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呂布無論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上,都因為有勇無謀,且是“三家姓奴”的原因,讓人所不齒。因為在東漢時期,人一生是名聲最重要,只要名聲好且有一定本領,無論走到哪裡,哪怕身無分文,也不會餓死。

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點選載入圖片

比如會有許多人,因為你的好名聲,而間接的信任你,並且給你提供一定幫助,如果你有一些本事,甚至會請你幫忙做事,所以說名聲,是那時候的人,安身立命之本。

當然,也並不是說,名聲不好就活不下去,但肯定對人的前途,有一定影響的,而呂布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要講的人物,與呂布的情況類似,他的人生到底如何呢?

話說東漢末年,各地戰亂四起,普通百姓難以活命,就連有本事的人,也想找顆大樹好乘涼,因此孟達與法正,一起去往蜀地,想要投靠劉璋。在當時來說,劉璋算是大勢力之一,但奈何劉璋安於現狀,僅想割據一方當土皇帝。

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點選載入圖片

劉璋每天飲酒作樂,夜夜笙歌,這種日子雖然瀟灑,但有些部下卻不這樣認為,因此對劉璋有了意見,直到劉備進入蜀地,劉備讓孟達和法正去迎接。此後兩人間接的,與劉備一同共事,時間一長大家知根知底,孟達和法正便有了,投靠劉備的心思。

之後如何,自不必說,劉備建立漢蜀,第一批老臣子,其中就有孟達和法正。當然,這種改投他主的情況,相比於呂布是沒這麼惡劣的,且還是漢臣。

此後孟達在蜀漢中,劉備頗為倚重且當了大官,日子過得還算安穩。但好景不長,慢慢地與劉封發生矛盾,但劉封官職比他高,身份地位也高,孟達只能忍讓。

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點選載入圖片

後來,孟達在進攻上庸的時候,劉備認為孟達的本事,不足以獨自攻打上庸,就另外派遣劉封去往房陵,與孟達合兵一同攻打上庸,且此事以劉封為主導。

此後成功佔領上庸,劉封與孟達在當地任職,孟達沒能逃脫,與劉封一同共事的情況。後來關羽丟失荊州,但蜀漢發兵救援,路途太過遙遠,劉備就命令劉、孟兩人,一同協助關羽。

雖然孟達當時是如何想的,已經無可考究,但當時孟、劉兩人,最後都沒有救援關羽,導致關羽被擒殺。孟達在事後,才反應過來這事兒壞了,本身與劉封的不和,就讓他蠢蠢欲動,關羽的死更是導火線,為了逃避罪責,直接帶著部曲四千戶,就改投了曹魏,這也算是叛主求榮了。

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點選載入圖片

因為雖然不知劉備之後會如何,但當時劉備終究沒有下令處罰孟達,反而更多的是孟達的心理作用,且後來劉備對劉封,也僅僅是口頭責怪,並沒有賜死,相對的孟達應該也會無事。

而且孟達在曹魏,受到曹丕重視,被委任為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併的新城太守,說他賣主求榮並不過分。因為孟達受重視的原因之一,就是麾下的部曲四千戶。

孟達在曹魏效力期間,與桓階和夏侯尚兩人,關係逐漸親厚,而這兩人都是曹丕器重的大臣,讓他在曹魏站穩了跟腳。後來孟達還與徐晃,曾一同攻打過劉封,可以說在曹魏不但生活美好,還能報仇雪恨,相比在蜀漢是天差地別。

此人與呂布類似, 都是三叛其主, 一樣的結局不得善終

點選載入圖片

但曹丕在歷史上是英年早逝的,因此孟達就少一個靠山,此後桓階和夏侯尚相繼去世,孟達再無靠山,而且期間還與魏興太后發生矛盾,又有了改投的心思。

而此時諸葛亮正在北伐,也給孟達寫過信,想要招降孟達。同樣類似的情況,兼之又有條件,孟達開始密謀改投蜀漢,但被司馬懿識破,最終城破被殺,不得善終。

其實孟達與呂布類似,三叛其主,都是反覆無常之人,雖僅是為了苟且偷生,但也不忠不義。這樣的臣子,國家太平時還能用一用,國家戰亂時,卻是個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