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弄器”正名(三)——“弄器”訓詁

—————續文—————

06 “弄器”二字訓詁

(一)弄

1、弄字字源字形演化

弄是會意字,上為“玉”,下為“廾”。由代表玉的王字和表示雙手的廾字上下組合而成,表示雙手玩賞玉器。

古代玉非常珍貴,甚至比黃金還寶貴,能夠玩弄玉石的人,一般為國王或皇帝等貴族。故漢初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用玉印。皇后、三公用金印。大臣用銀印、銅印。

古代“弄器”正名(三)——“弄器”訓詁

2、“弄”之詞性及概念內涵與外涎

先秦漢代古漢語之“弄”,主要有三義:玩弄、嘲弄、弄狎、寵幸。分為褒義詞、中性詞、略帶貶義和完全貶義四類。而且在這四類意義之中,都是“以上對下”,皇帝對大臣,人主對人臣而言。古今一樣,弄為中性詞,以褒意為主,但也有貶義。

如擺弄、遊戲、親近、寵愛、欣賞。如擺弄。玩弄。玩槍弄棒(弄兵。使槍弄棒之類);弄筆(舞文弄墨);弄毫墨(舞弄筆墨);弄孫(逗玩孫兒)。貶義有:席弄、玩弄、戲弄、耍弄、搗弄、話弄、話弄、譏弄、秘弄、秘弄、弄馬、弄優、弄優、弄頰、弄頰等等。

(1)褒義詞:席寵、席弄,側席弄臣簡稱,即側席求賢

①“席弄”新詞?

查遍古籍和史書,未再見“席弄”一詞。因此,“席弄”一詞是漢代當時的古語古言,或特有詞,專用詞,或者說是劉向、劉歆新創造的新詞。

古籍中,與“席弄”相同或相近的詞語有:席寵、席薦、弄臣(帝王所親近狎暱的臣子)、弄兒。席弄一詞就是綜合、借用上述用詞而用的“新詞”。

②席弄與席寵、弄狎同義。

因此,席弄就是席寵,席弄之臣。也就是說席弄與席寵同義,即憑藉恩寵。寵是愛的意思,如寵愛、寵兒、寵信、寵幸、得寵、爭寵。席弄就是側席弄臣、受寵幸的近臣,即皇帝狎近弄寵、陪同嬉戲之臣,即親信、心腹。即憑藉、倚仗、依靠或繼承恩寵。引申為依靠、因以寵幸 。如成語有“侈恩席寵”,其意就是張揚恩遇,憑恃寵幸。因此,席弄與側席與席寵有相關關係。即“鞠以席弄”與“側席求賢”同義,均指親信大臣。側席求賢,就是側身而坐,以待賢良。

③漢成帝的席弄之臣。縱觀歷史,漢成帝的寵幸席弄之臣有二,一是張中,一是張放。

前期張中賢者叫席弄,張中青銅九頭獅鎮墓獸銘文所載“菊以席弄”,漢成帝的寵幸之臣是張中,是漢初三傑張良的後裔,他是漢成帝前後期由“勤政”轉向“庸政、戀色、無能”皇帝的見證之臣和分水嶺。前33年至23年前的事情。

後期張放乖者叫席弄佞臣。即前文所言張安世後裔,帶壞漢成帝到民間尋花問柳,趙飛燕、趙合德姊妹就是這樣認識的,這是前20年以後的事情。

④文獻依據。

《尚書。畢命》雲:“茲殷庶士,席寵惟舊,怙侈滅義。”蔡沈集傳引呂氏雲:“殷士憑藉光寵,助發其私慾。”孔傳雲:“此殷眾士,居寵日久,怙恃奢侈,以滅德義。”

《國語》雲:“越王夫人,側席而坐。……雖側席求賢,不遺幽賤,”韋昭曰:側,猶特也,禮憂(優)者側席而坐。《禮記。曲禮上》雲:“有憂(優)者側席而坐。”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雲:“是以鄒子重於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撇席。”《索隱》雲:“張揖《三蒼訓詁》雲‘襒,拂也‘。謂側而行,以衣襒席為敬,不敢正坐,當賓主之禮也。”

《漢書。劉向傳》雲:“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據將相之位。”師古注:“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後漢書章帝紀》雲:“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李賢引:“側席,謂不正坐,所以待賢良也。”反之,若皇帝在朝堂上正襟端坐,即顯威嚴,自然沒有親近感和親和力。

《後漢書宣秉傳》雲:“光武特詔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並專席而坐,故京師號曰‘行獨坐。’”

《晉書·皇甫遇等傳論》雲:“觀前代人臣之事蹟多矣,若乃世道方泰,則席寵恃祿者實繁;世運既屯,則效死輸忠者無幾。”

《資治通鑑。漢紀。孝成皇帝》雲:“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訟(通頌,歌頌)(陳)湯曰:‘臣聞楚有子玉,文公為之仄席而坐……’” 清。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遂以文字邀異遇,高官大年,席寵累代。”

(2)中性詞:寵幸、弄臣、獪臣。

《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文帝寵幸鄧通,鑄私錢。“嘉嘗入朝,而通居帝旁,有怠慢之禮。嘉遂發吏斬通,帝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此吾弄臣,君釋之。’”

《史記。封禪書》雲:“上(河武帝)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 《史記。趙世家》雲:“為人臣者,寵有孝弟長幼順明之節,通有補民益主之業,此兩者臣之分也。”《正義》寵,貴寵也。通,達理也。凡為人臣,有孝弟長幼順明之節制者,得貴寵也;有補民益主之功業者,為達理也。

《漢書。趙堯傳》雲:“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比喻將趙堯從符璽御史拔擢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資治通鑑。漢紀。孝昭皇帝》雲:“金日磾長子為(武)帝弄兒,帝甚愛之。”弄兒,就是皇帝寵愛之兒。

《說文》:“獪,狡獪也。”即狡猾,即猾臣,猶如司馬遷在《史記》中作《猾稽列傳》一般,如漢代的東方朔等。《揚子·方言》:“劋蹶,獪也。秦晉之閒曰獪。”

《資治通鑑。晉紀十一。孝愍皇帝》雲:“漢主(劉)聰欲殺少府陳休、左將軍卜崇等清廉正直獪臣。侍中卜幹泣諫:‘陛下方側席求賢,而一旦戮卿大夫獪人,皆國之忠良,無乃不可乎?’”

3、略帶貶義:戲弄、玩弄、耍弄。

先秦漢代古漢語之“弄”,主要有三義:玩弄、嘲弄、弄狎、寵幸。

(1)玩弄。供玩賞的器物。

先秦辭書《爾雅。釋言》雲:“弄,玩也。”《說文解字》雲:“玩也。從廾持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雲:“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史記。貨殖列傳》雲:“皆非有爵邑奉祿弄法犯奸而富。”司馬遷《報任安書》雲:“固主上所戲弄”。

《詩經。小雅。斯干》雲:“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左傳。僖公九年》雲:“夷吾弱不好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雲:“推飛廉,弄解豸。”西漢劉向《列女傳。許穆夫人》:“古者諸侯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國也。”

晉袁宏《後漢書。和帝紀下》:“後(陰後)不好玩弄,珠玉之物,不過於目。”《南史。齊衡陽元王道度傳》:“(區貴人)以華釵廚子並翦刻錦繡中倒炬鳳皇蓮芰星月之……”

(2)舞弄、嘲弄。

《列子。仲尼》:“為若舞,彼來者,奚若‘晉張湛注’,世或謂相嘲弄調為舞弄也。”《明史。仇鉞傳》:“今群奸在朝,舞弄神器,濁亂海內,誅戮諫臣,屏棄元老。”

此外,中古後世弄還有賣弄、調弄、撫弄、彈奏樂器。

4、完全貶義:嬖弄、弄臣

弄臣與獪臣同義。《韓非子·說疑》雲:“故《週記》:‘無尊妾而卑妻,無孽適子而尊小枝,無尊嬖臣而匹上卿,無尊大臣以擬其主也。’”

《荀子。君道》雲:“牆之外,目不見也;裡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差者矣,而人主無由知之,則是拘脅蔽塞之端也。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廣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如是其危也。

然則人主將何以知之?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收眾之門戶牖向也,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將有便嬖左右足信者然後可,其知慧足使規物、其端誠足使定物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故人主無便嬖左右足信者謂之暗,無卿相輔佐足任者謂之獨,所使於四鄰諸侯者非其人謂之孤,孤獨而晻謂之危。國雖若存,古之人曰亡矣。《詩》雲:“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西漢桓寬《鹽鐵論·論儒》雲:“孔子適衛,因嬖臣 彌子瑕以見衛夫人。”《漢書。毋將隆傳》雲:“今(董)賢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給其私門,契國威器共其家備。民力分於弄臣,武兵設於微妾,建立非宜,以廣驕僭,非所以示四方也。”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八雲:“且張易之、昌宗,後(武則天)之嬖臣也。”

(二)器

1、“器”的字源字型

(1)字源字型

古代“弄器”正名(三)——“弄器”訓詁

“器”是個會意字,本義是狗的叫聲。從犬。《說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器,皿也。皿部曰。皿,飯食之用器也。然則皿專稱食器。器乃凡器統稱。器下雲皿也者,散文則不別也。木部曰。有所盛曰器。無所盛曰械。陸德明本如是。象器之口。謂㗊也。與上文從㗊字不同。犬所㠯守之。會意。”

器物很多,用狗看守。金文的“器”,字形中間是“犬”,四周各有個“口”字,代表一隻狗正在破口大叫。小篆的“器”,字形和金文相近。

“器”後來本義消失,假借為器具。因為器具都能容納物品,所以“器”也引申為才華,如 “廟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國事的才能。“器”也常表示人體中的器官。

本義:器具。指器具、用具、器官、人才等意思。段玉裁說“器乃凡器統稱”是對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的器具都可稱為“器”,如“木器”、“金器”、“陶器”、“食器”、“酒器”、“兵器”等等。器之本義延用至今,古今寫法也變化不大。“器”作為異體,見於《玉篇·㗊部》。

(2)字義解釋

① 器物用具的總稱。

如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器,皿也。

東漢許慎《說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段注:“器乃凡器統稱。”

《老子》:“天下神器”。《易·繫辭》:“形乃謂之器。”《周書·寶典》:“物周為器。”《周禮·大行人》:“其貢器物。”《韓非子·顯學》:“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韓非子·十過》:“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墨子·公輸》:“守圉之器。”

② 人的度量、才幹。如器度、器量。器宇、器質。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資質和才能)、器志(才識和志向)、器尚(才具,節操)、大器晚成等。

明劉基《賣柑桔者言》:“廟堂之器。”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其昌)先生曰:“公(袁可立)才兼數器,心運四慮。””

③ 人才。

《老子》:“大器晚成。”《論語》說“君子不器”。《法言·先知》:“先自治而後治人之稱大器。”

④ 重視:器重、器敬。

如器任(重視任用);器待(謂器重而禮遇之);器愛(器重而愛護);器遇(器重而厚待)。《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器之。”《後漢書》:“朝廷器之。”

⑤ 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器官。

如消化器官。

2、哲學概念

《易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通常的理解是,大道無形,故舊形而上,器用之物為有形,是為形而下。“形而上學”一詞與傳統用法中的玄學、理學大體相通,現在則通指我們今天所說的哲學或人文學科,“形而下學”則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科學。

此內容出自《易經·繫辭》,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儒家哲學中指無形的或未成形體的東西,與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東西的“形而下” 對稱。用來說明“道” (形而上)與 “器”(形而下) 的關係,即本源、本體和器物、現象的關係。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易傳》中“道”的意義是多樣的,把它統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傳》中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國古典哲學談“天人合一”是先講統一,後講對立的。“一陰一陽謂之道”(《易傳·繫辭》)。

3、有形之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意思是: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體,超越一切世間存在,包括時空能量因果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載體。

《易傳》說:“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繫辭》)有一定的形狀才叫器。在這個問題上,《易傳》認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繫辭》)象與形是相互對待的。

程頤、朱熹認為“象”是形而下的,與“器”同類。其實,“象”也是有分類的,“在天成象”,這個象和器一樣都是“道”的具體形態而已。

“器”是“象”在人可見的物質的具體形態。這個“形”就是物質的具體形態。那麼“器”也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孔穎達《周易註疏》提出“形由道而立”,“先道後形”。先秦所謂上下,有時間先後的意思,另外也有高卑之義。

4、道器轉化

道與器的先後,不存在時間先後,而存在邏輯上的先後,有道無物和無道有物都是不存在的。“道”與“器”不是獨立的,而是有聯絡的,即“道”與“器”的轉化。因為動靜引起變化,變化與道器有很直接的關係。

一定數量的“器”的變化可以引起“道”的質變,動靜變化可以使事物隨之變化。朱熹格物致知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與之一致。“道”的動靜變化必然引起“器”的變化,而人們透過“器”來認識“道”也是透過變化來得到的。

“道器問題”是儒家一個重要的命題。宇宙論和人性論鉤鑄了儒家學說的兩大支柱,其中的天人關係、利義關係、知行關係、體用關係、道器關係等又像經線一樣貫穿其中。

“道器問題”很關鍵的是講求實踐精神,朱熹提出了“博學—積累—貫通—推類”的格物致知模式,博學為積累做了準備,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貫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這個普遍原理推類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經過這樣一個步驟就可以達到格物致知。

朱熹提倡的先知後行在這裡很明顯的顯示出來了。這無非就是透過學習實踐、行為實踐來做到從道向器,從器向道的轉化。儒家在體用關係上講隱微的本質與顯露的現象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和表示不變的統一的大道與變動的多樣的功能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

歸根結蒂,具體表現為:“道”以器的形式體現在世人眼前,即“制器正名”;“器”以文的形式“載道”,即作器能銘。

5、作器能銘,制器正名,修德賞功

(1)作器能銘。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雲:“作器能銘,可以為大夫。”其意一是說,銘文並非隨意(什麼人)之作,只有那些有文化知識的大夫(以上者)才能配作。其二是說,如果能夠作好一篇銘文,則其文化知識足以可作大夫。

對此,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主人為西漢御史大夫張中,作者為西漢經學大師劉向、劉歆父子。無論學識還是職官,肯定都在“大夫”之上。

(2)制器正名。

古代文獻所稱“欲以為政”,“秦政刻文”之“政”,就是古代朝廷文書製作的一種方式或體裁。

即把為官執政的德行、職責、功勞、事蹟等鑄制鑿刻於竹帛(或青銅)文書,就叫政或政刻制器。漢代天子皇帝政令的一種別名就叫做“著之竹帛名曰政”。

特別是漢高祖生前所制“白馬盟誓”雲:“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顯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所以,張中任御史大夫關內侯,若無功勞政績,將會遭遇“天下共誅之”的結果。即使是皇子,也需講究政績。有的王侯還為此喪身亡國,中央治罪非常嚴厲。更不要說仿冒中央朝廷或皇帝之“冊書”、璽書。

古(漢)代非常重視名節和等級尊卑制度,唯有聖賢名節和威權器物,不可以隨便假借或制書予人的,而且銅器還是非常珍貴的,這正如孔子《論語。子路》所言:“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或言國之重器不可示人。

其意有二,一是代表國王權象徵的重要器物,不可以隨便賜予他(常)人。二是隱含國家的重要職位不可交給他(常)人。《漢書。律曆志》雲:“(政、威、量)鬥,君制器之象也。”而對於有功大臣,則往往將其名節和功勞政刻在竹帛和青銅器物之上。這正符合古代“厚德載物”觀念。

出自《周易·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國語。晉語六》雲:“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用以形容道德高尚者才能承擔重大任務,是古往今來文人雅士對自己的期許的目標,現代發展迅速,但這種質樸的人生哲理依然影響著很多人。

《後漢書。朱穆傳》雲:“古之明君,必有輔德之臣,規諫之官,下至器物,銘書成敗,以防遺失。故君有正道,臣有正路,從之如升堂,違之如赴壑。”

《墨子。尚賢》也雲:“古者聖王既審尚賢,欲以為政,故書之竹帛,琢之槃盂,傳以遺後世子孫。”劉勰《文心雕龍。頌讚第九》雲:“至於秦政刻文,爰頌其德。”

《漢書。五行志》雲:“《左氏傳》昭公六年六月丙戌,鄭災。是春三月,鄭人鑄刑書……而鄭以三月作火鑄鼎,刻刑辟書,以為民約,是為刑器爭闢。”

《戰國策。龍說趙太后》雲:“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雲:“建元元年,慎陽侯劉買之坐鑄白金棄市,國除。”

《淮南子。人間》雲:“天下有三危雲: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祿,三危也。……非其事者勿仞(認,承擔)也,非其名者勿就也,無故而有顯名者勿處也,無功而富貴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廢,認人之事者敗,無功而大利者後將為害。”

《禮記。禮運》雲:“古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月為紀,以月為量,鬼神為徒,五行為質,禮義為器,人情為田,四靈為畜。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以日月為紀,故事可列也;以月為量,故功可藝也;鬼神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為質,故事可復也;禮義為器,故事有考也;人情為田,古人以為奧也;四靈為畜,故飲食有由也。”

(3)生前賞功。即制器修德賞功。漢成帝賞賜御史大夫張中政鬥威權器物:制器賞功。

在擇官賞功方面,中國古代皇帝授勳藩屬、諸侯、宗族、妃嬪與(異姓)功臣等以封爵,皆舉行一定儀式,對受封者宣讀授給封爵名號的詔書。這種詔書叫“冊文”,簡稱“冊”。在受封者面前,宣讀授給封爵位號的冊文,連同官符印璽一齊授給被封人,稱為冊封。張中成為冊受封君,故銘文有“金還頭君”、“措新君橫”等詞眼。

東漢朱穆曾說:“古之明君,必有輔德之臣,規諫之官,下至器物,銘書成敗,以防遺失。故君有正道,臣有正路,從之如升堂,違之如赴壑。”

古代天子皇帝對王侯丹書鐵契進行彰功表德,其“功業可以在圖畫上記載,德行可以銘刻在鐘鼎碑碣上,聲譽可以在樂章中譜寫,名字可以留在青史上”。張中青銅九獅頭政鬥符策璽書誄銘符葆鎮墓獸就是其“名垂千史”或記錄重要歷史事件的最好物證。

(4)張中名器相符

張中九獅頭政鬥符策璽書符葆中御史大夫張中(忠)即屬功臣、異姓大臣,官符印璽就是這個狀類王莽“威鬥”之“政鬥”,用於祭祀河神,厭勝祈福,避邪消災,護佑萬民,故曰“冊封”。逝後用於殉葬,就叫鎮墓獸。《廣雅。釋言。卷五》:“厭,鎮也。”厭勝,即鎮壓妖魔鬼怪。《釋名。釋喪制》:“墓,慕也,孝子思慕之處也。”

張中的主要功勞,一是前30年以前任東平相,教化東平王從善;二是前29年末前28年初,以少府之身,代理御史大夫之職,接替因“河決不憂職”而自殺的前任御史大夫之職,督導河堤使者、校尉王廷世治河功成,救民九萬七千多人,受到漢成帝和朝廷褒賞。從剛任20多天的少府升任三公御史大夫,授關內侯,賜政鬥庠序神器政鬥;王延世升任光祿大夫,授關內侯,賞黃金百斤。為此漢成帝還將前28年改元為“河平元年”。

張忠所任少府、御史大夫等重要職位,如果沒有政績功勞,在漢成帝初期政治還比較清明的時候,是不會隨便就委任常人的,也不是任何人隨便就可以勝任的,甚至可能遭致殺之罪,瑾起圍攻。特別是張忠任少府時的前任召信臣曾因治國有方得到漢朝中央及民眾的廣泛褒揚,而且一直延續到東漢,人們仍然懷念他。

《漢書。胡建傳》雲:“治道在於得賢,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選。”

《資治通鑑。漢紀。孝成皇帝》記載:“(太中大夫)谷永奏言:‘聖王不以名譽加於實效,御史大夫任重職大,少府宣達於從政,唯陛下留神考察!’”又“河南太守九江召信臣為少府。信臣先為南陽太守,後遷河南,治行常第一,視民如子,好為民興利,躬勸耕稼,開通溝瀆,戶口增倍。吏民親愛,號曰‘召父’”。

《資治通鑑。漢紀。世祖光武皇帝》雲:“南陽太守杜詩政治清平,興利除害,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時人方於召信臣。南陽為之語:‘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未完待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