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雖然苦仗、硬仗,要靠普通步兵師來打,但這種穿插迂迴的點睛之筆,還是要靠裝甲摩托化部隊執行。帝國國防軍的機械化部隊在1941年~1942年表現出色,但蘇德戰場才是他們真正的命運所在。

“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如果說步兵師在數量上佔據主導地位,那麼主宰戰場的一定是裝甲師和摩托化師。雖然快速力量僅佔東部軍隊的一小部分,但德國人還是希望這些部隊實施縱深遷回和包圍,並因此取得了成功。

“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1940年4月1日到1941年6月1日間,德國裝甲戰車的數量稍有攀升,從3387輛(含所有車型)增加到了5694輛。按照裝甲戰車的型別細分,後一個數字具體由以下類別組成:

877輛I號坦克

1157輛II號坦克

187輛Pz 35(t)輕型坦克

754輛Pz 38(t)輕型坦克

1440輛III號坦克

572輛IV號坦克

330輛裝甲指揮車

377輛III號突擊炮

這些裝甲戰車中,有3648輛在1941年6月22日用於東部:

281輛I號坦克

743輛II號坦克

157輛Pz 35(t)輕型坦克

651輛Pz 38(t)輕型坦克

979輛III號坦克

444輛IV號坦克

143輛裝甲指揮車

250輛III號突擊炮

早在1940年西方戰局結束前,陸軍總司令部就曾考慮對陸軍兵力編成內的裝甲和摩托化師進行一場重大改編和擴充。最初的目標數量是於1940年5月擬定的24個裝甲師和12個摩托化師,然而到6月中旬,相應數量降到了20個裝甲師和10個摩托化師。

新的師(10個裝甲師和8個摩托化師)在1940年秋季和1941年春季組建。與此同時,現有的10個裝甲師會接受改編,部分部隊還會進行重新裝備。在執行這項重大任務的過程中,陸軍總司令部以法國戰局的經驗為指導,同時力求使各裝甲師的編制更加統一(但這個意圖只實現了一部分)。

“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巴巴羅薩”戰役開始前,以上計劃因1941年年初第5(摩托化)輕裝師的組建而改變。建成後,這個師開赴北非充當攔截力量;到達利比亞後,該部於1941年8月21日改稱第21裝甲師。

由於1940-1941年間的坦克產量較少,讓裝甲師數量翻倍的唯一辦法便是大力削減各(裝甲)師配備的坦克數。因此,每個裝甲師現在只編有1個裝甲團(轄2~ 3個裝甲營),而在1940年,現有10個裝甲師中的6個都編有2個裝甲團。

雖說各裝甲師淘汰了數百輛過時的I號和號坦克,改為裝備更多的四號及IV號坦克起到了某種彌補作用,但此舉(增加師的個數)還是導致各裝甲師被削減到了有效展開作戰行動所需的最小規模。事實上, 進行了改編和擴充後,各裝甲師的平均坦克數量從1940年的258輛陡降到196輛,而分配給各(裝甲)師的實際坦克數量亦為147輛到199輛不等。

“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因為坦克數量減少,每個裝甲師都會獲得第二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摩托車營也新增到了各師編制表中。除部分更新坦克型號,各裝甲師還獲得了數款新式武器以提升相應的作戰能力,其中包括50毫米反坦克炮(裝備反坦克部隊)、少量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280/320 毫米火箭發射器(“步行斯圖卡”)。另外,炮兵、通訊兵、戰鬥工兵和後勤部隊也得到了升級。

德國裝甲師的戰鬥序列(1941年6月)

師部和地圖科( 2挺輕機槍)

裝甲旅旅部

通訊排、輕型裝甲排 (3輛III號指揮坦克、 5輛II號坦克)

2個裝甲營,每個營編有

1個營部連 (2輛III號指揮坦克、 5輛II號坦克)

2個輕型裝甲連(每個連17輛皿號坦克、5輛I號坦克)

1箇中型裝甲連( 14輛IV號坦克、5輛II號坦克)

2個(摩托化)步兵團,每個團編有

1個團部連(通訊排、 戰鬥工兵排、摩托車排,3挺輕機槍)

2個步兵營,每個營編有:

3個步槍連(每個連18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輕型迫擊炮)

1個機槍連(8挺重機槍、6門中型迫擊炮)

1個重武器連(3門37毫米反坦克炮、2門輕型步兵炮、4挺輕機槍)

1個步兵炮連(2門中型步兵炮、4門輕型步兵炮)

1個摩托車營

3個摩托車連 (武器同步兵營步槍連)

1個摩托車-機槍連(武器同步兵營機槍連)

1個重式器連 (武器同步兵營重式器連)

1箇中型步兵炮連(自行式)

只配備第1、 第2、第5、第9、第10裝甲師(6門自行式中型步兵地)

1個(摩托化)裝甲偵察營

營部和通訊排( 2挺輕機槍)

1個裝甲偵察連 ( 10輛KwK、25挺輕機槍)

1個摩托車連 (18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中型迫擊炮)

1個重武器連 (武器同步兵營重武器連)

1個偵察隊 ( 3挺輕機槍)

1個(摩托化)炮兵團

團部和通訊排

2個輕型炮兵營,每個營編有:

3個輕型野戰榴彈炮連(每個連4門105毫米輕型野戰榴彈炮、2挺輕機槍)

1箇中型混成炮兵營,編有:

2箇中型野戰榴彈炮連(每個連4門150毫米中型野戰榴彈炮、2挺輕機槍)

1個100毫米加農炮連( 4門100毫米加農炮、2挺輕機槍)

1個(摩托化)反坦克營

營部和通訊排

3個反坦克連(每個連8門37毫米反坦克炮、3門50毫米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

1個(自行式)高射炮連(8門20毫米高射炮、2門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

1個(摩托化)裝甲戰鬥工兵營

2個輕型戰鬥工兵連 (各配備9挺輕機槍)

1個裝甲戰鬥工兵連

1個“B”(摩托化)架橋隊

1個“K”(摩托化)架橋隊

1個 (摩托化) 輕型戰鬥工兵隊

1個(摩托化)裝甲通訊營

1個裝甲電話連( 2挺輕機槍)

1個裝甲無線電連( 13挺 輕機槍)

1個輕型裝甲通訊隊

1個戰地補充兵營

補給和後方勤務

汽車補給隊

1個(摩托化)補給連

3個(摩托化)維修連

2個 醫護連

3個救護車排

1個(摩托化)麵包連

1個(摩托化)屠宰連

(摩托化) 憲兵

(摩托化) 戰地郵政勤務隊

可以說德軍的裝甲部隊在蘇德戰爭前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別是在坦克的數量上)。但他們依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地面打擊力量,士兵鬥志昂揚,士氣高漲,投入到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中。

“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裝甲部隊略解③

感謝您的關注與點贊[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