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董事長張勇:阿里技術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

近日,中央網信辦旗下雜誌《中國網信》刊發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署名文章。文章談到,成立23年來,阿里巴巴從最初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發展成為一家以技術驅動在多場景、多賽道進行探索的公司。創造客戶價值、創造社會價值,是科技公司與商業的關係,也是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直以來,外界對於阿里巴巴是一家商業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多有討論。張勇在文章中提出,對於技術,首先看技術本身是否有先進性和突破性;其次看技術能不能跟產業真正結合,創造新的變化。他認為,技術既伴隨阿里巴巴過去23年的成長,更是面向未來服務生態和整個社會的基石。

技術基石論,有越來越多的現實印證。過去20多年,在商業、物流、雲計算等領域,技術迭代創新是阿里履帶式前進的關鍵。去年,阿里巴巴釋出首顆自研CPU晶片“倚天710”,而阿里雲已經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上穩定排名第三。

張勇認為,阿里巴巴的技術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科技創造新商業,搭建起電商交易的基礎服務設施;第二個階段,是雲上創新,透過阿里雲助推產業數字化,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第三個階段,用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這由兩個方面構成。對於科技前沿與技術普惠的關係,張勇認為“一方面,走向科學的最底層和最前沿,積極投身基礎科研、瞄準重大前沿命題,另一方面,致力於打造開放共享、人人受益的好科技,讓新型生產力惠及更多人。”

在公開場合,張勇多次談到先進性與責任感的關係。去年雲棲大會,張勇強調:“科技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創造社會價值。科技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

據瞭解,推動產業數字化,是阿里巴巴展現技術責任感的新方向之一。比如,以雲計算的大規模普及帶動行業減碳;過去8年,阿里助力銷售價值1萬億的農產品;用淘寶村鎮模式創造了12萬創業機會,帶動直接就業機會34萬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