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的姜子牙,是歷史上齊公呂尚與神話中玄武大帝的合體

為什麼呂尚會被賦予這麼多傳奇色彩?這與齊魯地區文化發達、戰國齊國興建聞名於世的稷下學宮有關,所以他們在講道理的時候,就往往用呂尚來作例子。《史記·齊太公世家》說齊太公有不少奇謀妙計,以致被後世兵權謀家、兵陰謀家奉為祖師爺。當時還出現了不少託名呂尚的著作,《漢書·藝文志》就收錄了《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今已無存;今本《六韜》主要是宋代《武經七書》本,此外在臨沂銀雀山、定州八角廊出土漢簡也發現一些片斷。

關於呂尚的軍事謀略,《孫子兵法·用間》說“周之興也,呂牙在殷”,《荀子》說“呂尚招麾殷民懷”,大致說呂尚從事了一些間諜、策反工作;《齊太公世家》作為正統敘事,描寫也不具體;但西漢之後就開始細化,並且賦予了越來越多神怪色彩。

到了《論衡》時,畫風就為之一變,說呂尚就喂小孩吃一種紅丹,等到小孩長大後滿身通紅,呂尚就讓他說殷商要滅亡,於是商人都紛紛以為是天神的預兆。而到武王伐紂之前,武王曾占卜結果為大凶。武王正在躊躇不定之際,呂尚又把蓍草推開、龜殼踢翻,大喝“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堅持發兵;之後周軍從孟津渡河遇到九頭怪“蒼兕”,軍士們受到恐嚇,又是呂尚不為所動,依然申明進軍,終於取得了牧野之戰的勝利。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是歷史上齊公呂尚與神話中玄武大帝的合體

在《太平御覽》引《六韜》裡,呂尚變得更加神異。據說武王伐紂前,丁侯不歸附武王,於是呂尚就將丁侯的像畫出來,朝畫像放了三箭,於是丁侯就病倒了,占卜的人說病情在周。於是丁侯非常恐懼,只能歸順武王。於是呂尚就派人在甲乙日拔去第一支箭,在丙丁日拔去第二支箭,在戊己日拔去第三支箭,這樣丁侯的病才痊癒。四夷聽說這件事非常懼怕,越裳氏連忙獻上白雉表示順服。很明顯,這就是《封神演義》裡“釘頭七箭書”的原型。

同時,呂尚還有了恐嚇甚至驅使神靈的記載。在《博物志》裡,說呂尚為灌壇這個地方縣令時,周武王夢見婦人在道路夜哭,自稱是東海神女,嫁給西海神童,如果過路都會伴有大風雨;但現在呂尚有德,所以自己不敢經過。於是周武王召見呂尚,三天三夜後,灌壇有暴風雨經過。《搜神記》與之大同小異,周武王作周文王,婦人作泰山女,嫁給東海婦,最後周文王拜呂尚為大司馬。後來在《武王伐紂平話》中,也採用了這段情節。

在《太平御覽》引《六韜》裡,說武王伐紂時雪深一丈,有五車二馬行駛來軍營,但卻踏雪無痕。武王非常驚奇,問呂尚是怎麼回事。呂尚回答說這是“五方之神”,前來受命任職。《太平御覽》引《太公金匱》,則說的是武王伐紂後營建洛邑時,這“五車二馬”原來也是四海之神句芒、祝融、蓐收、玄冥與河伯、風伯、雨師七神。在《封神演義》裡,姜子牙也有收“五路神”,原型明顯就是“五方神”,更重要的是有了呂尚“封神”的觀念雛形。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是歷史上齊公呂尚與神話中玄武大帝的合體

元朝的時候,出現一部很重要的平話小說——《武王伐紂平話》,又叫《呂望興周》。這是第一部系統講述武王伐紂故事的小說,也可以視為《封神演義》的原型。在這部小說裡,呂尚屢操賤業、窮困潦倒的早期經歷被吸收,“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用直鉤釣魚的經歷也出自這裡。而且,呂尚已經有了非常高明的法力,比如用法術救武吉、用法寶擒妲己。他的戲份已經超過周文王和周武王,成為整個伐紂戰爭中的總指揮。

不過,《武王伐紂平話》畢竟只是說書人用的話本底本,藝術價值並不高。呂尚面對趙公明等人劫營,居然用空寨毒酒誘殺趙公明,這樣的描寫又顯得呂尚計謀過於陰毒,毫無正義之師與得道之士的風采。而且,在《武王伐紂平話》中,雖然引入了一些道教神祗,但這些道教神祗更多是活人被“封神”,與《封神演義》的封神還有不小差距。最後,甚至呂尚也並非第一主角,真正貫穿全文的人是紂王太子殷交(即《封神演義》的殷郊)。

《武王伐紂平話》之後,對武王伐紂故事系統描寫的是明代《列國志傳》的卷一。《列國志傳》並非寫武王伐紂一事,而是整個周王朝的故事,後來《封神演義》與《東周列國志》分別以其部分為藍本。因為《列國志傳》是歷史小說,所以《武王伐紂平話》的部分民間怪異情節被刪除,呂尚也取代殷郊成了真正第一主角。相對於《武王伐紂平話》以暴制暴的思路,《列國志傳》迴歸了正史以仁易暴的思想,比如在斬崇侯虎時,呂尚提出立其子崇應彪為嗣。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是歷史上齊公呂尚與神話中玄武大帝的合體

至此,呂尚的形象仍然是凡人,最多算異人,還遠達不到神仙的法力。真正對《封神演義》姜子牙形象形成有決定性影響的,是道教民間流傳的玄帝收魔故事。

玄帝即玄武大帝,又叫玄天大帝、真武大帝,玄帝收魔故事可以追溯到宋代道教《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等。元明時期的《太上悅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等又將玄帝收魔背景附會到商末之時。元代《搜神廣記》、明代《增補搜神記》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這三部民間神譜,又進一步演繹了玄帝收魔、封神。此外,元明一些道教題材戲曲也不同程度有涉及,如《二郎神醉射鎖魔鏡》《猛烈那吒三變化》等,二郎神和哪吒都是玄帝的部下。

玄帝受到元始天尊派遣,帶領二郎神和哪吒等神仙,在商末之際出山收魔封神……很明顯,《封神演義》所做的只要把玄帝改頭換面成呂尚,然後再與《武王伐紂平話》《列國志傳》等歷史小說中的呂尚拼接。於是“封神”的呂尚與“演義”的呂尚也就渾然一體,呂尚成為當之無愧的主人公,也就有了半人半神的形象。同時,《封神演義》對呂尚的形象描寫又沿襲了《列國志傳》這種比較正統的敘事方法,呂尚又被塑造成一位忠厚長者的形象。

總之,從《詩經》到《史記》,從《武王伐紂平話》到《封神演義》,一千個作者有一千個呂尚。而呂尚僅僅從“維師尚父,時維鷹揚”一句詩,最終成為大眾心中商末周初的第一主角。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澎湃歷史專欄作者,網易歷史專欄作者,百度ta說合作作者,全歷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實體書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同舟共進》《北京晚報》《瘋狂閱讀》《醒獅國學》《百家講壇》《威海晚報》等報刊雜誌及自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