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穀梁傳怎麼讀音

第七篇第七章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自:鼻也,象形字,原意是鼻子,古人常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來表示自己,故用作第一人稱代詞,表示自己。如:“自稱”,也延伸為“親自”,“自行”。如“自立為王”。

“自”用作介詞時,為“從”之意。如“有朋自遠方來。”

“自”還可以表示轉折關係,等同於“卻”,“可是”。如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束脩:束,可以作為量詞,如一束鮮花。也可以作為動詞,如束髮、束腰、捆綁等意。

“修”的意義非常多,可以為“裝飾”,“使完美”。可以是整治,恢復完美,如修理、修復等。

可以是“鑽研”、“學習”。如修業、修養。可以是“長”的意思,如修長。可以是“信仰宗教,並付諸行動”,如修行,修女。可以是“整理,使整齊”。如不修邊幅等。

這章的“修”應該是“整理,使整齊”之意。“束脩”就是“束髮修身”之意。“行束脩”就是“行束髮修身”之禮。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要行“及筓(ji)”之禮,“筓”就是插在頭髮上的簪子。男子到了十五歲要行“束脩”之禮,就是綁頭髮和穿衣服開始要有講究了。

後來女子十五歲就叫“及筓”。男子十五歲就叫“束脩”。

有個詞叫“束脩”,其中的“脩”從肉,從攸。是“肉脯”,“乾肉”的意思,“束脩”就是一捆乾肉。

《禮記-檀公》有記載:“脩,脯也,十脩為束。古者相交,必執贄以為禮。”也就是說,“束脩”就是十條幹肉,古人常把它當作見面禮。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束脩”後來也當作給老師的學費來使用。古“修”和“脩”可以通用,所以很多人會把“束脩”和“束脩”混淆。

那麼,為什麼要用一束乾肉作為給老師的見面禮呢?《論語》中有“子張學幹祿”的記載,“乾肉”和“幹祿”讀音相近,乾肉寓意“早日學成拿俸祿”。

拜師禮物後來有各種演變,比較普遍的是“束脩六禮”:肉乾,芹菜,龍眼乾,蓮子,紅棗,紅豆等組合成的六禮束脩。

“束脩”還有約束自己,自我修整的意思。如《後漢書-鄧禹記》:“先公既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孫,故能束脩,不觸羅網。”

還有《後漢書-馮衍傳》:“使束脩守善,有所勸仰。”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棵枝幹繁茂的樹木的樣子,“未”的原意就是繁茂。枝葉繁茂就會遮蔽陽光變得昏暗,因而用作否定詞,表示沒有。如“未卜先知”。

一般來說,“未”字否定過去,“不”字否定將來。但有時候“未”也當“不”來用,如“未能免俗”。

“未”還可以放在句末,表示疑問。如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南北朝時期,有個叫鳩羅摩什的外國人為我們創造了個詞,叫“未來”,表示將來,是個時間概念。

“未來”兩字最早出現在屈原的《楚辭》:“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不過這裡的“未來”是一個片語,“還沒到來”的意思。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誨:教誨,教學之意。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自十五歲以上,有來求學於我的,我從來沒有不教的。”

這章內容可以看出孔子“誨人不倦”,“有教無類”的高貴品德。

理解本章內容的關鍵就是“束脩”兩字。“束脩”不能跟“束脩”混淆,“束脩”作為學費時,也不能簡單刻板地認為就是乾肉。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一般來說,古代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都有寓意的,比如送“芹菜”表示勤奮好學,送“蓮子心”表示苦心教育,送“紅豆”表示洪運高照,送“棗子”表示早早高中,送“桂圓”表示功德圓滿,送“乾肉”表示早拿俸祿。

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1895—1990,河南南陽市唐河縣人)曾於1930年出版了一本書叫《中國哲學史》,影響很大,被翻譯為多種文字在國外發行。

他在寫到孔子時,他覺得中西方兩大教育家:孔子和蘇格拉底,在某些方面,孔子不如蘇格拉底,比如學費問題:蘇格拉底從來不收取學費,免費教育,而孔子竟然公開提出要送十條幹肉我才教。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於是,馮友蘭認為孔子的覺悟還是差了一點。最後,馮友蘭先生似乎還想替孔子開脫,補上一句:“不過,生活總是要維持的”。

早在南宋時期的理學大師朱熹就已經在極力為孔子申辯:“古者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脩其至薄者。”

意思是說,古人見面都要送禮,十條幹肉的禮是非常薄的薄利了。在這裡朱熹有種“欲蓋彌彰”的感覺,別說春秋時代,就拿現在來說,十條幹肉都不能算是薄禮。

如果孔子地下有知,他不會感謝朱熹和馮友蘭先生的。事實上,早在東漢時期的經學家鄭玄在他的《論語注》中就指出:“束脩,謂年十五以上也。”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憂道不憂貧”,所以他不可能勢利到公開要求收學費,要不然,他最喜歡的也是最窮的學生顏回就要輟學了。

當然,如果學生們為了感謝老師,主動送點禮物,也在常理之中。相反,學生家裡需要幫助時,孔子還會賙濟他們,比如,公西華出使齊國時,他還讓冉求送糧食給公西華母親。

可以說孔子不算富裕,但也不差錢,他一直都有工作,官至“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中央政法委書記)”、代理國相,甚至在他周遊列國時,他也有俸祿,他曾在衛國官學(公辦學校)教書,衛國國君給他開的俸祿很高。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另外,他還經常得到官方贊助,比如,他去周地拜訪老子時,費用和車馬都是由魯國官方贊助的,他有個“首富”學生子貢也時常給他贊助,所以,孔子並不很在乎錢財。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所以,孔子認為收學生的最佳年齡是十五歲,即行完“束脩”禮之後(行束脩以上)。

現在有些不良教師竟然主動向學生索取禮物,並理所當然地拿“孔子收禮”來說事,真是荒唐至極。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自從孔子辦私學之後,中國開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私學教育模式,私學一般指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

戰國時期,各個學派百花齊放,私學教育的方向也多種多樣,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私學以儒家思想為教學內容。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私學名稱很多,比如學館、學堂、書屋、書齋、學宮等。私塾先生大多是落榜秀才,比如趙普、蒲松齡、鄭板橋等,都是私塾先生出身。

唐代開始出現了官立“書院”,初為官方修書、校書或偶爾為皇帝講經的場所,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將乾元院改名為“麗正修書院”。

經過“五代十國”幾十年的亂世之後,“公學”逐漸逐漸衰敗,於是掀起了私人辦學的熱潮。

民辦的書院開始崛起,由富室、學者自行籌款,于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

著名的書院有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等。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後由朝廷賜敕額、書籍,並委派教官、調撥田畝和經費等,逐步變為半民半官性質的地方教育組織。

一般來說,在鄉村學館讀到一定水平後,在經過嚴格的考試才能進入書院讀書。讀書院的目的就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

元代教育家程瑞禮(今浙江陽縣人),寫過一本學塾教育專著,後人稱之為《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這本書自誕生之後,很快便成為了全國學塾的準繩,上至皇家、下至村野之學館,莫不尊奉,深深地影響中國教育達五百年之久,史稱“讀書工程”。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這本教學日程,以朱子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系統地反映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或有借鑑意義。

程氏所謂的“分年”,就是將教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8歲之前。此為啟蒙教育階段,或者稱學前教育階段。

第二階段:8歲至15歲。此為小學教育階段,或者說基礎教育階段。

第三階段:15歲至22、23歲之間。為大學教育階段,或者稱提高教育階段。

所謂“日程”,指學生每週、每天的讀書學習計劃和程式。分日程,是為了落實朱子的“讀書六條”中的五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功。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其遵循之原則,可用現代管理學上的語言表述為:分解任務,規劃細節,檢查督促。

具體而言,即將每一階段數年的教育任務,層層細分成小目標,建立操作規範,具體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之上;而且對於每個細節,都要進行考核監督。

每天,則劃分為早上、白晝、晚上三個單元。早晨、晚上主要的學習任務,是自習誦讀;白晝為授課時間。

學生每人各置一學習程序簿,當天註明各門功課學習的進度及綱要,第二天學生再把日程簿交給教師審閱。

教師則根據平日記錄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以便全面瞭解學生各門功課的情況,考查學生各門功課的成績。

另外,學習程序簿還有一項重要作用,那就是便於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其學習的進度。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童子開蒙,一般五到六歲開始,到八歲結束。

童子入小學後,每年一般有寒暑兩個假期;每個月一般初一、十五兩天可以休息;其餘,除了一些重要節日放假外,皆需要讀書。

這一階段的學習,主要有兩個任務。

第一、識字習字。

古人教識字,不像現在的學校教育,教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識;而是直接教孩子讀書、背書。

這個階段所選擇的教材,多為朗朗上口的短句韻文,如《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詩》等。

習字,就是照著名家的帖子影寫描紅,開始時通常專門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全日練習,每天的影寫量,常多達二三千字。其目標用程瑞禮的話說:“方能他日寫多,運筆如飛,永不走樣。”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第二、學習朱熹的《童蒙須知》、程端蒙、董銖的《程董二先生學則》等。

教育之首要目的,是教學生成人;次要目的,才是教學生成才。諺語說:先學會做人,才能做事,也通此意。

而要教人學做人,則需要從童子開始。《大戴禮記·保傅》:“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

朱子認為不可大而化之,而是需要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他說:“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

《程董二先生學則》,更是將童子為學做人的規矩,細化為十八條守則,如:“居處必恭”,“步立必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莊”,“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出入必省”,“讀書必專一”,“寫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齊”,“堂室必潔淨”等。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後來這些守則,大多被清初的李毓秀先生,融入到了《弟子規》中。

八歲至十五歲,為小學階段,主要的課程安排為:先讀朱熹的《小學》,再教讀《孝經》、《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掌握了《四書》的要領之後,再讀九經,即《易經》、《書經》、《詩經》、《儀禮》、《禮記》、《周禮》、《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

程瑞禮特別強調,讀“經書”必須注重四個環節:讀、背、思、說。這四個環節做到了,才可稱為“爛熟”——信口分說得出,合說得出,於身心體認得出。

另外,為配合學生讀背經書、理解經書,還要學習考字與演文。

考字:即是所謂的考據、訓詁,學生主要以《說文解字》、《字林》、《六書略》、《切韻指掌圖》等為依據,練習研考一些字的準確含義。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演文(初級階段):相當於辨經。學生以經書為依據,在不破註疏的原則下,用自己的話,逐字、逐句、逐章,闡述自己對經典的理解。

據說,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只讀背過《大學》,便不幸趕上了廢止讀經運動,沒顧上在“思”、“說”、“演文”等諸專案上用功夫;所以八十年後他仍不理解《大學》。

其次,本階段的學習,常常還會加一些他料,譬如加一些算數知識,以滿足一些孩子,將來能記賬算賬。再譬如,明朝的皇太子入學,一般都要學習地理、自然、祖訓等知識。

進入大學教育階段,學生需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對經典的理解與貫通上。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第一步:以學習朱子的《四書章句集註》為主;並不斷抄讀、複習各種經書,以達到“溫故而知新”之目的。

同時,繼續在“思”、“說”、“演文”上用功夫,要求理論聯絡實際——“切己體察”,跳出書本,活學活用;還要求用心揣摩聖人的話——“虛心涵泳”,把外來的知識內化。

第二步:學史。史書主要讀看《資治通鑑》,旁及《綱目》、《史記》、《漢書》,《唐書》、《唐鑑》等。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第三步:讀韓愈的文章及《楚辭》等。

程瑞禮認為,學生在讀了儒家經書之後,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才能學史、學文;否則,容易溺於一些偏邪之見,而難以自拔。

第四步:學經世致用之學,如律歷,禮樂、兵刑、天文、地理、官職、賦役、郊祀、井田,學校,貢舉等項。最終將經、史、文、性理、制度、治道等熔為一爐,一併學習與思考。

第五步:二十歲之後,集中兩三年時間,專力學文,以迎接科舉考試。

古人是怎麼上學讀書的?

學文的規矩為:每一篇文章,先百讀成誦,再對之進行細細分析。一般先看其主題,次看其邏輯。

然後將整篇分為大小段,於大段中看“篇法”,於小段中看“章法”,於章法中看“句法”,於句法中看“字法”。

這一階段學習的宗旨為:學天下第一等之學,作天下第一等之文,為天下第一等之事,做天下第一等之人。