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上報紙,頂多兩句話:‘一青工遊園不慎落入虎口喪生,有關部門提醒遊人注意安全。’”

“老虎,你看看我挺瘦的,沒肉,你要想吃的話,我們單位有一唐傑忠挺胖的……”

“再見吧,老虎!說什麼也不上這兒來了!老虎,你呀,餓著吧!看你自個兒也夠孤獨的,動物園領導也不關心你,別急,等哥們兒出去幫你介紹個母老虎!”

30年前,1987年的春節晚會,姜昆、唐傑忠的《虎口遐想》樂翻了全國觀眾。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30年後,2017年的春節晚會,姜昆、戴志誠一起帶來新版的《虎口遐想》。

名字雖然一樣,內容大有不同。跟30年前比,這個新段子絕對是牢牢抓住了“相聲是一門諷刺的藝術”。

來救援的堵在了路上,諷刺交通擁堵情況;

同志們不解褲帶玩直播,諷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和不幹正事兒的各路“媒體”;

“姜大爺我特別想救你,但你這個歲數,我怕把你就上來,你說是我推你下去的”,諷刺當下老人跌倒不敢扶的怪象……

諷刺網紅,諷刺貪腐,諷刺環境問題,諷刺食品安全……這麼一個小段子,姜先生諷刺了得有10幾路人馬。

相聲沒說完就有人狂點贊:真有社會責任感!

有嗎?真嗎?

很想問一句,這是做年終總結嗎?有哪一條不是像這樣被人吐槽過八百遍的?有哪一句是讓你覺得扎得真準刺得真狠的?有哪一點是你平時不敢說的不能說的?

這麼不痛不癢、八面開花的撓一下,這個不叫“諷刺”,這叫打著“諷刺”的名義。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春晚前姜昆接受採訪時這樣說:“我們評價相聲好壞的標準就是讓老百姓聽了得笑。但也不能光為了笑,還要想到透過笑,讓大家明白什麼道理。”

30年前的《虎口遐想》笑死了,昨兒的《新虎口遐想》真沒笑,按姜昆自己“我們評價相聲好壞的標準就是讓老百姓聽了得笑”,這也不是段好相聲。

相聲的初心是什麼?一個字——笑!一種喜劇形式,不能讓人笑,不好好搞創作,說再多都是胡扯。

不明白這個道理,卻總想著說段相聲讓大家明白什麼“道理”,這叫什麼道理!

薑是老的辣,姜昆是嫩的好。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不是相聲質量下降了,而是觀眾的欣賞水平提高了”,這話最常被業內人士掛在嘴邊,可悲的事實恰恰是“不是觀眾的要求提高了,而是相聲質量確確實實下降了”。

《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相聲的“本”在哪裡?“劇本”也!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沒有好的本子,做得再花哨也沒用。

我是在很多年後才知道,《虎口遐想》最起碼有一半是梁左的功勞,這個劇本他寫得太好了。

至於《新虎口遐想》,掉老虎洞裡的是姜昆也好郭德綱也罷,都一樣,誰說都無所謂。

如果執筆的是梁左,那一定像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大家互相扯腿,誰也別想先上去。絕對好玩!那才是相聲。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因為隔了個梁左,《虎口遐想》是掉老虎洞裡了,大家饒有興趣地看姜昆怎麼往上爬;

《新虎口遐想》是掉老虎嘴裡了,吃了就吃了吧。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大多數人可能至今也不知道梁左是誰,光鮮的永遠是演員。

“我們都曾從梁左的生命中獲益。”這是王朔的話。

梁左的相聲生涯不長,主要是和姜昆合作,一部《虎口遐想》是現在大家提起姜昆最先想到的,而《小偷公司》是馮鞏、牛群的代表作。

《我愛我家》更不用說了,情景喜劇的頂峰,至今無人能超越。

如果梁左還活著,姜昆、馮鞏絕不是現在這樣使不上力,怎麼著也能跟郭德綱和德雲社打個平手,相聲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歡樂。

一個人有時候真的能影響一個行當。

如果姜昆、郭德綱一起掉老虎洞裡,你覺得誰會先爬出來?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