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真的是要筆筆中鋒嗎?

我是宇航,近代大家沈尹默提倡“筆筆中鋒”,也有些朋友說“筆筆中鋒不對”。確實,都有道理,但是寫字應該是寫字,不是較真,不是抬扛,既然學帖,應以帖為主,沒必要爭“中側”。寫行草書,幾乎沒有只用中鋒或者只用側鋒寫的。寫字該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這是古論。

如果我們細看,王羲之的字不難發現,幾乎是中鋒為主。

學書法,真的是要筆筆中鋒嗎?

比如“大”字

一撇就是中側並用,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一撇,上邊的墨跡是圓滑的,下邊的墨跡有些“鋸齒”形狀。

這種就說明,鋒尖的力量都集中在筆畫上半部,下半部幾乎都是側鋒。

學書法,真的是要筆筆中鋒嗎?

單人旁的這個撇也是中側並用,但是“系”字第一撇就是中鋒。

寫到下邊“小”的時候,起筆有個小轉彎,此處為重新調峰,豎鉤就是中側鋒,到提點的時候就是側鋒上提。

這種側鋒上提也是為了要“調鋒”

到右點的時候,為中鋒入筆,側鋒出。

學書法,真的是要筆筆中鋒嗎?

這個字明顯是有一個規律的

學書法,真的是要筆筆中鋒嗎?

他是在不斷地調鋒(紅色為側鋒或者中側並用,黃色為中鋒)

“中鋒側鋒中鋒側鋒”

這是寫字的規律,尤其是行草書。

楷書是可以做到筆筆中鋒的,不過寫出來並不靈動。

所以“沈尹默說筆筆中鋒,應該是筆筆有中鋒,而不是每一筆都用中鋒去寫”

尤其在我看來,中鋒不是取勢,而是取骨。

筆行畫中為中鋒,為力道最強處,所以具有骨力。至於取勢一說,我個人不太看好,只是網上有這麼說的而已。

而且到現在我也沒想明白“字勢”跟“用鋒”有什麼關係。

王羲之字轉左側右,是中側並用所出,也跟純中鋒沒什麼關係。

所以,就問題來說,中鋒取勢,還是中鋒取骨。

我初學時一定是沒聽過“取勢”一說的。

至於側鋒取妍

妍是什麼呢?

美麗,巧。

此處我覺得兩點意思都有,用側鋒顯變化,能控制筆畫力度,有巧勁。

米芾常說“八面出鋒”

智永字“八面用鋒”

全指用筆之變化。

用筆應該是中側並用,不應該扣死理。

大書法家們不會不理解這個道理的,所以說筆筆中鋒應該是建立在某一種基礎上。

後人切不可以管窺豹。

我是宇航

用筆是中側並用,結字是奇正相生。

如非要死扣前人說的話,而不去了解他的語境。

那是死學。

全手打扣字,有解釋不盡之處,可私信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