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李衛不愛讀八股文,走不了科舉的路子。父母見他無所事事,問他想做什麼,他說:“當官!”於是,父親想了一個辦法,果然讓李衛當了官,從此一飛沖天。

李衛此時已經30歲,家境比較富裕,父母擔心他閒著會惹是生非。既然兒子想當官,家裡就拿出了一大筆錢,給他重金捐了個兵部員外郎的職務。

這是一個從五品的虛職,沒有什麼實際權力。

出乎意料的是,李衛雖然八股文讀得不好,能力卻非常強。

僅僅過了兩年,李衛就官升一級,任戶部郎中,正五品。

四年後,康熙駕崩,雍正即位,李衛開始了他的飛速攀升之路。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雍正時期,李衛爬上人生巔峰

雍正帝即位後,李衛好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升遷速度飛快。

只用了四年時間,李衛就官升至浙江總督,成為一品大員,封疆大吏。

他出身於商人家庭,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強大的靠山。

能夠在十年時間內從一個從五品閒職升到一品大員,不得不說,李衛的為官能力實在是強得讓人咋舌。

那麼,李衛到底有哪些地方獲得了雍正的青睞呢?

1】雍正勤政務實,最欣賞幹實事的官員

雍正可謂是“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他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僅僅4個小時。

他在位不到13年,在數萬件奏摺中所寫下的批語,就多達1000多萬字。

雍正說:

“朕從來用人,不悉拘資格,即或階級懸殊,亦屬無妨。”

他認為官員只要能夠完成工作,做實事,就應該得到破格提拔。而不拘泥於他的出身,提拔人才也不必遵循各種繁文細節。

李衛正是雍正這種用人方式下的最大受益者。

李衛的當官路徑與大多數官員不同,在眾多科舉出身,講究斯文和禮儀的官員中,李衛算是個大老粗,顯得非常另類。

他從不看公文,都是讓手下人讀給他聽,有不合意的地方,隨口就糾正改動。千絲萬縷的事情,他聽後都能夠分析得一清二楚,脈絡清晰,讓人歎服。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李衛做事的特點就是簡單粗暴直接,從不拐彎抹角,因此他處理公務的效率很高。

他最大的政績就是

“緝查私鹽”

在清朝,鹽是由國家控制的資源,嚴禁私人買賣。可是,鹽的利潤極大,私自販鹽屢禁不止。

雍正最初任命李衛為雲南鹽驛道,剛剛接管雲南鹽務時,情況一團糟。

有的官員利用自己的權力私自制鹽,販賣出去賺取利潤。有的官員貪汙鹽稅,揣進自己的腰包。還有的官員故意控制投入市場的鹽量,抬高價格。

李衛摸清情況後,一方面鼓勵商人經營鹽業,減少官員在鹽業上的壟斷。另一方面降低鹽價,用自己能夠調配的銀錢來彌補鹽價的虧空,百姓能夠買到平價的鹽後,就不會再去買高價的私鹽。

除此之外,李衛也不懼怕當地官員們盤根錯節的關係,明察暗訪,對官員的貪汙虧欠進行清算。

經過他的大力整頓,雲南老百姓不僅吃到了便宜的鹽,朝廷的鹽業收入也扭虧為盈。

因為李衛的雲南鹽驛道做得非常出色,兩年後,雍正將他提拔為浙江巡撫,兼任浙鹽政使。

浙鹽的情況與雲南鹽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浙鹽的價格比周圍其他鹽區的價格高,受到律例的限制,老百姓不能跨區購買鹽。

中間的價格差讓私鹽販子看到了巨大的利潤空間,私鹽倒賣猖獗。

李衛採取各種圍追堵截的方法,打擊具有強大勢力的大鹽梟。同時利用各種手段降低浙鹽價格,削減走私鹽的利潤空間。

他還千方百計增加官鹽的銷售渠道,在銷量好的地方,配比一些多餘的鹽,保證銷售量。

以往的官員們不敢如實將浙鹽的情況上報朝廷,因此處理起來難免束手束腳。

李衛卻不被已有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他接手浙鹽不到一年時間,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從雲南鹽業和浙鹽的處理情況上來看,

李衛思路靈活,從不受限於固有的思維,而是因地制宜,能夠達到效果的方法都會勇於嘗試,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實幹家。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2】李衛不畏強權,剛正不阿,雍正雖然頭疼,卻也非常欣賞

雍正第一次認識李衛的時候,還是在康熙年間。

當時,李衛擔任戶部郎中,他的上司是一位親王,每次收繳地方賦稅時,總會多收一些,揣進自己的口袋。

李衛勸阻未果,就在戶部掛了一塊牌子,上書“某王贏餘”。將親王私收稅賦的事情公之於眾。讓其顏面掃地。

雍正聽說此事後,大為讚賞,將李衛記在了心裡,上位後就開始大力提拔。

李衛的不畏強權也讓雍正很是頭疼,做過李衛上級的人,都向雍正告狀。說他目無尊卑,動不動就罵人。

雍正無奈,常常告誡李衛要注意官場禮儀。卻也很欣賞李衛從不趨炎附勢,敢於彈劾朝中權貴的魄力。

李衛這樣的個性,很對雍正的脾氣。

可是在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看來,沒讀過書的李衛顯然過於粗俗,那麼他是如何對待李衛的呢?

乾隆時期,李衛有幸早早離開人世

雍正駕崩時,李衛官至直隸總督。

乾隆即位後,李衛依舊是直隸總督。

儘管在乾隆時期,李衛沒有升官,卻得到過乾隆皇帝賞賜的四團龍補服,這也是莫大的榮譽。

這能夠說明乾隆也像雍正一樣,非常賞識李衛嗎?

我認為事實並不是這樣。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上位後,需要鞏固自己的皇權,勢必要清理掉自己看著不順眼的老臣,將位置讓出來,給自己的親信。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當年,老臣張廷玉比李衛更得雍正歡心。

雍正臨終前,將張廷玉任命為顧命大臣,甚至在遺詔中,特地宣佈張廷玉配享太廟。

太廟是皇帝一家的專用祭祀場所,必須是皇帝近親、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後,才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可見雍正對張廷玉是多麼的看重。

乾隆上位後,最初對張廷玉也頗為尊重,八年後,君臣矛盾日深。

最後,乾隆將張廷玉罷官去爵,剝奪了他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而李衛卻沒有遭受到這些難堪的境遇,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李衛死得早。

乾隆繼位後的第三年,李衛就生了重病。

患病期間,乾隆還專門派御醫前去診治,君臣關係頗為融洽。

不久後,李衛病逝。乾隆下旨將他按照總督的標準下葬,並賜諡號“敏達”。

在這三年裡,乾隆羽翼未豐。李衛資歷老,在百姓中名聲頗佳,乾隆自然不能無所顧忌地收拾他。

再看看張廷玉,乾隆後來對他非常反感的原因是,張廷玉固執,動不動就言語激烈。

這些毛病李衛都有,他不畏強權,不拍上司馬屁,一門心思做事。

而且自己認準了的事,從不循規蹈矩,用盡各種方法達到目的。

更別提他動不動就罵人,比之張廷玉的言語激烈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乾隆喜歡科舉出身,慢慢熬資歷熬上來的官員。

像李衛這樣被雍正破格提拔,不會做錦繡文章的人,是肯定入不了乾隆的法眼的。

如果李衛活得年頭夠長,十有八九也會落得跟張廷玉差不多的下場。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 乾隆是如何對付李衛的?

李衛死後,乾隆下江南遊玩,到了杭州。

在西湖邊,乾隆意外發現有座廟中有李衛的神像,上書“湖山神位”。

據說當地老百姓為了感謝李衛在杭州的所作所為,自發建造了祠堂,塑造了神像,供奉香火。

乾隆當即勃然大怒,皇帝死了還沒有幾個有神像的,一個大臣竟然敢有神像!

乾隆下諭說"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

隨後,乾隆命人拆了祠堂,燒燬了神像,還把當地的百姓訓斥了一頓。

如果李衛活著,很可能因為這件事情就要受到懲罰。

結束語

李衛死時只有51歲,也算是英年早逝。

這對他來說,是不幸,也是幸運!

否則以乾隆的喜好和李衛的個性來說,他很難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