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還不瞭解:古代皇帝的讀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古代開國皇帝往往被稱為太祖,為什麼有幾位皇帝例外?

眾所周知,古代開國皇帝往往被稱為太祖,例如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似乎這是個規制。

然而中國但並非所有朝代都這樣。例如隋朝開國皇帝楊堅被稱為隋文帝。

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和講究?這與中國古代的廟號、諡號制度有關。

這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儀式感滿滿的體現之一。

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後,在宗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它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當時商朝的廟號有三種:創基立業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說祖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賦予“祖”或“宗”的稱號。也即廟號帶“祖”的是打江山、建立國家有功業的皇帝,廟號帶“宗”的是治理天下、德行好的皇帝。一個是創業、一個是治業。

諡號,是指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例如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死後,朝廷會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往往只有一兩個字精練概括。

同時,諡號具有“褒貶死者,勸勉生者”的意義。

例如明代開國元勳劉基(字伯溫),被朱元璋封爵誠意伯,因而被人稱為劉誠意。明武宗時贈太師,諡號“文成”,因而也被人稱為劉文成。

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諡號制度始於西周。

周朝推翻商朝後,沒有沿用廟號制度。因而周朝的所有皇帝都沒有廟號,只有諡號。例如周文王、武王。

秦始皇建立秦朝後,認為廟號和諡號的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是對先帝、先人的不尊重,因而將廟號和諡號制度一同廢止。

所以後人只能稱秦始皇、秦二世。

到漢朝時,逐漸恢復廟號制度。例如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廟號是太祖,正式稱呼是“漢太祖高皇帝”。

但是司馬遷在寫《史記》時稱劉邦為“高祖”。結果以訛傳訛為“漢高祖劉邦”,流傳至今。

從此,廟號制度一直沿用兩千年之久,直至清代末年。例如我們常見的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

中國古代的廟號、諡號制度,都有嚴格、系統的規定。

例如廟號,一般來說,“太祖、高祖”是指開國立業的皇帝,“太宗”是指發揚光大的皇帝,“世祖、聖祖、成祖”是指重新打了一次天下的皇帝。

拿明代來說,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因而被尊為太祖。朱元璋死後,兒子朱允炆繼位,燕王朱棣則發動“靖難戰役”,佔領國都南京、即位,隨後遷都北京。

朱棣死後,廟號太宗,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而到嘉靖皇帝時期,則改朱棣的廟號為成祖,改諡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如果以這一長串的諡號稱呼他,很拗口,也容易出錯,當然也可以稱為明孝文帝。但是後世習慣稱朱棣為成祖。這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廟號。

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說回隋文帝楊堅。

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在北周武帝時被封為隨國公,後來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後,楊堅成為重臣,最終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建立隋朝。

顯然,“官二代”楊堅是因為有了父親楊忠的鋪路、打下基礎,才有機會稱帝。

因而楊堅稱帝后,追尊父親楊忠為太祖、諡號武元。這體現了楊堅對父親楊忠奠定基業的高度認可,客觀反映了事實,也表現了楊堅的孝道。

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到楊堅死後,廟號則為高祖,接近父親的“太祖”。

開國皇帝這種追尊前輩為“太祖”情況,還有幾例。

例如魏國開國皇帝曹丕追尊父親曹操為太祖,自己為高祖;唐代開國皇帝李淵將爺爺李虎追尊為太祖,自己為高祖;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將父親李克用追尊為太祖,自己為莊宗。

中國古代的諡法分為美諡、惡諡和憫諡三類,即具有褒、貶、同情中立的感情色彩。

楊堅的這個“文”諡,屬於美諡,即具有褒揚之意。《逸周書·諡法解》解釋道:“經維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也即帶“文”的諡號具有六個方面的功德。

由此可見後人對楊堅的高度評價。

楊堅死後,楊廣即位,死後廟號為世祖,評價挺高。後人給他的諡號多達三個:明、閔、煬。

顯然,後人可以分別稱呼楊堅、楊廣為隋高祖、世祖。但是習慣稱為文帝、煬帝。

到了清代,則以年號稱呼皇帝。例如康熙、乾隆、咸豐皇帝等。其實他們也有廟號和諡號。

古代開國皇帝一般都被稱為太祖 這幾位皇帝為什麼是例外

例如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死後廟號為世祖,諡號章皇帝。後世多次加諡號,至乾隆元年尊諡加至二十二個字: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因而他也被稱為清世祖。如果以二十二個字諡號稱呼他,很拗口,也容易出錯,當然也可以稱為清章帝。

與前代不同的是,清代每個皇帝的稱呼,終生一般只用一個年號,因而人們就用年號稱呼為“順治”皇帝。

所以,對於古代皇帝,既可以稱廟號,也可以稱諡號,還可以稱年號,主要看在於哪種場合,以及後人約定俗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