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中國和歐洲“縫合在一起”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8月22日發表文章《“北京之手”——絲綢線如何變成鐵路線》,作者是葉連娜·普斯托沃伊託娃。全文摘編如下:

6年前中歐班列每日僅有兩趟列車前往歐洲,而2020年全年已開行12406列。起初從歐洲返回中國的是空車廂,而如今生活在“一帶一路”沿線的中國人可以在餐桌上吃到來自挪威的新鮮三文魚,這是中歐班列自去年起開始向中國市場供應的海產品。從挪威海沿岸最北端的火車站納爾維克出發,中國的列車將裝滿三文魚的集裝箱運往與芬蘭交界的瑞典城市哈帕蘭達,隨後經俄羅斯和哈薩克駛向中國古都西安。短短10天時間,挪威三文魚就來到了中國。

貨流不斷增加,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377列。

10年前,中歐班列拉起絲綢之路上的第一根絲線,從中國汽車工業中心重慶駛向德國城市杜伊斯堡。當時杜伊斯堡失業率高達11%,而德國平均失業率為3%。杜伊斯堡曾被譽為鋼鐵工業和煤礦開採中心,而後淪為德國工業大洗牌的犧牲品。但生產的沒落沒有奪走杜伊斯堡的地理優勢:這座世界最大內河港位於魯爾河和萊茵河交匯處,是大型運輸樞紐,非常適合迎接來自中國的貨運列車,並透過水路、公路和鐵路向歐洲各個方向傳送貨物。

它把中國和歐洲“縫合在一起”

▲6月8日,滿載茶葉及茶產品的中歐班列從義烏西站啟程。新華社發(龔獻明 攝)

如今杜伊斯堡和武漢是友好城市。武漢已成為中歐班列的運輸樞紐。對大批接收中國貨運列車的杜伊斯堡來說,驗收、報關、貨物存放及鐵路和水路發貨本身已是大型業務。如今,杜伊斯堡的相關從業者人數從1。9萬人增長至5萬人,佔全市勞動力人口的15%。百餘家中國公司在這裡開店,杜伊斯堡從一個普通河港變為龐大的物流中心,能夠依靠多渠道分配貨流左右中東歐的經濟狀況。

約2000名中國青年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學習,其中大多數在馬克斯·普朗克高等學院深造。自去年起,該學院學生除學習法語和英語外,還要學習漢語。

目前,新的絲綢之路將德國與50座中國城市相連,並穿過亞歐23個國家的168座城市。運輸的高速增長立即影響到各個停靠城市在地區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偏遠小城市只專注做物流,而規模大一些的城市則獲得發展機遇、增加就業崗位並提高生活水平。

新的絲綢之路的地域範圍更大,由三重網路構成:從中國到歐洲、從歐洲到亞洲、從中國到亞洲。這一網路完全覆蓋經過中亞的歐亞運輸走廊和跨西伯利亞的幹線。中歐班列將中國商品運往歐洲市場,而“一帶一路”倡議對專案參與者加強中歐貿易的意願進行投資。

從中國的太平洋沿岸抵達大西洋,走中歐班列線路比其他方式更經濟、更快速。從比利時根特出發的貨運列車可用16天時間將200輛沃爾沃汽車運至西安,如果走海路則需要40天。歐洲之所以受益,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買家之一,消費全球大量商品,尤其是歐洲奢侈品、化妝品、喬治亞紅酒、挪威三文魚……

儘管大多數中歐商品貿易仍走海運,僅少部分集裝箱沿絲綢之路運輸,但重點在於——這是實打實的業務。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促進基礎設施發展、讓歐洲人更好地瞭解中國人。中歐班列將中國和歐洲日益緊密地縫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