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不咬鉤,就是沒口,我想很多釣友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比如多次錨到魚,窩子裡有魚星等情況,都表示咱們的窩子裡有魚,只是沒有咬鉤吃餌,除了偶爾錨到,壓根沒口,讓人非常不爽。

不空今天就總結了窩子裡有魚但不咬鉤的5個原因,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我們根據種種跡象判斷出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就再也不怕遇到這種情況了。

1、餌料霧化過度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在某些大師和商家的無腦宣傳下,讓很多釣友走入這樣一個誤區,就是總是在追求餌料的霧化。實際上餌料霧化雖然有需要,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而且也不是霧化效果越好就越適合釣魚的。

當餌料霧化過度時,特別是野釣時,會讓窩子裡的魚很混亂,大大小小都有,並且四處分佈。加上過度霧化的餌料,也許到底就基本沒有了,兩個光禿禿的鉤子在下面,能有口就怪了。並且混亂的魚群也會讓水底能見度變差,有時候即便餌料到了底,可能魚也很難發現,只能在窩子裡亂竄。

如果發現是這個原因,應該立即揉打餌料減少霧化,或者重新開餌。

2、窩料打得太多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打起窩來沒輕重,特別是現在網上很多影片,帶著惡搞性質的,一麻袋一麻袋的打窩,卻容易讓一些不太懂的人信以為真。

其實我們尋常作釣,窩料並不需要打太多,打窩的核心作用是“誘”,什麼叫誘惑?就是讓魚看得見吃不著,吃著了也吃不飽,過不了癮,這樣魚才能來吃我們的釣餌。

尤其是現在夏天,氣溫很高,窩料打得太多,很容易在水底發酵,發酵會吸收水裡的氧氣,使得窩料不僅不誘魚,反而會讓魚遠離。

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趕緊換窩,重新做窩,少打甚至不打,直接抽頻率作釣。

3、餌料味型太重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如果我們的餌料味型太重,不管是香還是腥,都很容易引起魚的警覺,特別是野釣,更加如此。而且一般味道太重的餌料,都是添加了過量的香精,而不是天然味道,更是容易起到反作用。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及時更換餌料,重新換個配方開餌,或者減少味道太重的餌料的用量。

4、水底淤泥太厚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水底的淤泥,我們也成為醬層,是動植物腐敗、餌料堆積發酵等最後的產物,時間一長,就容易在水底形成很深很厚的淤泥或醬層。就像有時候,一些水域看起來不深,就到膝蓋,結果一腳下去直接到腰了。

在這樣的淤泥裡,如果淤泥結構比較鬆散,再加上我們的餌料比重比較大的話,那麼餌團就有可能到底後繼續下沉,陷入淤泥中,自然很難被魚發現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建議修剪鉛皮,把釣底改為釣離底。所謂釣離底其實就是釣浮,只不過是釣得比較深,離水底大約10~20公分都可以。

5、魚層發生了變化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不管是什麼魚,都不是絕對停留在固定水層的,哪怕鯉魚、青魚,在一些少數情況下也會離底,其他像鯽魚、草魚等,離底條件更是簡單得多。

導致魚離底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天氣變化,比如冬日暖陽,夏季悶熱等。一旦魚層發生變化,我們卻依舊在原本的水層作釣,那麼自然是難有魚口,應當及時調整應變。

6、魚受到了驚擾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魚雖然不是很聰明,但是趨吉避凶的本能還是有的,特別是窩子裡的魚不是很多的時候,吃的總是在那,魚就會更加謹慎,發現不對就停止吃餌。比如岸邊過於吵鬧、重物落水、脫鉤跑魚等,都容易驚擾到窩子裡的魚。

所以我們釣魚的時候,還是儘量避免大聲喧譁,魚護啥的也不要頻繁提起放下,拋竿也儘量以輕為主,避免驚擾到窩子裡的魚。

窩子裡有魚但就是沒口的5個原因,看完就再也不怕了

當然如果窩子裡聚集了比較多的魚,形成搶食的情況,那麼就不太容易受到驚擾了。

釣魚碰到窩子裡有魚卻釣不到,那真是最煩躁的事了,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但既然它們進了窩子,就說明它們有吃東西的慾望,那麼就一定能有辦法釣得到。所以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躁,理性分析,找到原因,針對性地去調整,就一定能解決。

感謝大家的觀看,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