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成為“社牛”

你不必成為“社牛”

在接納自我的基礎上,一步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擰巴地逼自 己成為“社牛”。

特約評論員|任冠青

編輯|李瀚偉

你不必成為“社牛”

當不少年輕人自稱“人均社恐”時,“社牛”卻作為另一種存在火了。“社交牛掰症”號稱人類社交天花板,形容一個人在社交方面毫不膽怯,無論跟誰聊天都能遊刃有餘、無懼尷尬。

與社交小透明不同,“社牛”們似乎有一種天然的“C位”存在感,三言兩語便能成為人見人愛的焦點。

對照“社牛”自信爆棚的社交狀態,許多年輕人都坦言自己實在是太過瞻前顧後、侷促不安了:

總是擔心話掉到地上,害怕自己的發言引發誤解,於是“話少青年”成為一種社交保護色;碰到陌生人就開始莫名緊張拘束,全然沒有了跟好友插科打諢時的隨心自在;飯局上,好不容易想出一句妥帖回答,卻猛然發現其他人早已展開下一個話題……

你不必成為“社牛”

不難發現,“社牛”之所以會引發集體圍觀,並非因為人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而更多是看到了自身的“反面”。

“社牛”引發討論背後,是年輕人普遍存在的社交焦慮:那種能言善辯、隨性自如的狀態,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步入社會之後,人們越來越體會到社交能力對維繫良好職場關係、推動資訊和資源獲取的重要性。

比如,同一批入職的新人,那個每天元氣滿滿地跟每個人打招呼的同事,總能更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跟同事碰面就“尷尬癌”發作的人,則可能長期變為不受重視的職場小透明。正因如此,“社牛”才會受到不少人的豔羨。

擅長把現場氣氛“搞活”,在各類社交場合如魚得水的“社牛”當然值得被欣賞。可是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不可能長期扮演與自我本性不符的角色。

一個“人人皆社牛”的社會,既不現實,也會單調得可怕。與其把“社牛”視為最佳交往模式,不如鼓勵每個人探索屬於自己的良好社交狀態。

你不必成為“社牛”

人際交往中的痛苦,很多時候與模糊不清的自我認知有關。不少“社恐”人士就坦言,自己之所以會在公眾場合顯得刻意而侷促,是因為總會在內心預設一個良好形象樣板,而這一模板又與真實自我相差甚遠。

太在乎他人的眼光,不僅讓自己心力交瘁,也會表現得極不自然。

理想的社交模式,應該是基於自身性格底色之上的坦然狀態。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平時話並不多,好像不符合“社牛”人均侃侃而談的標準。可是,他們的好人緣卻不是透過刷存在感刷來的,而是每次與人溝通時的坦誠,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給予最妥帖、溫暖的安慰和支援。

那份雲淡風輕,本質上是誠實接納自己後的自然流露。他們不需要強行扮演“搞氣氛”的“社牛”來收穫友誼。

人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需要在日常社交中獲取情感支撐。即便是自我調侃“社恐”的年輕人,也不會是絕對封閉的。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放下過多的社交包袱,慢慢開啟內心,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代愛情》第二季其中一集的女主角的變化讓人頗為感慨。此前,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連每天見面的同事是否有孩子都不知道。

也許是出於愛情的力量,讓她在此後有了更多共情力,還會主動陪伴那位同事去做手術。而對方回贈的一個擁抱,也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

也許,這才是年輕人應追求的理想社交狀態:在接納自我的基礎上,一步步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擰巴地逼自己成為“社牛”。

初審|李瀚偉 複審|李玲 終審|黃菲(你想成為“社牛”嗎? 在留言區和我們說說 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