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遭遇“補窩死”,問題要從根源解決

野釣為何一補窩就死窩

野外作釣就免不了要打窩誘魚,但有時候會碰到“死窩”的情況。死窩就是指窩子打完了,窩裡卻沒一個魚口。這種情況多發於新手。老手偶爾也會犯,但多半是因為換了新型小藥,沒控制好量。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外乎下面這些。

餌料味型太沖:

窩料裡的腥香味或者加的小藥,最大的作用就是誘魚。但並不是味道越濃越好,味道太濃反而會把魚燻跑,造成死窩。

打窩遭遇“補窩死”,問題要從根源解決

解決方法:

製作窩料時在窩料中新增適當的顆粒,比如玉米碴或者酒米等,保持窩料的本味。小藥建議不新增或少新增,前期不放或微乎其微地帶出一點味型即可,又能保證味道有穿透力,又能讓魚不會對釣餌失去興趣。

已經“死掉”的窩子建議更換釣點。如果不方便換釣點,可以在原釣點距離40~60cm處重新用本味香的窩料重新做窩,本味香就是指穀物、薯味、酒味等窩料做窩,有一定的效果。

作釣時間長,餌料量少:

其次長時間作釣,不管是拉餌還是搓餌,餌料下的並不多,導致後期魚越釣越少,基本上就不來魚了。

打窩遭遇“補窩死”,問題要從根源解決

一補窩就死窩是什麼原因?

很多釣友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引發這種情況通常是以下原因:

1. 用蚯蚓作釣:

用蚯蚓作為釣餌的時候,蚯蚓沒有續窩子的作用,窩子裡面的魚會逐漸被釣光,需要不斷補窩子來誘魚進窩。這時候如果魚情好會很快再上魚,魚情不好就很容易出現死窩。

2. 仲春之前及中秋之後:

這個期間氣溫比較低,溫差大;魚類的新陳代謝相對於高溫時節肯定要慢一些,對食物的需求就會減少,補窩子之後,魚兒很快吃飽了,自然也就不再咬鉤了,這時候建議打窩的量比平時少一些。

3. 窩料的質量好於釣餌:

魚兒都被窩料吸引了,不去光顧釣餌,這時候建議自己調整餌料狀態和味型,或者在釣餌中新增窩料作釣。

打窩遭遇“補窩死”,問題要從根源解決

判斷“補窩死”是否是以上三點原因引起的還要觀察周圍的釣友,排除氣候、氣壓、水溫等外部因素。有時候魚會受氣候或氣壓影響,出現集體停口。排除天氣因素先觀察周圍釣友,如果他們還有口,偏偏自己這裡沒有,那一般就是以上問題引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