“皇上”等比起來,感覺要弱勢很多,這也是情理之中。

從秦始皇創造皇帝這個稱呼開始,皇帝一直都是那種高不可攀的存在,從先秦時代就宣揚的君權神授一直傳承著,但是到了唐末與五代十國時期,走向了消融的道路。

五代十國這段時期之內,天下紛爭不斷,各國的皇帝更迭不休,從前至高無上的皇帝,變得不再那麼崇高,以往君權神授的傳統觀念,也開始走下坡路。

宋朝的皇位,打從一開始就是從黃袍加身,依靠群臣擁立而來,皇權起點沒那麼強悍,而宋朝也沒有像漢朝那樣狡兔死走狗烹,反而格外優待功臣。

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宋朝為了鞏固強化皇權,走上了重文輕武的道路,相對來說,宋朝文化興旺,武力值下降。

隋唐時期出現的科舉制,到了宋朝已經非常完善,那時候大家都想著科舉入仕平步青雲,讀書人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在民間,妻子稱呼丈夫為“官人”也是這個意思。

與民間的“官人”一樣,宋朝的皇帝也喜歡被大家稱作是“官家”。

聽起來,官家這個詞就沒有那麼高冷,讓人產生敬畏,反而更有利於拉進皇帝與臣子、百姓們之間的距離關係,這與宋朝的文化氛圍是息息相關的。

北宋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 而其他朝代沒有?

宋朝士大夫群體興起,商品經濟興起,市民群體興起,皇帝比起其他朝代倒沒有那麼強勢。

當時有個習慣,各行各業都被稱作是“家”,農民稱作農家,詩人稱作詩家,醫生稱作醫家,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行家,皇帝自然也就成為了官家。

當然,這是在非正式場合,像是祭祀、朝會等正式場合,大家還是稱皇帝為陛下。

從如今的角度看來,宋朝時期的臣民稱呼皇帝為官家,也是當時士大夫群體與君主共治天下的一種外在表現,這種隨意性的稱呼,也是宋朝文化上的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